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摘要:在我国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职业学校越来越被广泛关注。由于学生所处的时代、地域、家庭的原因,职业学校的学生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新时期,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将核心素养融入德育工作中,培养高素质、综合性的技能人才是职业学校的育人目标。为此,从核心素养出发,结合当前职业学校德育的困境及诉求,提出创新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新路径。
关键词: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核心素养
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知行合一”的理念对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有着较大的指导作用。我国已经进入了新的时代,在新的时期职业学校学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在校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然而他们在思想意识、个人修养、文化素养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创新德育工作方式,合力渗透核心素养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行为品德和强烈的爱国情怀,进而拥有独立自主的发展和创新能力,以满足当下国家、社会、学校、企业的需求。
一、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的困境
由于职业学校的类型属性,决定了职业学校学生的特殊性。当前的职业学校学生和以往的学生又有着很大的区别。在他们之中,总有那么一部分人是学校德育教育中最需要想办法、又不得不想尽办法去教育和引导的,他们都有着一些共同的特点。
(一)学习目标不明确
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在中考的独木桥上“跌落”下来的学生,他们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相对于进入高中的学生来说是相对较弱的,加上有很多学生都是单亲家庭的孩子,甚至父母有的都不陪伴在他们身边,家庭特殊的学生比较多。他们的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习也不报太大的希望,对于自己孩子在职业学校的成绩也基本上不去过问,只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不犯什么错就行了。学生由于在初中的学习过程中也很难在学习上找到应有的自信,于是变的对学习没兴趣,更别说有什么学习目标了。和以前相比,现在最大的变化就是几乎每个学生都有手机,随时随地都能上网,相当于一个移动的小电脑,学生也沉迷于手机游戏不能自拔,从而为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新的问题,给职业学校的老师在教育学生的问题上带来了诸多的阻碍。
(二)综合素养不高
目前的职业学校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对于进入青春期的00后们来说,要想让他们完全听从家长或者老师的话,那基本上不可能的。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尽管有些想法在家长和老师看来是很难让人理解的。有时候甚至偏偏要和家长与老师对着来,于是就出现了一些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举止。比如,在校园乱丢垃圾,出口成“脏”,过马路不走人行横道等等一些行为。现如今,很多对于网络安全意识不够重视,会把自己的不良情绪发泄的到网络上,对他人的学生和生活造成了很严重的后果。
(三)过度依赖手机
在这个新的时代中,我们都在享受着科技给我带来的便利和愉快的生活方式。与此同时,学生也在享受着科技给他们带来的“快乐”,虽然这种快乐对于家长和老师来说很不愿意看到,但是他们又偏偏存在着,那就是学生玩手机的现象。比如,有些学生上课偷偷玩手机游戏,玩手机游戏到很晚,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身体健康,对学生的发展极为不利。现在学生上网的主要途径就是手机,空余时间大部分都在玩手机游戏,对身边的事情漠不关心,也是学生道德水平不高的原因之一。如何引导职业学校学生合理正确的使用手机,成为了职业学校教师需要解决的当务之急。
(四)心理问题频发
经过长期的调查发现,目前很多职业学校的学生都来自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经济困难的家庭,学生长期缺乏自信和安全感,从而导致这部分学生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心理上的问题。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暴力”、“校园贷”等网络热词,也进入了职业学校的视眼,迅速成为了当下一个热议的话题,由“网络暴力”造成的心理问题也成为了学校和家长重视的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家庭和社会对于当下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关注,越来越重视。
(五)育人形式单一
在职业学校,每个部门分工明确,但也相对独立,这也就导致德育工作育人的形式相对单一。首先,是育人部门单一。学校的德育工作主要由分管学生工作的学工处负责牵头落实,虽然“三全育人”的理念已经提出不少时间,各学校在“三全育人”工作上从机制到落实都有一些好的举措,但是实施效果并不明显,部门之间的协同育人还不够完善。其次,是育人主体单一。班主任负责学校德育工作的具体落实,任课教师直接参与育人的并不多,甚至很多任课教师遇到学生管理问题往往会抛给班主任处理。再次,育人方法单一。职业学校的班主任工作需要有专业的技能,需要通过不断培训和学习积累经验,但是现在的班主任有着较大的教学任务,导致班主任在学生管理上经验和时间不足,有时职能用简单快捷的方法处理学生问题,效果并不明显。
以上这些在德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与学生所处的时代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水平比以往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例如,学生都用上了智能手机,家长和社会对学校的要求越来越高,学校的设施设备越来越现代化等等。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作为在教育一线的德育工作者,更应该转变自己的思想,而不应该仅仅满足于学生不做坏事就行了,而是更应该做学生心灵的引渡者,做学生的倾听者,做学生的规划者。
二、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诉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行各业产业发展的同时,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因而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和有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国家、企业、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国家要发展最需要的就是各方面的人才。职业院校的学生作为制造业、服务业等行业的主力军,对国家发展战略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具有较高素质,才能更好的学习技能,才能更好的回报社会和国家。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成效,主要体现在能否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这是一项大工程,需要从协同多方面、多举措开展德育工作,以适应当今时代下人才发展的需求。
