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江苏省溧阳中等专业学校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改革实验方案
伴随经济全球化进程快速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汽车产业的极速发展,为适应新的市场环境,突出办学特色,切实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技术型、实用型、管理型人才,学校已经越来越重视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目前已经进行了全面、深入、细致的社会调研,初步构建了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活动为主线、以学习者为中心、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为认真贯彻《江苏省课程改革行动计划》的精神,全面落实《常州市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意见》,充分发挥我校示范专业在课程改革中的领头作用,有计划地推进我校的课程改革,使更多的教师参与到课程改革中来,进一步提高专业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特制定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改革实验方案。
一、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课程改革的领导,确保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学校决定成立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改革领导小组:
组 长:袁洁
组 员:史志洪、王恬波、芮国优、罗敏、汤春伟、周航辉
二、目标任务
1.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活动为主线、以学习者为中心、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2.开发与课程体系配套并适用本校特色的项目教材与校本教材。
3.探索项目课程的课堂教学模式。
4.培养一批具有较高专业技能和课程开发能力的优秀教师。
5.培养一批具有较强综合职业能力的汽车维修技能型人才。
三、具体内容
(一)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现代汽车维修对技术人才的需求
现代汽车的高技术含量和维修工艺规程化,以及维修、检测诊断设备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决定了直接参与修车的人员,必须熟悉现代汽车结构原理、传感技术、液压控制及自动控制技术,掌握计算机应用(包括硬件、软件)知识且操作熟练,能判断并解决现代汽车出现的各种疑难杂症的“汽车医生”;同时也需要有实践经验,会利用各种工具及设备检修或更换各零部件的普通技术工人,即称之为“汽车护士”。
2、现行教育体制的滞后
现行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与实际需求差距较大,教材不仅因编写出版周期过长而远远跟不上技术发展,且存在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知识面狭窄、重机轻电与重理论轻实践等通病。维修工职业技能的考核仍停留在东风,解放货车的基础上。行业技术发展落后的另一个原因是,传统维修业观念陈旧,设备落后与技术缺乏等严重束缚着维修业的发展,其中适应现代汽车维修需要的人才奇缺,是制约维修业向高科技领域迈进的最大困惑。
(二)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经过广泛的调研和认真的讨论,我们确定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
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建立“一专多能”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职业岗位群的要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能力为中心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拓宽基础,注重实践,加强能力培养,提高综合素质;走产学结合的路子,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技术实用人才。
(三)课程体系的改革
1.改革的主要内容
课程体系改革是专业教学改革的核心。在公共课教学中,对课程内容采取“多定性少定量,多讲应用少推导,多自学少讲解”的教法,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把学生推向“学习主人”的位置,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专业理论课突出综合化,即将两门或两门以上的专业理论课,经过一定的调整、剔删、补充,有机重组为一门课,以构建新的课程体系,真正使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如《汽车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
专业实践课则突出实用性,即不仅要保证足够的课时,而且制定专业能力开发表,构建专业实践课新体系,并适当拓宽专业面,注意本专业与其他相关专业的交融,自己的教师与现场工程技术人员的交融,如聘请汽车4S店或汽车维修公司的技术人员讲课等。
2.课程体系的特色
(1)突出技术应用能力训练与职业素质培养
根据“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突出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训练与职业素质培养。在课程开发上,采用“精简、压缩、增加、综合”的方法,精简重复交叉的内容,压缩不必要的内容,增加与专业能力培养密切相关且应用广泛的课程,把培养某项综合能力所需的课程内容按照知识点和技能点加以筛选综合,形成新课程。在教学内容上,用实际问题作为引导,即从实际入手,先学习有关技术的应用知识,然后再学习比较抽象的理论,并注重理论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对重要的专业理论都在明确的实践背景下加以介绍。在教学形式和方法上,尽量采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容量,尽可能在实验室或实训场所组织教学,实行理论教学与实验、实习、实训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方式,全面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
(2)强化实践教学,推行职业资格证书
根据培养目标和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的要求,围绕“一专多能、一生多证”,建立以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实训三大模块为主线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每个模块包括若干实训课程,并配有实训大纲,每门实训课程由若干独立的基本训练单元组成。系列实训课程主要包括钳工基本技能实训、CAD制图、电工电子实训、汽车拆装实训、汽车电器维修实训、汽车电器维护与故障判断实训、汽车电子控制装置实训、汽车空调实训、毕业实习等,占总课时的 40%。实践教学做到三年不断线,一年级主要进行基本技能实训,使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操作技能;二年级主要进行专业技能实训,使学生熟练掌握本专业要求的各项专业技能;三年级主要进行综合技能实训,让学生参加劳动部门组织的职业技能鉴定考核,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并利用产学结合,让学生参与生产及就业环节,完成第一岗位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过渡,
毕业后就能顶岗工作,缩短了磨合期。
(3)扩大选修课比例,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在突出主干课程教学的前提下,设置了人文、社科、经济、管理等四个人文素质类以及专业拓宽和创新创业两个专业拓展类选修课程模块,扩大学生的选课空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选修不同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以及本专业技术拓展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加强了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