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江苏省中等专业学校
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教案)
科目组别: 学 前 教 育
教学课程: 幼儿简笔画教程
教学内容: 四足动物类
授课教师: 周 艳 萍
设计摘要 |
|||||
教学课 题 |
《四足动物类》 |
||||
课程 |
幼儿简笔画教程 |
授课 课时 |
2课时 |
授课 班级 |
2016级学前教育(1)班 |
所选教材 |
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新教材《幼儿简笔画教程》,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
一、设计说明 |
|||||
设计理念: 物的种类众多,形态、动态千变万化,各有特点。只有认真通过比较、分析、理解,才能找出绘画规律,掌握它们的画法。要画好简笔画就必须让学生熟悉各种动物的结构特点,懂得如何深入贯彻,细心揣摩,找出其各自的特点和共同规律,总结出图形特征,再去大胆概括、反复练习,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根据学生个体技能水平存在的差异,部分学生缺乏主动性,缺乏自信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创设机会,充分运用了学生感兴趣的QQ平台、教学视频、超星互动教学平台结合学生手机等信息化教学手段,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上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创作思路: 本教案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为目的,遵守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以练为主线”的教学理念,综合采用直观演示、巡回指导、合作探究、小组竞赛等方法,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以课堂实际操作为基础。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思”,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技巧。本课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学生原有的技能技巧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不断提高,从而培养学生更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师生互相协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作品特色: 以信息化手段丰富教学的形式,提升教学实训效果。针对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枯燥单调之弊,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手机,建立QQ群,发布教学视频等资源使学生能够在课前接收观看学习新任务,课中拍视频掌握新技术,课后进行及时交流改正不足,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通过超星互动教学平台,为学生创建了高效的学习环境,在课堂中直播教师示范并保留回放功能,还能发布讨论话题,学生参与互动、投票、评价等。实现了师生间的多元教学实训体系,促进了专业技能的步步提升。 |
|||||
二、 学习目标和教学难重点 |
|||||
1、学习目标 |
|||||
知识目标:掌握四足类动物——老鼠的表现步骤。 能力目标:运用夸张、拟人的方法表现老鼠的动态、神态。通过实践操作,创作出幼儿环境主题墙布置——老鼠的一家,从而强化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为今后的工作打好基础。 情感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使幼师学生对这门课产生兴趣;对幼师职业的热爱。 |
|||||
2、教学重难点 |
|||||
教学重点:掌握四足类动物——老鼠的表现步骤。 教学难点:运用夸张、拟人的方法表现老鼠的动态、神态,完成本课中心任务—幼儿园动物主题墙设计。 |
|||||
三、学情分析 |
|||||
学习对象: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二年级学生。 学习特点: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喜爱尝试,善于思考。乐于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实践操作,从而理解四足类动物简笔画的基础知识,提升专业技能 具备条件:通过前面的学习,对简笔画的概念和方法有了基本的了解,为本节课的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 不足之处:在绘画过程中, 造型和表现能力有待提高,缺少对幼儿园环境布置的实践操作经验。 |
|||||
四、环境创设与教学资源构建 |
|||||
1.教学环境创设: 信息化教室(无线网络,学生用平板电脑,教师用电脑,电子手绘板、实物投影仪) 2.教学资源内容: (1)整合教材资源:基于中职教学大纲和职业技能要求,结合学情,使用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新教材《幼儿简笔画教程》进行教学设计。 (2)创设教学平台资源:充分利用超星互动教学平台,教师上传课件、视频、示范录屏等教学资源,指导学生利用平板电脑,登录超星App接收并完成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任务,教学平台实时有效进行评分反馈,为学生创设高效、生动的信息化学习课堂。 (3)整合生活资源:结合虚拟幼儿园环境,让学生围绕课堂中心任务——幼儿园动物主题墙进行自主创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有身临幼师岗位之感,拓展多元的课堂文化。 |