(二)有利于塑造优良的校风和学风
《江苏省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20-2022年)》中对职业学院的教育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职业学校学生生源等原因,使得职业学校要将较大的精力放在学生的行为管理上。新时期背景下,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已经是学校的必由之路。学校的主体是学生,学生高素质的表现能体现出学校育人的成效,更是学校形成优良校风、班风的保障。
(三)有利于学生长远的发展
新职业教育法的颁布,明确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同时,职业学校的学生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定会“大有作为”。学校通过各种育人途径和举措,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对于学生智育成绩的提升、技能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能培养高素质的职业学校学生,更能让学生及早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求,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
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创新路径
随着时代的变化,传统的育人方式和学生的发展、需求已经不相符,只有根据学生的实际和育人目标挖掘育人新方法和新方式,以积极的德育活动唤醒学生意识,为国家、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职校生。
(一)打造“三全四有五育”德育品牌
“三全”指的是以“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理念为指导,构建“家校社企”育人新格局。从制度引领上进行保障学校德育工作的顶层设计,从学生的考核评价上不断完善和修订育人方式和路径。“四有”主要是从学生的“衣食住行”四个方方面出发,以小见大,培养具有较高内在修养的高素质职校生。“五育”是以“德智体美劳”为主要抓手,通过打造学校德育品牌、构建现代化美育体系、落实劳动教育、优化体育课程体系、完善技能培养体系五个方面出发,形成以“五育”培养目标。“三全四有五育”德育体系的构建,能够较好的发挥学、社会、家庭育人的功能,完善育人体系,能保障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从而形成良好的育人格局。
(二)结合专业融入匠心精神
职业学校不像高中一样重视学生的分数,而是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职业学校学生不想学习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对所学的东西不感兴趣;另外一个就是缺乏学习的自信。因此,可以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从教学内容的设计上与专业相结合,以及开展与专业相关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感兴趣。比如,对于建筑专业来说,可以开展以“工匠精神”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以摄影、视频、演讲、征文等形式进行比赛,通过积极德育的方式营造崇尚“工匠精神”的氛围,教师从学生身边的行为习惯、教学内容等方面入手,慢慢渗透“工匠精神”的内涵教育。
(三)融入爱国教育,培养家国情怀
传统文化在教育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利用爱国教育的机会,结合节日开展各种各样结合传统文化的德育活动,让传统文化中的美德渗透到每一位学生的心中,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对祖国的崇敬之情。例如,可以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可以开展以爱国运动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让学生自主表达出内心的真实感悟,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以亲生体验的方式形成爱国意识,例如利用假期参观红色旅游文化景区,探索红色文化,从而让学生在思想上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行动上学习先辈们高尚的品德。
(四)家校联动,共同促进学生成长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石,是与学校教育相互补充的重要环节。密切的家校联系是基础,学校通过定期召开学生家长会议,增加与家长互动,也能够让家长及时了解到学生的表现与获得的成绩。也可以通过成立家长委员会,让比较优秀的学生家长带动“德困”学生的家长一起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与他的家长进行全方位的交流,制定适合该学生教育方式,从而引导学生走向更加正确的方向。还可以通过家长开放日的活动,让家长更加了解学习的教育,使得家校联系进入一个新的实质性的教育环节。同时,借助多元化的实践活动搭建学校和家庭和谐配合的桥梁,学校可以对家长定期开展核心素养的专题讲座,让家长掌握有效的核心素养培养的方法。还可以亲子合作互动活动,例如学校举办“亲子植树”活动,让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从而增强亲子关系,还能提高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
(五)校企联手,加强学生职业素养
在国家大力推进职业学校学校、企业、社会的合力教育背景下,通过校企合作,将优秀的企业文化引入学校,让学生知道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熟悉岗位流程以及对人才的要求,为学生的职业生涯有了一定的规划,从而对自己的人生有一定的规划,也能够提前让学生了解企业,对企业有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为优秀的企业输送更多的人才。学校根据国家在校企合作方面的方针政策制定各专业校企合作的方案,在学生和家长中进行广泛的宣传,并扎实开展企业实践活动,创设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从而为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进一步培养学生自身的核心素养,使他们逐渐成为一个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魏程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职生德育渗透的探究[J].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4(10):75-76.
[2]徐虹云.网络背景下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探究[J].成才之路,2015(11).
[3]刘风琴.新形势下高职思想教育方法的有效性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30):38-40.
[4] 丁银辉.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路径研究[J].科教文汇,2018(10):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