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刘炜杰职教课程开发工作室
成员名单

  • 刘炜杰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卞媛媛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群1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顾俊锋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李晔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陆莲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苏婷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坚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科冰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夏莉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袁洁

    江苏省溧阳中等专业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璐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丹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艳萍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叶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玫蓉

    常州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教学设计:探寻皮影之魅

作者:周艳萍  日期: 2022-06-14  点击:

d59c132b33f32b5c854e0528151bc23b

 

 

 

 

 

 

 

 

 

 

 

 

 

 

 

 

 

 

 

 

 

 

 

 

 

 

 

 

 

 

 

 

 

 

 

 

 

 

 

 

  


课题名称

探寻皮影之魅——纸拼贴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材

《美术》

授课类型

新授课

学情分析

本课所教授的对象为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三年级学生,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经过三年的专业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造型及手工基础,且喜欢尝试、乐于表现、但是学习主动性较差、容易产生因自卑而放弃的消极情绪。根据以上学情,我们在教学中通过探讨、合作、展示等途径并充分运用超星平台、手机app、视频等信息化教学手段来加强课堂的吸引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内容较为简单易懂,教师在课前将绘画及手工内容进行整合,以“建档100周年”作为课堂中心任务,本课以非遗文化“皮影”人偶造型设计作为制作任务,将思政教育融入到美育教学中。一方面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为目的,遵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以练为主线”的教学理念,综合采用合作探究、巡回指导等方法,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找出皮影制作的方法、步骤等规律。是学生在“学中做、做中思”,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学生原有的技能技巧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师生互相协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另一方面通过本次教学弘扬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从而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观看皮影视频、欣赏影偶作品,了解传统民间艺术的特色,了解、分析影偶的造型、色彩及装饰美感,掌握纸拼贴的制作技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课堂探究、讨论等方法设计影偶造型、分解影偶并进行重组尝试做出动态更为丰富的人偶。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自主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进而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及对美术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分析影偶的造型、色彩及装饰美感,掌握纸拼贴的制作技法。

教学难点

设计影偶造型、分解影偶并进行重组尝试做出动态更为丰富的人偶

教学

方法

教法:情景教学、任务驱动、演示讲解等

学法:赏析思考、合作探究、协同制作等

教学

资源

1)、依据教材资源:基于教学大纲和职业技能要求,使用五年制幼儿师范系列教材《美术》,结合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教材进行教学设计

2)、创设教学平台资源:充分利用超星互动教学平台,教师上传课件、图片等教学资源,指导学生利用手机登陆超星APP接收并接收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任务,教学平台实时有效的进行评分反馈,为学生创设高效、生动的信息化学习课堂。

3)、整合资源:根据课堂设计,让学生围绕课堂中心任务进行自主创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拓展多元化课堂。

板书设计

 

 

 

 

 

 

 

 

 

 

 

 

 

 

 

 

 

 

 

 

 

    程 序

教学

环节

教 学 内 容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自主学习

1、  学生课前登录手机端学习通查看自学任务

2、  各小组完成教师预设的探究任务

1)、了解皮影的传说与历史

2)、皮影的造型特征和图案设计特征

3、准备油画棒作业中的民族人物创作素材并上传至平台

师:1、课前教师在平台上布置预习任务

2、查看学生的学习、讨论情况

生:1、学生自主预习皮影的传说、历史以及其造型特征和图案设计特征

2、将油画棒民族人物素材上传至平台

1、依托教学平台,突破时空限制,学生可以利用手机端和电脑进行同步衔接,可适应不同学习条件的学生,教师也可以随时随地理应手机查看学生的探究任务完成情况

2、培养学生分析和独立思考能力。

 

情境导入

初步体会

 

 

 

 

 

 

 

任务驱动

深入探究

 

 

 

 

 

 

 

 

 

 

 

 

 

 

 

 

 

 

 

 

 

 

 

 

 

 

 

 

 

 

 

 

 

 

 

 

 

 

 

 

 

 

 

 

 

 

 

 

 

 

 

 

 

 

 

 

 

 

 

 

 

 

 

 

 

 

 

 

 

 

 

 

 

 

作品展示

总结评价

 

 

 

 

 

 

 

 

 

 

 

 

 

 

 

 

 

 

 

 

 

课后延伸

巩固拓展

 

 

 

 

 

 

 

 

1、欣赏:播放《人鱼姑娘》的皮影片段,检查预习情况。3’

思考:

1)、片段中的造型和我们平时看的动画片以及对比刚刚做的造型什么不同?