|||||
五、教学学法设计 |
|||||
教学方法 1、启发式教学法:在学生实践操作的基础上,启发他们深入探究分析所发现的问题,培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归纳总结能力。 2、情景模拟法:模拟幼儿园环境,实现学生在课堂上置身幼儿教师岗位的情境,细致、全面地探究夸张、拟人手法的表现方式。 3、任务驱动法:结合理论知识和表现手法,完成如何使四足类动物形象更生动,使其具有生命力,通过任务驱动,实践探究,实现解决本堂课重难点项目。 学习方法: 1、自主探究法:以目标为导向,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归纳总结的能力。 2、合作学习法: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学生围绕问题互动交流,完成课堂学习任务,拓展学生学习合作的空间,培养协作共事能力和素养。 |
教学实施过程
模块一 课前准备 |
||||
教学环节 |
过程设计 |
学生活动 |
教师活动 |
信息化手段和设计意图 |
课前 准备 |
自 主 学 习 |
· 课前通过电脑端、手机端登录教学平台查看自学任务。
· 各小组完成教师预设的探究任务 (1)观看七巧板视频,尝试用几何形体概括动物造型。 (2)搜集以“老鼠的一家”为主题的幼儿园环境主题墙的布置图片,可将资料或链接上传至平台中的共享区。 |
· 课前在平台上布置预习任务
· 查看学生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疑问及时解答
|
[信息技术手段]教学平台、微信 [设计意图] 教学平台突破时空限制,电脑端和手机端的同步衔接可适应不同学习条件的学生,教师也可随时随地利用手机查看学生的课前任务的完成情况,及时引导,以达到课上学习的准备。 培养学生搜集、分析信息的能力。利用碎片化时间完成课前学习任务,使学生感觉到学习的轻松,以便为课上做准备。 |
模块二 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过程设计 |
学生活动 |
教师活动 |
信息化手段和设计意图 |
情 境 导 入 |
创 设 情 景 |
· 课前将课前完成的 作品上传至学习平台。
· 跟随教师共同观看绘本图片 |
· 引导学生将课前完成的作业与绘本动物造型进行对比,并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找出自己作品与绘本作品的差异。 · 导入新课 |
[信息技术手段] 教学图片 [设计意图] 利用学生实际遇到的状况引出问题,引起学生共鸣
|
任 务 驱 动 |
任务实施 层层递进 |
任务一: 登录教学平台,获取资料库中的图片
|
· 下达本课中心任务:布置幼儿园主题墙——老鼠的一家
· 把参考资料上传至教学平台
|
[信息技术手段] 教学平台 [设计意图 ] · |
任务二: 利用手机或平板中脸优APP中提供的老鼠的造型,学生尝试将自己的各种表情置换与APP中的老鼠面部,初步体验夸张、拟人的效果 |
通过APP的表情体验,引导学生思考使动物形象生动化的手法有哪些,为下个环节做好铺垫 |
|||
任务三: 教师播放《猫和老鼠》视频选段,引导学生观察视频中老鼠有哪些造型,每个造型有什么亮点。结合视频中的造型,教师讲授其绘制步骤及夸张和拟人的具体方法,如抓住特征,大的可以画的更大、长的可以画的更长等。
学生使用绘画工具,尝试对老鼠的形象进行夸张、拟人化。
|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几何形概括造型的基础上运用夸张和拟人的手法将老鼠形象更加生动
· 针对学生作业中的不足之处,教师进行评价和修改。
|
|||
· 运用夸张、拟人表现手法,设计以老鼠的一家人为主题的幼儿园主题墙的布置。 · 学生登录平台下载资料库中的参考素材,完成课堂中心任务 |
· 引导学生回到本课中心任务:创设虚拟幼儿园环境资料上传至教学平台。 · 上传各种不同姿态的老鼠图片至资料库,供学生参考。 |
|||
总 结 评 价
|
展示作品 鉴赏互评
连线资深幼儿教师
|
每组利用绘画工具进行创作
· 小组之间互相点赞、进行客观评价。
· 根据资深幼儿教师的点评,对作品进行修改。
|
· 教师将每组作品上传至APP平台,各小组进行点赞投票,平台自动生成评价结果。
· 查看评价情况,评定最佳小组。
· 现场连线资深幼儿教师对学生作品进行点评。
|
[信息技术手段] 教学平台、投票系统 [设计意图 ] · 教学平台可迅速将各小组作品进行展示 · 学习平台的投票和评价系统能够实时评价,节省师生时间。 · 通过连线资深幼儿教师的现场点评,让学生体会专业技能在幼教岗位的重要性。 |
模块三 |
||||
教学环节 |
过程设计 |
学生活动 |
教师活动 |
信息化手段和设计意图 |
拓 展 延 伸 (课后) |
完成课后拓展练习 |
· 结合之前所学的手工技法,用不同材质来展现立体四足类动物造型。 · 登录学习平台,进一步探讨并完成拓展任务,提升综合技能。
|
· 拓展任务:思考如何运用手工技法将平面的四足类动物造型立体化?
|
[信息技术手段] 学习平台 [设计意图 ] 课后延伸任务的下达,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综合之前知识,进行深入创作。 |
教 学 反 思 |
1、本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任务设置合理,循序渐进,按照预设步骤顺利实施教学过程,师生互动良好,学生积极性高。 2、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环境,利用教学平台、视频、脸优APP 等教学辅助平台,采取课前和课后学习相结合,线上线下学习相结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改变以往教师生硬地教,学生机械地学的现象。活动过程新颖多样,学生兴趣浓厚,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让学生享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3、基于超星教学平台,实时评价学生作品,实现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点评的多元评价体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