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刘炜杰职教课程开发工作室
成员名单

  • 刘炜杰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卞媛媛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群1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顾俊锋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李晔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陆莲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苏婷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坚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科冰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夏莉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袁洁

    江苏省溧阳中等专业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璐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丹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艳萍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叶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玫蓉

    常州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科研动态

论文:让评价成为学生攀登成功的阶梯

作者:袁洁  日期: 2024-05-29  点击:

让评价成为学生攀登成功的阶梯

                   —谈中职机电班《机械制图》教学评价体系改革

                       

江苏省溧阳中等专业学校  袁洁

 

成功是每一个人所向往的,也是每一个人要追求的,人们在成功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品味人生的愉悦;也在成功中树立自我的信心,激起更高的追求。而我们的学生多数却是带着中考失败的心理进入职校的,他们的学习失败心理是在一次次的考试中挫就的,进到职校来,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再也不能仅凭考试成绩的高低来对学生的学业成就加以量化评定,让学生在学业生涯中走不出自卑的阴影。我们应积极探索改革教学评价,让学生从老师的评价中找回学习的信心,重燃求知的欲望,进而抬起头来一步步攀登学习的高峰。为此,我们在中职机电班《机械制图》教学中尝试实施教学评价体系改革。

在中职机电班《机械制图》教学中实施教学评价体系改革,我们首先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和学生的学力素质基础实际,把课程教学目标设定在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识图能力和认真细致、探索创新的工作作风上,并围绕此目标要求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均作了调整,同时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探索实践中我们还对课堂结构和形式进行了变革,并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个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单元,让学生个体能生动活泼地参与教学过程,在此基础上我们尝试进行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

一、     变整体评价为个体评价

整体评价是从学生群体出发,统一标准统一尺度对学生个体的学业作出评价,形式多为集体作业和集体考试。此评价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异,影响学生个体在群体中同等发展学习。为此我们将教学评价由整体评价改为面向学生个体进行的更切合学生个体实际的针对性评价,让教师的评价真正起到调整和激励每一个学习个体的学习行为作用。

二、     重过程评价轻终结评价

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为要促进学生的学习,而学习本身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学评价的促进作用应发挥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从而发展提升学习。故而我们的教学评价不再着眼于学生的期中、期末考试,而转为着眼于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学生的学业成绩以127进行衡定,即期中考试占10%,期末考试占20%,学习过程占70%,以此来引导学生重学习过程。而我们的教学过程是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个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单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能力状况进行各自的自主学习;老师可以随时巡回接收学生的学习信息,及时对学生个体的学习行为作出调整或鼓励,并在学生每一次单元活动终了时,即对学生个体的学习作出针对性的评价,此调整和评价一直贯穿于学生功课学习的全过程。一学期下来,我们选取学生个体较好的十次单元活动成绩评定其学习过程成绩,以此激励学生个体调整学习行为,将对成功的追求付诸于过程的努力之中。

三、化学业评价为目标评价

传统的教学评价向来是仅对学生的功课学习以统一考试的形式作出学业评价:考分高表明功课学得好,考分低表明功课学得差;“好”好在哪儿,“差”又差在何处,学生茫然。因而个体的学习缺乏明确的调整方向。鉴于此,我们在进行教学过程评价时,结合课程教学目标要求,在每一次单元活动结束时,均对学生的学习从规范达成、识读能力达成、认真细致程度、创新能力四方面进行评价。规范占30%,识读占40%,认真细致占20%。创新占10%,四方面评价汇总成单元活动成绩。这样,在经过每一次老师的评价之后,学生个体都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一个全面清楚的了解,从而对自己以后的学习能作出正确的自我调整。

四、以奖励学分激个体风采

学生个体存在着个性特长差异,我们的教学评价应利于激励学生展现亮点,体验成功,并在追求成功中不断获得自我实现的满足。在《机械制图》教学中,我们分项目设立了奖励学分,项目由规范、识读和创新三部分组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某方面突出可获得相应的奖励学分,每奖励一次可获得百分制2~3个学分,该学分计入学生的学期成绩。如学生的优秀作业被示范展出,一次可获规范奖励学分2分;学生被选作小老师,一次可获识读奖励学分2分;学生根据两视图制出了多个模型,可获创新奖励学分3分。学生在一学期中奖励学分达20分以上,且每一单元活动成绩均在90分以上,期末考试可免考,该功课学期成绩为满学分。

综上,我们可以将革新后的教学评价体系归结如下:

   

学生个体学业成绩

 
   

 


        

单元活动成绩

 

期中测试成绩

 

期末测试成绩

 

奖励学分

 
 取最佳十次平均 ×70%          ×10%          ×20%

 

×30%  ×40%   ×10%   ×20%

认真细致

 

识读

 

规范

 

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