2)、展示同学课前绘制的民族人物油画棒作品,导入课题

《探寻皮影之魅——纸拼贴》

 

 

 

任务一:赏影偶 3’

欣赏影偶作品图片

 

思考:

1)、影偶身上又哪些图案、线条?

答:牡丹、龙祥云等图案,有直线、折线、波浪线等

2)、皮影的造型特征和图案设计特征

答:造型特征:造型平面化、艺术化、卡通画、戏剧化。

 

任务二、论影偶 

1、  回顾纸工基本制作方法(超星平台测试)

剪、折、刻、卷、黏贴等 1’

2、检查预习情况:纸贴画的技法(重点)2’

   1)、彩纸剪贴

   2)、撕纸贴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观看视频及图片中的人偶造型结合已学的手工知识和预习内容,探讨如何将静态的平面人物制作成动态的人物玩偶  2’

 

4、探讨制作步骤

1)、设计影偶,对素材进行提炼及艺术处理,以同学们课前准备的油画棒儿童人物造型为例 6’

QQ图片20200203221125

 

 

 

2)、将人物影偶进行分解、绘制 【学生尝试练习 教师引导发现问题并探讨解决方案】(解决本课难点——分解) 12’

(教师展示制作分解法)

3)、运用纸拼贴的技法将各部位及装饰元素准备好并黏贴至各部位进行装饰

 

4)、重组:学生将之前分解的人偶各部位进行重组,尝试发现问题并总结重组时注意事项。即利用打孔器将人物各部分重合打孔,注意预留位置需充足  (解决本课难点——重组)

 

教师提问:如何让人物的动态丰富化

学生尝试使用手机app,思考人偶是借助身体什么部位做各种动作的?为何人偶会做出如此丰富的姿态  

答:靠身上的关节进行活动,关节分的越细姿态变化越多

 

教师展示将油画棒及版画技法的作品进行整合作为本节课的创作背景,为下节课的创作作品铺垫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任务三、做影偶 

教师根据学生第一课时分解的人物各部分制作成人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人物的动作更丰富化,将本课任务进行升华

1、  出示《我和我的祖国》、《开国大典》等图片素材引导学生思考画面中传达了哪些信息

2、  抛出本课中心任务

“建党100周年”为创作背景,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

各小组登录超星平台领取任务单。以华夏56个民族为创作素材,将静态的平面少数名族人物图片以影偶的形式制作成动态平面人物,体现民族团结统一。

 

任务四、摆影偶

学生将制作完成的影偶张贴在教师准备的大背景下进行作品展示

1、  作品自评

各小组简单介绍自己的影偶设计理念

 

2、  小组互评

各小组通过超星评价体系对每组作品投票并进行客观评价

 

3、  教师点评

指出作品中存在的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修改方案

 

 

 

 

 

 

 

 

 

以小组为单位,利用绘本故事作为制作脚本,将绘本中的人物或动物等以影偶的形式制作出来,在见习之时将作品带入幼儿园给孩子们上一堂绘本故事课 2’

 

师:

1、 播放视频

2、 引导学生思考频段中的造型跟动画片中造型的区别

3、 导入课题

生:

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

 

 

 

师:

1、在任务一中,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影偶作品,总结作品的造型及图案特征

2、借助手机app让学生尝试将app中提供的人偶模型摆出各种造型,思考人偶是通过身体的什么部位摆出各种造型。

生:

1、 学生根据教师引导、提示总结影偶的造型及图案特征等

 

 

 

 

 

 

师:

1、 通过超星平台发布测试内容,帮助学生回顾纸工基本制作方法

 

 

 

 

 

 

 

 

2、 介绍纸贴画技法,在检查课前预习情况的同时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制作技法

 

 

 

 

 

 

3、 出示学生课前上传的素材引导学生思考,为解决课堂难点做好铺垫,通过讲练结合的方式共同探讨制作人偶作品的步骤并总结制作时的注意事项

 

 

 

 

1、 帮助学生加深纸工的制作方法并掌握纸贴画的技法

 

 

 

 

 

 

 

2、 师生共同探讨制作步骤,并尝试分解课前上传至平台的油画棒儿童人物

 

 

 

 

 

 

 

