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刘炜杰职教课程开发工作室
成员名单

  • 刘炜杰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卞媛媛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群1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顾俊锋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李晔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陆莲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苏婷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坚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科冰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夏莉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袁洁

    江苏省溧阳中等专业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璐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丹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艳萍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叶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玫蓉

    常州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科研动态

论文(朱玫蓉):江苏省某行业学校教师专业成长现状研究

作者:周丹  日期: 2025-04-03  点击:

江苏省某行业学校教师专业成长现状研究

常州教科院  朱玫蓉

 

摘要:本文以某行业校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系统梳理了该校教师群体在专业成长中的结构性特征与发展诉求。研究发现,该校教师具有‘三高三强’的特点:高度认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高度一致地重视教学实践,高度清晰地设定职业目标,同时展现出强烈的专业成长愿望、资源优化需求以及机制创新期待。资深教师与年轻教师在专业成长认知上存在显著差异,学校支持力度虽获好评但仍存在结构性错位。本文在文献综述基础上,探讨了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矛盾与改进策略。

 

关键词:某行业学校;教师专业成长;资深教师;学校支持力度

 

一、引言

教师专业成长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该行业学校作为本市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行业的特殊,其教师专业成长现状备受关注。本文旨在通过问卷调研,揭示该校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数据与发现,为优化教师专业成长机制提供实证依据。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以该行业学校29名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星线上平台收集数据。问卷内容涵盖了职称、年龄、学历等基础信息,并重点调查了教师的职业发展目标、当前困惑、培训需求以及资源支持等关键领域。

三、研究结果

(一)教师专业成长现状

1.职称结构:中级职称教师是主体力量,初级职称教师占比较大,而副高和正高职称教师相对较少。初级职称教师更倾向于认为互助团队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占比高达60%

2.年龄结构:根据教育部门的统计数据,31-40岁的专任教师群体在高等教育机构中占比较高,成为问卷调研的主要视角来源。该年龄段教师在专业成长中的观点可能对整体结论产生决定性影响。

3.学历结构:本科学历占比近八成,硕士占比两成余,反映样本存在明显的学历结构倾斜。拥有硕士学历的教师对互助团队的作用认可度更高。

4.教龄差异:资深教师占比明显高于其他教龄组,其中拥有10年以上任教经验的教师占比达到44.83%。教龄与专业发展认知呈现正相关,资深教师更倾向于认为互助团队重要,且主张以教学实践为主。

(二)关键数据与发现

1.教师梯队状况:超八成受访者认为教师梯队状况良好及以上,显示教师梯队建设获得较高认可。

2.职业发展目标:近90%的受访者表示有明确的个人职业发展目标,表明该校教师具有较强的职业规划意识。

3.职业发展困惑: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表示,缺乏指导和资源不足是他们面临的最大困惑,这两个问题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选项。

4.学校支持力度:近九成受访者表示‘非常支持’或‘支持’,显示学校支持力度普遍获得好评。但值得注意的是,79.31%的教师仍渴望专业指导,这凸显了现有支持体系与教师个人发展需求间存在结构性不匹配。

5.资深教师与年轻教师差异:资深教师在认识互助团队重要性及选择教学实践导向上的比例显著高于年轻教师,这反映了经验积累对教师专业认知的深刻影响。

四、文献综述与讨论

(一)文献综述

国内外关于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已积累了丰富的成果。研究者普遍认为,教师专业成长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多方面的支持与引导。互助团队、教学实践、职业目标明确度等因素被证实对教师专业成长具有显著影响。同时,资源优化、机制创新等也是推动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因素。

(二)讨论

1.教学实践与科研能力提升的矛盾:本研究发现,教学实践虽被视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方向,但教师对科研能力提升的需求亦十分迫切。这揭示了教学实践与科研能力提升间的内在矛盾,要求学校在教师培训与资源配置方面寻求妥善平衡。

2.职称晋升诉求与激励机制滞后的矛盾:职称晋升是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但现有激励机制的滞后性限制了教师的职业发展动力。学校应构建更为健全的激励机制,确保职称晋升与绩效考核、专业发展等紧密关联,从而充分激发教师的职业发展动力。

3.资源总体充足与配置不均衡的矛盾:虽然多数教师对学校专业发展资源持积极态度,但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依然突出,特别是新兴技术领域(如AI)的专业指导资源短缺。学校应优化资源配置机制,引入更多优质教育资源,满足教师的多元化发展需求。

五、改进策略与建议

(一)基于本研究发现,提出以下改进策略与建议:

1.构建多维成长平台:建立区域教师发展共同体,实施跨校轮岗交流制度;定期举办教育技术应用工作坊与学科融合创新论坛,拓宽教师专业成长渠道。

2.优化资源配置机制:设立专项发展基金,专项支持教师进修与课题研究;同时,搭建教育资源共享云平台,优先引入AI教育应用资源包,以有效缓解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现状。

3.创新激励机制:建立教学成果转化奖励制度;实施差异化专业发展学分认证体系,将专业成长与职称评定、岗位晋升形成联动。

4.强化技术赋能:组建教育技术导师团,开展“AI+学科教学”示范项目;开发虚实结合的沉浸式教研场景,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5.深化教研改革:推行“问题导向-行动研究-成果推广”螺旋式教研模式;建立校本教研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提高校本教研活动的实效性与系统性。

六、结论

本文以该行业学校为例,深入剖析了该校教师专业成长的现状与关键发现。研究发现,该校教师呈现出“三高三强”特征,同时面临教学实践与科研能力提升、职称晋升诉求与激励机制滞后、资源总体充足与配置不均衡等关键矛盾。基于文献综述与讨论,本文提出了构建多维成长平台、优化资源配置机制、创新激励机制、强化技术赋能与深化教研改革等改进策略与建议。未来,学校应持续关注教师专业成长需求,不断优化支持体系,推动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