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刘炜杰职教课程开发工作室
成员名单

  • 刘炜杰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卞媛媛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群1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顾俊锋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李晔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陆莲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苏婷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坚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科冰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夏莉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袁洁

    江苏省溧阳中等专业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璐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丹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艳萍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叶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玫蓉

    常州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资讯快递

开放交流同学习 融合创生教相长——职业学校融合性课程开发培训暨刘炜杰名师工作室研修活动在宜兴高职校举办

作者:周丹  日期: 2023-04-18  点击:

             开放交流同学习  融合创生教相长

  

   为促进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在教科研实践中提升教师项目开发的研究和实践能力,更好地推进宜兴高职校与结对帮扶学校在教师团队和名师工作室建设上共研互促共进,10月8日下午,省中职“社会文化艺术”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暨刘炜杰职教课程开发名师工作室在宜兴高职校行政楼402会议室举行集中研修活动。

  

教师创新团队及工作室领衔人刘炜杰博士,宜兴教师发展中心教师研训科副科长凌国军以及来自宜兴高职校、陶都中专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及名师工作室成员与结对帮扶学校宝应中专、灌南中专、延长职教中心的教师团队70多人共聚云端开展项目研讨。

积极示范引领,提高辐射效应。分享教科研实践项目经验,建构教师交流分享平台,推进更富创意的团队学习,是本次研修模式创新所在。团队汤泓老师分享了江苏省职业教育弘陶传习“双师型”名师工作室团队创建经验,提出了瞄准宜兴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需求,成为学校工艺美术专业(群)教学改革的先行探索者,打造创新型、创业型技术技能人才成长平台,建设“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学习共同体的工作室建设方向。



   构建行动学习,促进课改发展。本次活动“发起人”熊顺美老师围绕职业教育融合性课程开发与实践,聚焦教学模式改革行动研究中的难点热点痛点问题组织研讨,引导教师在“实践—反思—实践”的循环中进行多维度、深层次的“思维碰撞”;并结合在研省规划课题作《赋能课堂融合创新》专题汇报,重点就“融合性课程标准与评价” 引发成员们深度思考。


    聚焦实践问题,交流研讨升华。“发起人”机制下的集中研修活动,充分发挥了合作学习集体智慧、群策群力的优势。团队成员各抒己见,集思广益,陈群老师认为,融合性课程教学要更加关注团队每一个学生;周晓瑜老师阐述对“融合”的新认识;王复盛老师认为,“融合”是职业教育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最终走向;宝应中专吴伶俐老师分享了关于校际协作契合点的认识;常州高职校朱玫蓉老师指出,课程开发要应对企业需求,以项目为落地,才能更好地推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


   刘炜杰博士对名师工作室的建设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对课程开发项目实施中的困惑给予了具体解答,对结对帮扶学校宝应中专、灌南中专、延长职教中心项目式深度参与教科研活动表示热切期待。


   凌国军副科长在活动点评中认为,多所职业院校能以教师团队和工作室建设为纽带开展结对帮扶,充分体现了政策融合、专业融合、工作融合的团队发展融合效应;同时就项目的具体实施和学校间的协调发展作出指导和建议。


开放交流同学习,融合创生教相长。本次研修基于真实项目难点,开展基于问题解决的行动研究,为成员们搭建了理论指导和实践研讨的平台。成员们汲取成功经验,更新教学理念,提升能力素养,在推进学习共同体建设博采众长、形成合力,引导个体共同成长、特色发展方面又迈进了坚实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