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刘炜杰职教课程开发工作室
成员名单

  • 刘炜杰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卞媛媛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群1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顾俊锋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李晔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陆莲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苏婷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坚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科冰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夏莉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袁洁

    江苏省溧阳中等专业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璐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丹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艳萍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叶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玫蓉

    常州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科研动态

论文:信息化驱动下bim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探析

作者:周叶  日期: 2025-03-31  点击:

摘要本文基于信息化建筑发展中BIM技术应用型人才需求,探讨了建筑职业学校在人才培养的作用,分析了建筑职业教育中BIM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的三个方面:重视教师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关注BIM技术发展,完善BIM教学条件;调整专业教学,增强学生BIM应用能力。

关键词信息化  BIM技术  人才培养

一、信息化时代下建筑业的发展方向

科技创新加速了社会发展的步伐,信息化、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世界更加多元化,产业格局面临大变化,数字化转型是产业发展的一大趋势。住建部关于《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的通知中明确了加快推动信息技术与建筑业发展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信息化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塑造建筑业新业态的指导思想,并制定了发展目标和各类企业(包括勘察设计类、施工、工程总承包)信息化任务,大力推进BIM等技术的应用。在《建筑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加快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规划、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全过程的集成应用,支持基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三维图形平台的国产BIM软件的研发和推广使用。

建筑业中的“领头羊”已经开启了BIM技术全要素、全过程、全参与方的数字化、在线化、智能化生产与管理模式, 建筑业数字化发展的序幕已经拉开。如上海迪斯尼借助BIM技术,迪士尼工程人员不用手拿纸质图纸,带个iPad就可进行现场管理,三维视图让施工错漏一目了然,避免了返工浪费。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总承包项目部引入BIM技术,为工程主体结构进行建模,然后把各个专业分别建好的模型与总包建好的主体结构模型进行合模,有效地修正模型,解决施工矛盾,消除隐患,避免了返工、修整。597米高的天津117大厦工程,通过GBIMS施工管理系统应用打造天津117项目BIM数据中心与协同应用平台,实现全专业模型信息及业务信息集成,多部门多岗位协同应用,为项目精细化管理提供支撑,实现了成本节约、管理提升、标准建设。 

二、信息化建筑业的人才需求

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建设是建筑信息化发展的关键环节,要增强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拥有一批熟悉建筑行业业务流程和软件逻辑的复合型人才。国内外都十分重视建筑业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在高校、研究院开展了BIM技术相关的培训和教学。

住建部关于《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也提出要注重引进BIM等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育精通信息技术和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强化各类人员信息技术应用培训,提高全员信息化应用能力。国家的重视和政策的引导,加快了行业BIM技术的发展速度,使得建筑业信息化及BIM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开始急剧增加。

建筑信息化所需要的 BIM 人才可以分为三类: BIM准制定人才、BIM 工具开发人才、BIM专业应用人才。其中BIM专业应用人才涉及BIM 支持和完成工程项目生命周期过程中参建各方各种任务的专业人员,是BIM专业人才中需求量最为庞大的一部分,他们既要拥有扎实的建筑专业理论知识,熟悉建筑技术、工艺,掌握建筑相关岗位的专业技能,又要具有熟练的BIM技术技能。

三、建筑职业教育中在培养BIM专业应用人才中的作用

建筑职业教育是建筑业人力资源开发的主渠道,是建筑业高技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职业学校在建筑职业教育中担负了建筑信息化人才输出的重要使命,承担了BIM专业应用生力军培养的主要任务。职业学校有健全的教学设施、科学的课程体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内容,同时各类职业学校也在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办学模式,力求培养出与行业需求、岗位技能相适应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随着技术的发展,建筑业的转型,BIM技术成为行业需求,具有前瞻意识的职业学校已经开启了BIM技术应用型人才教学的探索。

四、建筑职业教育中BIM技术应用人才培养途径

(一)重视教师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具有BIM知识、技能的师资队伍是进行BIM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的基础。对于职业学校来说,大部分老师并不处于技术发展的前沿,也很少有机会参与创新性项目实践。所以学校要为教师的BIM专业化成长提供条件,引导教师学习和掌握BIM知识和技能。如通过参加宣讲BIM的讲座更新理念;参加各类BIM技术培训,提高BIN技能;与行业、企业进行合作交流,在项目实践获得专业锻炼、提高专业能力。国内BIM软件开发企业,如广联达、鲁班等,都给学校提供了专业化的培训指导,并且开展了多项线上、线下的BIM讲座和课程,学校可以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参加学习,提高全体专业教师BIM技术应用能力,形成专业过硬、紧跟行业发展步伐的BIM教学团队。

