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基于深度学习的课堂效率探究
学生的终极目标是热爱学习,成为终身学习者,会积极的应用自己的所学。换个说法就是热爱学习并且能够从朴素牢固的表层学习层面升华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应用和创造,走向提升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层面。如何让职校学生从表层走向深度?我想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去用心思考如何提高课堂效率,用心思考如何更好地发展教师的效能。
一、浅层学习课堂中的“绊脚石”---疑难问题
近年来,各职业院校对课堂改革研究十分重视,各种新的教学
模式、新的课堂策略和高新技术层出不穷。扪心自问,我们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甚至是高新科技的使用,更多的是为了占有书本知识和训练解题能力而已。仍停留在技术主义取向的教学改革层面。这种课堂会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学生的学习力不足、教师的角色定位不明确、课堂的有效性不足等,而这些问题恰恰是课堂效率提高的绊脚石。
二、打破浅层学习境域的“金箍棒”---深度学习
针对其上的问题,可以联想到职校课堂大多数是以浅层学习的方式在进行。浅层学习是非批判性的接受新知识新思想,鼓励记忆学习内容。1、从养成智慧角度来分析,积累信息为主。学生的角色是知识的传承者,关注问题解决所需的公式等浅在线索。2、从课堂效果角度来分析,机械模仿为主。学生的角色是知识的消费者,机械性的学习促使更多的被动。3、从合作学习角度分析,迎合答案为主。学生的角色是知识的搬运工,不能辨别、更没有意识旧知识如何巧妙运用来获取新技能。
三、提高教师效能的智慧路径---深度教学
深度学习的核心素养是建立在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单纯的掌握知识和技能不能等同于素养,知识和技能能在各种实际情境中加以运用得以解决问题而最终形成的知识和能力才是核心素养。这个过程同样是建立在课堂基础上,通过课堂教学的平台来施展深度学习。课堂的C位是学生,但是也离不开教师的“幕后”策划----深度教学。
1、学习内容有机整合
在课改的环境驱使下,课堂整合已经成为了一个潮流。学生面对的不仅仅是解决课堂问题,社会问题和实现社会价值也是他们要面对和解决的,多维的知识、能力和策略就显得那么举足轻重。依赖唯一的课本知识很难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去唯一,整合教材内容;去传统,结合前置学习。前置学习是深度学习的内在要求,是教师在授课前让学生进行尝试学习,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进行精心设计,有针对性的学习问题,促进深度教学。
2、学习环节有机设置
在深度教学中,体现高阶思维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素在于学习环节。如何让学生在微知识基础上将其与其他微知识加起来深度加工知识获得一个完整的、综合的知识系统?教师必须通过学习环节的精心设计来促成加工的机会,以便学习之后立刻形成正确的的联结。 用心致“学”--创设真实情境、高质量问题、分层施教。用心致“问”--问题是学习的开始,问题是学习的驱动力量,学习过程要指向于解决真实的问题,在把握真问题、依于真问题、解决真问题的基础上才能获得真发展。用心致 “动”--深度教学课堂的C位是学生,互动就成为师生以及生生之间交流的桥梁。
中职课堂深度教学促进深度学习,深度学习更有学习意义,以学习活动为主导,师生协同为主体,自由民主的课堂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得到提高,认知结构重建,学习策略能力提高,道德素质发展,思维打开,在体验中领悟新知并能加工运用,课堂学习效率得到提高。在多元化高效深度学习环境下,教师的任务其实更重,用心进行教学设计之外,教师还要读懂学生,引导学生去深度学习,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