3、 学生将分解好的人物进行裁剪装饰并将作品上传至超星讨论区,教师进行点评

 

 

 

 

4、教师介绍重组工具,学生尝试重组自己的人偶,引导总结在重组中遇到的问题、及制作注意事项

 

5、教师将学生重组后的作品进行展示,学生提出制作问题,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手机“无限人偶”app进一步深入探究,思考如何将人偶的动作姿态更为丰富,并分享改进方法

6、教师将前两次作品进行整合,制作成独特的作品大背景,进一步激发学生创作灵感,为下节课做好铺垫

 

 

 

 

 

教师抛出本课中心任务

通过之前的知识铺垫,将课堂任务进行升华。通过与主题相关的图片欣赏,将学生带入场景,联想将各民族人物制作成皮影人偶。并将任务分配到各小组,各小组按照探讨的制作步骤进行影偶造型设计

3、教师将油画棒及版画素材进行整合以此作为本课作品展示的大背景元素

生:

学生根据app使用后得出的经验技巧对搜集的素材进行设计及各部位的深入分解,根据制作步骤合作完成人偶作品

 

 

 

师:

1、教师将各小组的影偶作品上传至超星平台,同学们进行投票,从而自动生成评价结果

2、就评价结果教师组织学生对作品进行自评、互评,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并一起探讨后期作品的改进措施

生:

1、各小组将自己设计的影偶粘贴摆放在大背景下进行现场展示

2、学生对作品进行设计说明及评价

 

 

 

 

 

教师将课后拓展任务发布至学习平台,方便学生课后及时查阅

学生登陆平台,进一步讨论完成拓展任务。

 

通过视频的形式,让学生初步体会皮影的奥妙,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解决课堂的中心任务做好铺垫

 

 

 

 

 

 

 

课堂任务由浅入

 

深,层层递进。让

 

学生从初步认知影

 

偶作品到探讨影偶

 

制作步骤,在此基

 

础上课堂人物进一

 

步升华,学生根据

 

教师的课堂任务要

 

求尝试创作影偶,

 

以此提高学生的创

 

新能力以及造型能

 

力。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

 

学习能力,大胆尝

 

试、独立创作。

 

 

教师在学生创作过

 

程中及时发现问题

 

并引导学生思考解

 

决方法

 

 

 

 

 

 

 

 

 

 

 

 

 

 

 

 

 

 

 

 

 

 

 

 

 

 

 

 

 

 

通过主题性创作,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

 

怀,同时为下节课

 

埋下伏笔激起学生

 

的创作激情。

 

 

 

 

 

 

 

 

 

 

 

 

 

 

 

 

 

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将课堂活动推向高潮

1、 通过教学平台可迅速直观地将各小组的作品进行展示

 

 

 

2、 作品投票和评价系统能够即时生成评价结果,提高了课堂效率

 

 

 

 

 

 

 

 

 

课后延伸任务的下达,一方面检查学生本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培养学生深入创作的能力。

教学反思

本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任务层层递进,能够顺利完成教学实施过程;但就整个课堂设计而言,教学环节挖掘还不够透彻,各任务环节设计过于单薄浅显,需要思考贴合学生现有的学情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专业素养,另外在课堂点评环节中,学生自评互评环节往往只停留在作品表现未能深入分析作品中的优缺点,而是一味的放大作品中的优点,教师点评高度也需要再次提升。

 

 

 

 

 

 

 

 

 

教案七

课题名称

变“废”为美——布贴画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材

《美术》

授课类型

新授课

学情分析

本课所教授的对象为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三年级学生,她们具备了一定基础造型能力及手工技巧。学生之前从未专门学过布贴画这门课程,对布贴画只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贴的方法和技巧可以说的少之又少。但她们喜欢尝试,对特殊材料颇感兴趣且具备一定的创造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平台开展实践操作,学生间相互合作、学习和评价。布拼贴这节内容较为简单,运用基本的块面造型,通过本堂课的学习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但学生个体存在差异性,部分同学缺乏学习主动性且造型能力较为薄弱,因此我在教学中充分运用超星平台、游戏等多元化教学手段,针对差异性展开分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设计思路

