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现状与问题分析
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家庭结构的变化,0-3 岁婴幼儿的托育服务需求日益凸显。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有超过三成的婴幼儿家庭有托育需求,但入托率仅为 5.5% 左右。这一数据直观地反映出托育服务的供需失衡,背后涉及到诸多复杂的因素,深入探究 0-3 岁婴幼儿托育服务现状与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托育服务需求现状
(一)需求旺盛但入托率低
从市场需求来看,我国有大量家庭对 0-3 岁婴幼儿托育服务有着强烈渴望。一方面,随着女性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参与度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家庭面临着父母双方都需要工作,无法全身心照顾婴幼儿的困境。另一方面,随着育儿观念的转变,家长们越发重视孩子早期教育与成长环境,希望孩子能在专业的托育机构中得到科学的照料和启蒙教育。然而,现实情况是入托率仅为 5.5% 左右,这一数据与旺盛的需求形成鲜明反差,表明托育服务在供给侧存在严重不足。
(二)需求多样化
现代家庭对于托育服务的需求不再仅仅局限于基本的生活照料,而是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除了确保孩子在托育机构内的吃、喝、拉、撒等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外,家长们更希望托育机构能够提供早期教育课程,如语言启蒙、认知能力培养、社交能力训练等。同时,对于托育机构的环境安全、卫生条件、师资素质等方面也有着较高的要求。不同家庭由于经济状况、文化背景、育儿理念等差异,对托育服务的需求侧重点也各不相同,有的家庭注重性价比,有的家庭更看重托育机构的品牌与口碑。
二、托育服务供给现状
(一)机构数量不足
目前,我国托育机构数量远远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按照 “十四五” 规划纲要中每千人拥有 3 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要求计算,托位数要达到约 600 万个,而目前仅有 200 万个,托位数仍有较大缺口。在一些大城市,优质托育资源更是 “一位难求”,许多家长在孩子还未出生时就开始排队报名托育机构。而在一些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托育机构的覆盖范围更小,甚至存在空白区域,导致当地家庭的托育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
(二)机构类型单一
从托育机构的类型来看,目前我国托育机构主要以民办营利性机构为主,民办托育机构占全部托育机构的 89.5%。公办托育机构数量相对较少,且公办托育机构大多集中在城市地区,农村地区的公办托育资源稀缺。这种单一的机构类型结构,使得托育服务市场缺乏多元化的竞争与互补。民办营利性机构往往以追求利润为目标,导致托育服务价格普遍偏高,超出了许多家庭的承受能力。而公办托育机构由于资源有限,无法满足所有家庭的需求,进一步加剧了托育服务的供需矛盾。
三、托育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质量参差不齐
- 师资问题:托育机构师资队伍招聘难、不专业、流动大的现实情况,严重影响了托育服务质量。0-3 岁婴幼儿托育对场所环境、人员素质等要求更高,这个阶段应该以 “托为主,育在托中” 为原则,机构应致力于健康安全的环境建设,加强托育工作者的挑选与培训。然而,现实中许多托育机构为了降低成本,聘请的工作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托育培训,缺乏婴幼儿护理、早期教育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同时,由于托育行业整体待遇不高,工作强度大,导致师资队伍流动性大,难以保证托育服务的稳定性与连贯性。
- 环境设施问题:部分托育机构在环境设施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一些托育机构场地狭小,缺乏足够的户外活动空间,无法满足婴幼儿每天 2 小时的户外活动需求。在室内环境方面,装修材料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玩具、教具等设施也不够丰富和安全。此外,一些托育机构的卫生条件不达标,如餐具消毒不彻底、环境卫生清洁不到位等,给婴幼儿的健康带来威胁。
(二)收费过高
托育服务起步不久,目前没有明确的收费标准。我国现有的托育机构九成是营利性质,其高昂的托育费让不少家庭望而却步。2023 年,全国民办托育机构平均托育服务收费价格(不包括餐费)为每月每人 1978 元,一线城市在每月每人 5500 元以上,这与家长们的支付能力和期待存在较大差距。高昂的托育费用使得许多家庭即便有托育需求,也只能选择让老人帮忙照顾孩子或者母亲辞职在家带娃,这不仅限制了家庭的经济发展,也不利于婴幼儿托育服务行业的健康发展。
(三)场地难找
根据相关规定,托育机构应当有自有场地或租赁期不少于 3 年的租赁场地,并设置符合标准的婴幼儿生活用房、户外活动场地,配备适宜的户外玩具、游戏设施和安全防护措施。然而,现实中合适办托育的场地并不好找。常州市总工会开展的一项专题调研发现,84.21% 的单位没有场地办托育班。一些城市的商业地产租金高昂,使得托育机构运营成本大幅增加,而如果选择租金较低的偏远地段,又会面临交通不便、生源不足等问题。此外,部分老旧小区缺乏适合改造为托育机构的空间,新建小区在规划时也往往没有充分考虑托育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
(四)政策支持不足
虽然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一些支持 3 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政策,但从整体来看,政策支持仍显不足。在资金方面,托育行业具有前期投入大、投资周期长、收益回报低等特点,需要政府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来支持托育机构的发展。然而,目前相关的资金扶持力度有限,许多托育机构在运营过程中面临资金短缺的困境。在土地规划方面,缺乏对托育机构建设用地的明确规划与保障,导致托育机构在选址和建设过程中困难重重。此外,在监管政策方面,存在监管主体不明确、监管标准不完善等问题,使得一些不规范的托育机构得以生存,扰乱了市场秩序。
0-3 岁婴幼儿托育服务对于家庭幸福、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托育服务在需求、供给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政府、社会、企业等各方共同努力来解决。政府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增加资金投入,完善监管体系;社会应加强对托育服务行业的关注与监督,引导正确的育儿观念;企业应提高托育服务质量,创新服务模式,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建立起完善的 0-3 岁婴幼儿托育服务体系,让更多家庭享受到优质、便捷、普惠的托育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