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千分尺 教学设计
授课班级 |
机电专业一年级(上) |
授课时间 |
|
||||
授课教材 |
《钳工技术》 |
|
|
||||
教学内容 |
常用量具——千分尺 |
||||||
设计理念 |
通过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设计模式,老师做中教,学生做中学,把专业基础课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突出应用性、实用性,做到学以致用,为专业实践课打好基础;通过情景化、职业化、体验化、项目化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体验职业情境,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学生就业打好基础。 |
||||||
教材分析及 处理 |
本课题选自《钳工技术》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改革成果教材,本课题在教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对标准量具的理解和深化,而且和学生的职业生活密切相关。我在这个课题的教学中,通过一种情景化、职业化、体验化的教学设计,运用行为导向、项目教学等教学方式,让学生能根据零件尺寸来选择不同量程的千分尺进行测量和学会如何使用千分尺。 |
||||||
学情分析 |
由于《钳工技术》是机械专业技能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能基础课,是学生日后从事其他机械加工工作的实践基础。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学生已经学过《机械制图》专业理论基础课,这对所学知识的吸纳和掌握带来了一定的有利因素,况且学生接触到新事物都比较好奇,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很高,这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但由于本年级学生刚参与教学生产实习,实践经验不足,将直接影响本课的授课效果。 |
||||||
教学目标 |
知识 与能力 |
1、了解外径千分尺的结构及各部分的用途 2、掌握外径千分尺的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 3、熟练运用外径千分尺对工件进行测量,并能正确读数 |
|||||
过程与 方法 |
通过情景化教学过程,行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千分尺的结构、读数、量程、测量方法及类型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
||||||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
1、培养学生对本专业兴趣 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能力、自我分析能力 3、培养仔细规范的学习作风 |
||||||
教学重点 |
1、掌握外径千分尺的读数步骤,并能做到正确读出数值。 |
||||||
教学难点 |
1、掌握外径千分尺的测量方法。 |
||||||
授课类型 |
新授课 |
||||||
教学方法 |
行为导向教学、项目教学 |
||||||
教学过程 |
教学内容 |
教师活 动 |
学生活动 |
||||
引入
新
课
小结作业
|
某中职学校机电专业二年级学生在车工实训,一天老师给他们布置了新的加工任务(小轴),加工图纸如下图所示(小轴材料为A1)。现在每台车床上配有的标准量具仅有普通游标卡尺,请同学们学习书本,回答下列问题: (1)问学生在加工测量过程中能否测出自己加工的零件是否合格,并说出理由? (2)若不能测出则应该用哪种量具可以满足测量要求,并简单说明理由。 展示图纸:
【设计意图】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体现所学内容的职业性、实际性。 2、虚拟情景呈现,通过比赛形式,抓住学生眼球,专注课堂 3、采用小步子教学,考虑学生接收能力。 二、任务驱动: 任务一、结合你查看书本的内容,完成下图。 千分尺各部分名称: 【设计意图】 (1)让学生熟悉教学内容,对千分尺有一个大致印象,提高学生的查阅、思考和分析能力; (2)培养独立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任务二、连连看
测微螺杆 微分筒 调节量程 锁紧装置 限制微螺杆移动 固定测砧 与测量基准接触 测力装置 微调 尺架 左手握持 固定套管
【设计意图】 1、通过游戏化处理,让学生把书本知识学以致用,从而熟悉千分尺的结构,及每一部分的用途。 2、由于这个学习任务比较简单,所以让学生独立完成,培养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实例探究:读出下图千分尺所示的尺寸。 图1 图2 用外径千分尺测量工件时,读数分为三个步骤: 1)、读出活动套管的边缘在固定套管主尺上的整毫米数和半毫米数; 21mm 2)、看活动套管上哪一条线与基准线对齐,并读出不足半毫米的数;0.24mm 3)、把两个读数加起来为测得的实际尺寸:21+0.24=21.24mm
图2: 1)35+0.5=35.5mm 2)0.24mm 3)总读数=35.5+0.24=35.74mm
【设计意图】 通过实例探究,让学生学以致用。 教师通过点拨、总结,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内化与深入。
演示教学:千分尺的操作要领 1)、根据被测尺寸选择相应量程的千分尺; 2)、先转动微分筒,使固定测砧与测微螺杆间的距离大于被测尺寸; 3)、固定测砧紧贴被测基准,再转动微分筒,当测微螺杆快要接近工件被测量面时,停止转动微分筒; 4)、转动测力装置,使测微螺杆的测量面接触工件表面,当听到2-3下“咔咔”声响后即可停止转动,读取工件尺寸。为防止尺寸变动,可转动锁紧装置,锁紧测微螺杆。
任务三:质检工作(分组合作) 用合适的千分尺检验出2个零件是否合格,并填写好相关的任务资料。
零件图如下图所示: 零件一 零件二
任务资料:
1)①号零件用 千分尺。 2)②号零件用 千分尺。 3) 选出合格的零件有 。 4)选出报废的零件有 。 5)报废零件中哪些尺寸是不合格的,超差了多少?
【设计意图】 1、职业化情景设置,根据不同的尺寸选取相应量程的千分尺,体验职业化教学,加强千分尺读数的熟练程度 本任务有一定难度,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突破。
【说明】 (1)以一大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展示; (2)把1)2)3)4)5)的答案写在黑板上来展示; 把5)的答案叙述即可。 (3)其余两个小组分别进行评分及补充,加大学生学习参与率。
四、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
【设计意图】 巩固知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五、反复练习千分尺的使用及读数 A.桌子的厚度: B.粉笔的直径: C.校牌的厚度: D.圆珠笔管的直径:
六、小结 1、学生小结: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教师小结:知识梳理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本堂课各个环节学习的总结,梳理知识点,加深印象,巩固知识,同时锻炼学生总结、归纳和表达的的能力。教师针对学生的小结情况,进行及时引导、补充,完善学生对本堂课的整体认识。
|
陈述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讲解情景, 提出问题
布置学习任务,提出要求
布置任务 (连线)
图1由教师讲解,
图2由学生自主探究, 教师 适当点拨
教师边讲边演示
明确任务
抽取三个小组做展示。
引导、确定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布置练习,校对答案
最终确定优胜组
补充、指正,突出重点
|
倾听,思考
查看书本,交流讨论,回答问题
独立完成 任务一
独立完成 任务二
深入思考,学以致用。
倾听不同意见,表达自己的观点。
学生结合书本和例题完成任务三。
小组讨论、交流、展示
完成练习, 校对答案
自我小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