面向教育对象,我们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提倡环保、开发智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力求美术与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剂融合,加强平面造型视觉形象的创作训练。遵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学的关系,体现个人与集体、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多向反馈。在愉快教育、创造教育、合作教育的理论研究中尝试对人才培养的探讨,挖掘身边可利用的素材,培养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布拼贴的基本知识及制作步骤,引导学生对创作素材进行归纳、整合,并利用不同材质的布料表现出富有艺术美感的作品。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情景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自主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布拼贴的学习、欣赏以及艺术实践,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同时进行利废教育。

教学重点

了解布拼贴的制作步骤,了解布贴画的工艺特征

教学难点

 依据布的颜色、纹理、质感等属性,对创作素材进行归纳、整合,通过剪、撕、贴等方法进行创作

教学

方法

教法: 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等

学法: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

教学

资源

1)、依据教材资源:基于教学大纲和职业技能要求,使用五年制幼儿师范系列教材《美术》,结合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教材进行教学设计

2)、教学资源创设:充分利用超星互动教学平台,教师上传课件、图片、游戏等教学资源,指导学生利用手机登陆超星APP接收并接收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任务,教学平台实时有效的进行评分反馈,为学生创设高效、生动的信息化学习课堂。

3)、整合资源:根据课堂设计,让学生围绕课堂中心任务进行自主创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拓展多元化课堂。

板书设计

变“废”为美——布拼贴

1、    布贴画和纸拼贴的区别

2、    布贴画制作步骤

1) 构思起稿

2) 选料

3) 分块面裁剪

4) 拼贴、完善



    程 序

教学

环节

教 学 内 容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自主学习

3、  学生课前登录超星平台领取自学任务

2、抛出课堂中心任务:《大美中国》——布拼贴创作

3、学生搜集相关图片参考素材并准备各种材质的废料(以废布为主料、串珠、纽扣等辅料)为创作做准备

 

(师):1、课前教师在超星平台上发布预习任务

2、查看学生的预习、讨论情况

(生):1、学生查看任务单,预习布拼画的相关知识

2、搜集创作素材

1、依托教学平台,突破时空限制,学生可以利用手机端和电脑进行同步衔接,可适应不同学习条件的学生,教师也可以随时随地理应手机查看学生的探究任务完成情况

2、培养学生搜集、分析信息的能力。

 

情境导入

初步体会

 

 

 

 

 

 

 

 

 

 

 

 

 

任务驱动

深入探究

 

 

 

 

 

 

 

 

 

 

 

 

 

 

 

 

 

 

 

 

 

 

 

 

 

 

 

 

 

 

 

 

 

 

 

 

 

 

 

 

 

 

 

 

 

 

 

 

 

 

 

 

 

 

 

 

 

 

 

 

 

 

 

 

 

 

 

 

 

作品展示

总结评价

8’

 

 

 

 

 

 

 

 

 

 

 

 

 

 

 

 

 

 

课后延伸

巩固拓展

2’

 

 

 

 

 

 

 

激趣导入3’

1、游戏:

《垃圾分类小能手》

4、  检查课前预习情况

3、导入课题

《变“废”为美——布拼贴》

 

 

 

 

 

 

 

 

 

任务一:欣赏作品、观看布贴画变废为宝视5’

解决重点

 

思考:

1、布拼贴和纸拼贴的区别。

质地、纹理、厚薄等

2、详细列举你们身边可以搜集的布料?并思考这些布料的特征

 

 

 

任务二、教师示范讲授  (突破难点)15’

1、结合纸拼贴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总结布拼贴的制作步骤及制作时的注意事项

1)  构思起稿

2)  选料(引导学社思考根据设计主题有针对性的进行材料的选择,如根据主题选择色彩相符的布料等,从而突破本课的难点——归纳、整合素材)

3)  分块面裁剪,如果没把握一步到位的,可现在选定布料先用笔画出然后剪下

4)  粘贴 将剪好的各种形状按照一定的先后顺序贴在卡纸底板上。

5)  整理、完善

进行整体调整,装饰画面中过于空白的地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重点技法讲解:拉毛法

 

3、教师展示自备布料,让学生通过触摸感受不同材质的布料,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材质、纹理、色彩的布料可运用于哪些主题?17’

如:表现质感较硬的部分因选用较厚的布料

花色布料可运用于装饰点缀,如人物的服饰等

 

 

 

 

 

 

 

 

任务三、艺术实践、深入体会 30’

1、布置本课的实践主题——《大美中国》

1、  小组间将自己搜集的布料及辅料进行资源共享,根据课前教师下达的课堂中心任务,小组间讨论如何将搜集的布料恰当的运用到创作主题中

2、  明确相关制作要求

 

