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刘炜杰职教课程开发工作室
成员名单

  • 刘炜杰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卞媛媛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群1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顾俊锋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李晔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陆莲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苏婷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坚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科冰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夏莉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袁洁

    江苏省溧阳中等专业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璐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丹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艳萍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叶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玫蓉

    常州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科研动态

论文:幼儿园食育课程的构建与实践

作者:张璐  日期: 2024-12-24  点击:

幼儿园食育课程的构建与实践

摘要:食育对幼儿健康饮食习惯的养成、优秀品质的塑造以及操作能力的提高等都有着很深的影响。幼儿期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园作为幼儿教育的主要场所,更要承担起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责任,因此在幼儿园中开展食育课程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从幼儿园角度出发,阐述了食育的内涵,明确了食育课程的重要性,还总结了幼儿园开展食育课程的策略,为食育课程的具体实施提供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生活教育;幼儿园;食育

 

日本在2005年颁布的《食育基本法》中明确指出:“食育的对象是儿童,需通过多种途径,使接受食育的儿童获得有关“食”的知识和选择“食”的能力”。同时强调,食育乃生存之本,也是智育、德育和体育的基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幼儿健康放在首位”,“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营养和保健教育”。《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强调“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因此,幼儿园应该重视“食育”教育,利用多种形式开展相关活动,以此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一、“食育”的内涵

所谓“食育”,即是与食物和饮食有关的活动与教育。食育是一种回归生活的教育,更是一种回归教育的生活。孩子能够亲自动手,感官也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孩子通过视、听、嗅、味、触觉的体验,直接获得生活经验,孩子们在食育课程中学习和获得的内容既是从生活中来,又将服务于生活,同时为孩子们开启了一段奇妙的美食之旅。

二、幼儿园“食育”课程开展的重要性——基于幼儿健康成长的需要

幼儿认知的发展是幼儿教育需要重点关注的部分,但是对幼儿发展来说,行为习惯的养成、学习品质的培养以及生活能力的提高更是我们需要重视的地方。因此,在幼儿园里开展“食育”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幼儿健康饮食习惯的养成、优秀品质的塑造以及操作能力的提高等都有着很深的影响。

(一)有助于幼儿良好饮食习惯养成

从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幼儿园都有幼儿都存在营养不良,发育迟缓,超重、肥胖等健康问题,他们也有许多不良的饮食行为习惯,如挑食、偏食、厌食、嗜食甜品和垃圾食物等,这些都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儿期是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幼儿园食育课程可以帮助幼儿形成健康饮食的意识,知道节约粮食,养成健康正确的饮食习惯,进而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二)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积极情感,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幼儿园可以通过食育课程培养幼儿的积极情感,在体验过程中教会幼儿有感恩之心,通过实际行动,如帮助父母做家务,尊重他人劳动等行为践行;食育还能促进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创造力等的发展,丰富的食材为幼儿提供了游戏、活动的材料,多种多样的食物制作方式,亲手操作、试验、探索的实践机会都为孩子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食育课程还可以通过幼儿自身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促使他们进行游戏活动、日常生活活动和学习活动,也能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

(三)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师在幼儿园中实施多种多样的食育课程,可以让幼儿了解各种各样食物的种类、特点、生长环境及生长方式等,并通过幼儿亲手操作,如种植采摘、食物选择、清洗、简单制作等方式,锻炼幼儿挑选食物、制作食物及使用工具等多种能力,这些对于孩子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都大有益处。

三、开展幼儿园“食育”课程的策略

(一)有效地开展种植活动

1.  了解食物如何从“田地”到“餐桌”,激发孩子种植欲望

    教师可以利用晨间谈话、教育活动等有效时机与幼儿共同讨论某植物的生长过程,再利用多媒体完整呈现,在感官上予以幼儿刺激。此外,教师还可以用身边资源,带幼儿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先观看农民播种、采摘食物的过程,后续再通过视频等方式与幼儿分享每道菜制作完成的过程,带领孩子共同体验制作食物的辛劳。

2.  亲身体验,体会食物的来之不易

让幼儿做生活的主人,前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后,教师与幼儿共同商讨“种植什么?如何种植?如何照顾?”等问题。解决相应问题后,与幼儿在幼儿园里找种植区域进行种植。让每位幼儿参与其中,翻土、挖坑、播种、浇灌等一系列活动都让幼儿独立完成。请幼儿给自己种植的植物做上标记,每日细心照顾,做好种植记录,体验种植的乐趣,感受食物的来之不易。

(二)开展幼儿园活动区活动,提升幼儿自我服务能力

食育课程的开展离不开孩子的自我服务,幼儿园活动区中生活馆的创设是必要的。幼儿在生活馆中体验制作各种食物的乐趣,开展“我是小厨师”的系列活动,可以根据时令、地方特色的食物内容,让幼儿邀请家长共同收集制作食物的原材料,前期了解所制作食物的步骤,教师与幼儿再共同商讨制作过程中需注意的安全问题。

很多幼儿园都组织过有意义的活动,例如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孩子从最开始的讨论“薯片是什么做的呢?”出发,让大家畅所欲言,有的孩子说是地瓜,有的孩子说是土豆。于是幼儿便开展了一次关于土豆的探秘。教师与孩子共同了解土豆,孩子通过种植活动了解到土豆是生长在土地里的,并讨论用什么样的方式照料土豆,土豆才会长得又快又好。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幼儿知道土豆的质地、形状和特质,为后期活动的开展打下基础。

前期工作完成后,还可以在生活馆开展了关于土豆的美食活动,孩子们先将土豆切成条,放在油锅中炸一炸,变成了他们最喜欢吃的薯条;有了切成条的经验基础,我们再提升难度,将土豆切成丝,炒一炒,变成下饭的土豆丝等等。孩子们在一次次生活体验中成长,不光切菜技能得到了提升,对菜是怎样制作而成的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幼儿还感受到了做菜的辛苦,对家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辛勤劳动有了更深的感谢之情。

(三)亲子自制食谱活动

幼儿园食谱的制定不光按照营养价值来定,为了让孩子做课程的主人,我们把制定食谱的权利交给了孩子,孩子与父母一起根据时节和自身口味制定菜谱,再通过和保健医、食堂工作人员的沟通,孩子自己决定菜的口味。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提升幼儿的价值感,还能让幼儿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好习惯,爱上幼儿园可口的饭菜。

 

食育课程的开展不仅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更是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幼儿园开展食育课程要在遵循科学教育观念的基础上,灵活实施,发挥课程的优势,真正促进幼儿发展。同时,幼儿园开展食育课程也要结合幼儿园自身特点与需要,从环境设施,到建构课程,再到家园共育,每方面都需要考虑周到,这样才能对幼儿实施全面有效的食育教育。

 

参考文献:

[1] 王迎兰.加强食育研究 构建食育理论体系[J].中国教育科学,201921

[2] 张秋萍.幼儿园食育课程的建构与实施[J].学前教育研究,20188):70-72

[3] 王瑜,黄程佳我国幼儿食育必要性及其促进策略[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324):15-19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Z].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