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 宜 兴 分 院
宜 兴 开 放 大 学
宜 兴 技 师 学 院
江 苏 省 宜 兴 中 等 专 业 学 校
教
案
授 课 者: 周 丹
授教学科: 信 息 技 术
授教课题: 永 远 的 朋友
授课地点: 电教楼 机房408
课题名称 |
永远的朋友——flash二维动画制作 |
||
授课班级 |
中本17计算机 |
学时 |
1课时 |
学情分析 |
本课授课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和掌握了关键帧、元件、图层应用、运动补间动画和形状补间动画等基本知识操作。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思想活跃,自主意识强,乐于表现,充满着青春期里各种困惑和烦恼(友情、亲情、爱情……) |
||
设计思路 |
设计的理念:友情——让信息技术的课堂变得有温度。 本项目取材于学生熟悉的动画片《机器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根据大雄和机器猫的初次相遇——相伴成长——大雄结婚——永远的朋友这条故事线设计学习任务,让学生在故事中学会技术,并进行创新和设计,体现计算机的设计思维。让学生感悟并珍惜友谊的珍贵和美好,让课堂充满爱! |
||
教 学 目 标 |
知识目标: ü 了解传统层动画的基本功能 ü 掌握绘制传统引导层动画的基本方法 |
||
技能目标: ü 能制作运动对象沿任意制定路径动画的动画 ü 能综合应用知识进行动画的设计和创作 |
|||
情感目标: ü 感悟并珍惜友情的珍贵和美好 ü 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 |
|||
教学重点 |
Flash引导线的绘制 运动对象与引导线的起点、终点的吸附操作 |
||
教学难点 |
综合所学知识进行创新和创造 |
||
教学方法 |
教法: 情景教学法、任务驱动法 |
||
学法:观察学习、互动学习、体验、探索、发展 |
|||
板书设计 |
任务一:初次相遇 直线运动的动画制作 任务二:相伴成长 曲线运动的动画制作 任务三:大熊结婚 圆形路径运动的动画制作 |
教学流程图
..
教学内容 |
师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一、创设情境、导入项目 |
|||||
1. 播放《机器猫》的片头曲,引出项目 2. 项目介绍,明确学习任务 |
学生根据音乐猜出人物 了解本节课的任务 |
用学生熟悉的旋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
|||
二、 任务一 :初次相遇(巩固旧知) |
|||||
1.播放第一个情景动画:《初次相遇》 2.提出问题:大雄如何进入房间,能用什么动画制作? 3.明确学习任务: 【基础任务】:完成大雄进入房间的动画。 【自选任务】:实现大雄和机器猫相遇的动画 4.学生作品赏鉴 |
1.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回答 2.学生利用传统补间动画完成基本任务 有余力的同学完成自选任务 3.教师巡回指导 |
1.通过实际案例和问题来检验学生对上一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对下面的引导层动画进行铺垫。 2.通过任务的分层,达到分成教学的目的。 |
|||
三、任务二:相伴成长(曲线运动) |
|||||
1.播放第二个情景动画:《相伴成长》 2.分析人物的运动路线,引出引导层动画 3.【理论讲解】:引导层动画的原理 【实例讲解】:用小球曲线运动为例进行讲解 步骤和工具的介绍 4.明确学习任务: 【基础任务】:按样例,完成大雄或机器猫的曲线运动 【自选任务】:自由设计对象的行动路线 5.学生作品展示,点评及修改 |
1. 教师提问:如何制作曲线上升动画? 2. 学生观察、思考 3. 学生完成任务,教师巡回指导 4. 作品的鉴赏和点评 |
1.通过案例的讲解,学生的学习操作,实现有效知识迁移和应用。 2.让学生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3.通过任务的分层,鼓励学生创新创造的计算机设计思维。
|
|||
教学内容 |
师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四、任务三:大雄结婚(圆形运动) |
|||||
1. 播放第三个情景动画:《大雄结婚》 知识点: 2.分析爱心的运动路线,引出圆形运动路径 3.明确学习任务 【基础任务】:制作圆形运动路径 【知识拓展】:对象属性的相关设置 【自选任务】:自由设计结婚场景动画 4.小组推选优秀作品展示、点评及修改
|
1.教师提问:片中的心形式如何运动的,如何制作圆形路径动画 2.学生观察、思考、探究 3.教师提问:如何让爱心自转或贴合路径转 4.学生完成任务 5.作品鉴赏和点评 |
1.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设计思维能力 |
|||
五、课后作业:大雄老去,机器猫何去何从? |
|||||
1. 展示大雄老去的场景,引发学生的思考 2. 课后作业:机器猫何去何从? 用所学知识为大雄设计一个你心中的结尾 |
1.学生展开讨论,谈谈自己感悟 2.德育教育 |
给整堂课进行一个总结,并且利用感人的结尾将故事升华到珍惜友谊的层面
|
|||
感悟: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信息化的课堂更需要人文情怀,上有温度的课,做有温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