(二)关注BIM技术发展,完善BIM教学条件

BIM技术发展日趋成熟,与BIM技术发展息息相关的软件也越来越多。BIM应用能力培养离不开BIM软件教学。目前BIM软件主要有三类,第一类BIM基础类软件,如BIMMACKREVIT等,这类软件用于BIM建筑信息模型的建立,可以为多个BIM应用软件提供基础数据。第二类是工具类软件,能够开展算量、计价、进度编制、场地布置等工作的应用软件。第三类平台类软件能够对基础、工具类软件产生的数据进行有效管理,支持建筑全生命周期BIM数据共享的软件。以我们学校为例,首先购入工具类BIM算量、计价软件,但是软件更新跟不上升级需求,BIM基础软件REVIT的教学实施从去年开始, BIM平台类软件没有采购,缺乏完善的BIM实训机房,BIM应用技术教学还没有形成完备的硬件体系。教学设施投入不足是大部分建筑类职业学校的现状,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更需寻求政府支持,行业、企业合作,通过资源共建共享补充学校实训条件。

(三)调整专业教学,增强学生BIM应用能力

1.教学手段信息化,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

时代在进步,教育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最初教育通过口授、笔写的方式传播,到19世纪90年代课堂上开始使用幻灯片。如今,随着计算机及网络的普及,移动通信的迅猛发展,教学手段信息化已成为趋势,“云课堂”已经成为传统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如 “职教云平台”、 “建筑云课”、“超星学习平台”以及“QQ”、“微信”、“叮叮”等,都为“云课堂”提供了便利的线上教学条件。线上与线上同时开展的学习,给学生提供了随时随地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也更多样化,电子教材随时可查阅、建筑构件信息模型与3D可视化相结合解决抽象思维的难点、施工工艺展示视频紧贴生产现场、微课教学视频实现课堂教学翻转、线上测评即时反馈便于巩固知识。直观、动态、互动性强的信息化教学贴合了新时代学生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参与度,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专业知识,锻炼专业技能。只有坚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使学生满足信息化建筑业的基本需求,才具备工作能力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调整课程体系,加强BIM应用教学

BIM应用不仅仅是技术,也是一种理念,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BIM知识传授不能简单地通过教学BIM软件去完成。为了融合传统专业课程与BIM技术,增加BIM应用技术在原有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强化BIM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一方面可以将需要独立开设的BIM课程加入课程体系,另一方面可以将BIM技术融入与专业知识相匹配的现有课程中。如BIM基础软件REVIT单独开设,而BIM工具类软件,如BIM算量与计价软件融入建筑(装饰、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进度计划编制软件、施工场地布置软件融入施工组织课程,而平台类软件如BIM5D则融入综合实训课程。在专业基础课程中也可以有效利用BIM技术,在课程教学中增加BIM相关的内容,如在建筑识图与构造中利用BIM3D模型演示节点构造。将BIM理念和方法渗透在各项教学活动中,是目前培养BIM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可行之路。

3BIM应用虚拟仿真实训,提高学生岗位实践能力

BIM应用技术已经进入BIM5D3D(实体)+1D(进度)+1D(造价)时代,通过BIM5D平台在建筑工地上已经实现土建、安装、场地等专业模型的全匹配。技术员、施工员、预算员、物资员、监理员工程一线工作人员可以等通过PC或移动端接受项目部下发的各项指令,上传工地实时信息,工各阶段进度、物料、资源和成本的实时反馈,现场和商务报表数据的实时联动,使甲方、项目部、政府监管等部门能实现全过程监督和管理,进行有效决策。建筑施工管理的信息化,不仅是建筑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方向启示,也是建筑职业教育更新实训模式的参照模板。

建筑的体积庞大性、长周期性、建造复杂性、生产的安全性都决定了建筑专业很难开展系统性、全面性的实训。但是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虚拟仿真的BIM综合实训 ,把工程项目开发成全面模拟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各阶段、各参与主体的职责与业务流程的仿真实训,把项目实践中的每一个环节按照实际岗位流程设置成任务,呈现整个建设工程的全生命周期中各专业上、下游之间的业务关系。学生进行建设方、施工方、监理方、现场操作工人等角色扮演,完成相应工作,实现与岗位工作过程的对接。这样的学习融趣味性与专业性,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在虚拟环境中的岗位实践对接了现实的岗位要求,锻炼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参考文献

王荣 杨龙龙《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人才建设的思考》[J]建筑技术 2019,50(07),794-798

郝 丽《BIM 技术融入高校工程类专业教学的应用研究 》[J] 土木建设工程信息技术 2015.080410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