 

 

 

 

4、  作品自评

展示小组作品,并派小组代表谈谈自己组的创作意图和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5、  作品互评

通过超星评价体系对每组作品投票、小组间进行客观评价

6、  教师点评

教师点评作品,并指出作品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修改方案

 

 

 

 

 

 

 

 

 

 

 

 

课后,同学们登陆学习平台,领取拓展任务。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时间节点,进行爱祖国主题性布贴画创作

 

(师):

4、 发送游戏链接

5、 从游戏中引导学生思考有哪些废弃物可以运用在美术作品中,渗透利废教育

6、 导入课题

 

 

 

 

 

 

(师):

1、教师展示布贴画和纸拼贴作品,引导学生思考布拼贴和纸拼贴作品的区别

2、观看布贴画制作视频,导入课题

 

(生):

学生欣赏作品,讨论、思考并回答问题

 

 

 

 

 

 

 

 

 

 

(师)

1、通过教师示范,结合纸贴画的制作步骤引导学生思考布贴画的制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2、、教师展示准备的布料,鼓励学生尝试思考可以制作与之对应的的主题(主要通过色彩的角度思考)

(生):

1、学生积极讨论,根据不同色彩和材质的布料对制作主题尝试进行探索

(师):

1、教师将课堂中心任务上传至学习平台,引导学生思考于主题相关的设计元素

2、明确创作要求

(生):

1、学生依据主题将小组搜集的材料进行筛选

 

2、各小组登陆平台领取课堂任务,进行现场创作

 

 

(师):

1、教师将各小组的作品上传至超星平台

2、引导同学对小组作品进行创作思路的设计介绍,通过自评、互评及教师总结性评价,并借助超星平台的评价体系等多元化评价手段

3、针对于共性问题教师提出解决方案,对于个性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共同探讨修改方案,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师):

教师将课后拓展任务发布至学习平台,方便学生课后及时查阅

(生):

学生登陆平台,讨论课后拓展任务、共享资源进行独立创作。

 

通过游戏的形式,教育学生保护环境,“变废为美”,引导学生如何将这份“美”通过艺术手段表现出来。

 

 

 

 

 

 

 

 

课堂任务的设计由浅入深,层层推进。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认识到创作素材来自生活,帮助学生逐步突破课堂的重难点。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探究能力等

 

 

 

 

 

 

 

 

 

 

 

通过教师示范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创作的素材进行针对性材料的选取,让学生更直观了解制作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通过小组任务的下达,鼓励同学互相探究学习,大胆进行创作,发现问题共同解决,从而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及自主学习能力

 

 

 

 

 

 

 

 

3、 通过教学平台可迅速直观地将各小组的作品进行展示

4、 作品投票和评价系统能够即时生成评价结果,提高了课堂效率

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将课堂活

 

 

 

 

 

 

 

课后延伸任务的下达,一方面检查学生本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培养学生深入学习能力。

教学反思

本课设计以“变废为美”作为主题,把课堂上学习到的美术知识与生活相结合,用自己的双手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去热爱生活、创造生活,培养他们树立“资源再利用”的环保意识,是我这次课的主导思想。虽本课内容较为简单,但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对于材料的选取稍有偏差,导致最后呈现出的作品效果较为杂乱缺乏整体性。

在最后的教学评价环节, 我运用学生自评、互评及教师点评,及借助学习平台对作品进行共同投票方式,增强学生的自我成就感,但在学生自评和互评环节教师引导的不够深入,大部分学生只会停留在作品的表面进行评价,未能将本节课作品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到一定的高度。

 

 

 

 

 

 

 

 

 

 

 

 

 

 

教案八

课题名称

我和我的祖国---油画棒幼儿美术教育活动设计(中班)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材

美术

授课类型

新授课

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对象是2017级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的学生,他们即将踏入工作岗位。本节课是一节美术活动设计课,既是对前一阶段油画棒绘画技法的复习,也为了让学生学以致用,将所学的美术技法知识运用到幼儿活动课程设计中,提高学生的课堂组织能力,为今后踏上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设计思路

我将本课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部分。课前让学生在平台上领取学习任务。课中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巧妙地突破重难点,课后,学生走出课堂,将小组任务带入幼儿活动课中实践。本课我将我和我的祖国油画棒幼儿创作作为美术活动设计的主线进行情境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轻怀和职业热情。

1、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美术活动课设计的框架和结构2.理解蜡笔画绘制时的注意事项。

2、过程与方法目标:根据所学蜡笔画技能尝试组织幼儿进行蜡笔画创作。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课堂的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职业热情。

教学重点

了解美术活动课设计的框架和结构

教学难点

根据所学蜡笔画技能尝试组织幼儿进行蜡笔画创作

教学

方法

教法: 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 问题探究法

学法: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板书设计

 

我和我的祖国

活动设计框架:  一:激趣导入

二:了解主题

三:绘画指导

四:评价分享

 


 

    程 序

教学

环节

教 学 内 容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

准备

学生通过超星平台领取自学任务单:

1、走进幼儿园聆听一节美术活动课,写一篇听后感为上新课做准备。

2、创设环境:以祖国70周年为主题布置教室。

(生):1、通过平台完成预习作业

2、布置教室

 

(师):准备课前预习活动

 

 

学生分组讨论主题活动课设计培养学生团结合作能力。布置教室创设环境,为活动课的内容做准备,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导入新课

5

一、教师提问:

1、分享见习经验及听后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上好一节美术活动实践课。

2、揭示课题:我和我的祖国--------油画棒幼儿美术教育活动设计(中班)

 

(生):分享见习中遇到的问题

(师):引导学生如何解决问题揭示课题

通过学生讨论实际遇到的问题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观赏体验

10

 

 

 

 

 

 

 

 

 

 

引导归纳

5

 

 

 

 

 

 

 

 

 

 

 

案例创作

 

15

 

 

 

一、观看视频《交通真繁忙》片段。

 

 

讨论:

这段视频是课程哪一部分的环节?

教师运用了哪些方法引导孩子绘画《交通真繁忙》这一主题的?(学生归纳,教师总结)

1、幼儿观看录像,直观感知

2、小游戏,闭眼提问

3、直观出示小汽车图片,拓展幼儿绘画经验。

 

 

 

小组讨论:美术活动课的教学框架?

环节一:激趣导入,吸引兴趣

环节二:直观感知,了解主题

环节三: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环节四:欣赏评价,分享快乐

 

以春节为例,思考美术活动导入环节可运用哪些手段和方法?学生利用手机进行素材收集并上传至平台。

   交流讨论: 师生互相讨论案例设计亮点。

 

 

 

(生):观看视频,小组归纳总结优秀课件亮点

(师):引导学生从优秀课件中总结美术活动课教学框架

 

 

 

 

 

 

 

 

 

 

 

 

 

 

 

(生):讨论总结美术课学习框架

(师):引导学生总结美术课框架

 

通过优秀的教学课件观的引导学生了解一节优秀的美术活动课的基本框架结构,将好的环节再创新提高融入到自己的教学设计中

 

 

 

实践练习

 

30

 

 

 

《我和我的祖国》油画棒幼儿主题活动课设计:分小组讨论设计幼儿主题活动课导入环节,制作PPT为试讲做准备。

1、引导学生讨论根据本节课的主题进行教学设计

2、模拟展示:介绍本组设计的美术活动实践课的导入环节及简单的设计思路

 

 

 

(生):完善幼儿主题活动课设计,小组展示

(师):巡回指导,答疑解惑。

 

 

学生模拟展示自己的设计思路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综合点评

13

 

 

1、小组互评并通过超星评价体系对每组作品进行投票

Screenshot_20200407_093845

 

2、连线幼儿园资深教师进行现场点评

 

 

(生):综合互评投票打分

(师):引导学生发现课程设计中的问题

 

 

通过自评、互评、连线专家讲评等多元化的评价手段了解自己设计中的优点与不足,积累学习经验

课后拓展

2

 

 

 

1、完善美术活动设计

2、将自己的活动设计走进幼儿园进行课堂实践

(生):实践活动设计课程发现不足

(师):引导学生修改活动设计并进行实践

通过实践上课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自己活动设计中的优点与不足,为今后踏上工作岗位做准备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活动设计课,利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如何设计好一节美术活动课,本节课重难点突出,学生对教学活动的设计有了很清晰的概念。学生参与度高,思维活跃,探究能力,表达能力,实践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在最后的课后拓展环节教师还需进一步跟进,完善课程设计,为学生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