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刘炜杰职教课程开发工作室
成员名单

  • 刘炜杰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卞媛媛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群1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顾俊锋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李晔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陆莲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苏婷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坚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科冰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夏莉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袁洁

    江苏省溧阳中等专业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璐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丹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艳萍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叶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玫蓉

    常州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科研动态

论文:对《电工基础》学科探究型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袁洁  日期: 2024-01-29  点击:

对《电工基础》学科探究型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江苏省溧阳中等专业学校      袁洁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研究和探索型教学受到一定的重视。探索型的教学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著名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认为,科学教育不仅是让学生记忆百科全书式的知识,也是一种过程和方法,他主张教学应当遵循以下步骤:设置疑难情境、确定问题、提出假设、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实施等。仔细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它与我们现在的科学探索有很大的联系。二十一世纪国际竞争的关键在于人才素质,而人才素质的优劣则体现在创新能力上。下面我对在《电工基础》学科中实施探究型教学法谈一点看法。

一、对当前电工专业教学的思考

当前,在电工专业创新教育的实践中,存在许多困惑,有一些问题令人深思。(1)将创新教育误认为非考试性教育;(2)课堂教学多数是“创新教育的形式,传统教育的实质”,“教师讲、学生听”,学生的学习过程仍然是“接受——理解——巩固——解决”。由于授课计划、课程内容等因素的限制,课堂教学的任务首先是完成教学内容,然后才能考虑其它的,这样在授课过程中,教师的思维就代替了学生的主体活动,把教师的认识代替了学生的认识过程,使学生的思维受到了阻碍。(3)大量的习题训练是课堂教学的主流,以至于学生真正理解多少以及创新和实践能力是否得到提高或培养也成为次要。(4)传统的应试教育根深蒂固,深入人心,导致家长对学生的认可仍旧是好的分数、名次,学校开展的一些以素质教育为目的的各种活动缺少必要的社会氛围,“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考试扎扎实实”。这种对创新教育的认识,脱离了电工专业教学的本质,也不能充分体现电工教育的求知、应用、教育以及能力培养和智力发展的功能,使创新教育停留在表面。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极大扼杀了电工专业教学应有的勃勃生机。因此把探究型课堂教学引入课堂教学是势在必行。

二.在课堂教学中开设探究型课程的尝试

课堂教学法中探究型教学模式是指根据教学内容及要求,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提供相关的实验器材和材料,让学生自己订研究方案,实施步骤,在课堂时间内通过学生自己的实验、观察、分析、讨论、总结等一系列,发现物理现象、探索电工规律,以问题的发现、研究和解决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主体意识。比如我在讲授电阻的串联时,分别在两个平衡的班级中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

        串联分压及应用

                流程:                                  内容

老师:   串联电路                  

                                                        R1           R2

                   分压原理                   U1/U2=R1/R2

                                          220V的电源,如何使40V的弧光灯正常发光?

 

                 生活、生产

                  中的应用                   电位器、调光灯等

     学生:  巩固训练                   课内、外作业

 

       探究型课堂教学模式

          串联分压及应用

 

  老师    创设问题            一弧光灯的额定电压为40V,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I=5A,应该怎样把它接入U=220V的照明电路中?

 

  学生  设计解决方法      分组讨论,画电路图。

 

 师生  对方案进行论证    对学生的多种方案进行论证。

 

 学生     实验研究             按方案进行实验,发现问题后,设法在实验中解决。

              

 师生      相互交流             对几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比较、总结。

 

学生    课外发散研究        观察生产、生活中有哪些电路属于分压电路。

 

       两种不同的教学模式,其结构有明显差异:从课堂中学生的反应来看,研究型教学模式使学生处在探索知识的主体地位上,是动眼、动手、动脑、动口,积极主动、生动活泼的学习,整个学习过程充满乐趣,他们不仅能对课堂上的知识点进行归类总结,还能对由此辐射的知识多方面的考虑与研究。比如有的同学探索了电子调光灯的原理等;而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上课的班级,反应平静,课后忙于消化老师给予的模块知识,几乎提不出任何的问题。从成绩统计表图上,我们也能看出两个班级的成绩结果。这种探究型的课堂活动不仅使学生学到了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思考,学会了研究的方法,培养了创新的意识,它的长期效应远高于直观效应。

                                 

 

 

 

 

 

 百分比

 

                                    70

                                    60

                                    50

                                    40

                                    30

                                    20

                                    10

                                                                                                                 分数段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三、开设探究型课程时还必须注意若干问题

(1) 教学的总体安排应有一定的梯度

在具体活动的安排上,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加大探索力度。在安排低年级时,主要安排一些观察、测量、绘制图表、制作等收集和处理数据等简单的研究活动,以训练学生进行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并了解探究的基本过程;在后期,可以安排一些部分探究和指导性的探究,通过简单的实验等收集数据、解释数据、提出假设、作出结论等综合性的探究技能,使学生认识探究的内涵;在学生对探究有了一定的认识以后就可以向更高层次发展。

2)在强调探究教学中注意多种教学法方法的结合

事实上,灵活多样的教学法方法有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如在学生对某一现象有大量感性经验时,讲授法可能会是一种更恰当的选择。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探究教学需要很多的时间,如果所有的内容都用探究型教学法方法,也是不太可能。

(3) 关注探究的过程而非结果

我们都知道,科学家在探索中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来收集证据,那么在课堂的探究中证据也很重要。《电工基础》中的一些概念现象是事实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人们对一些概念的认识总是起源于大量的日常现象和事实,在教学过程中如能以实例创设情景,就能使概念成为有本之木,有源之水了。教师可以把问题提出、目标确定后,让学生自己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处理,这样由学生通过观察、探究获得新知。同时,通过证据收集、将解释和已有的知识相联系,可锻炼学生的推理能力,思维是越来越活,兴趣是越来越浓。在实验中教师常可以采用分组实验,只就需要让学生自己讨论、争论和意见综合,在这个过程中体现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建立对事物的理解,由于自身经验、文化背景的特殊性,学生对事物的理解会各有不同,在合作中可以发挥学生的思维,对他人的和自己的观察进行反思或批判,从而建构起新的更深层次的理解。美国心理学家马洛斯认为,创造力分两种,一种是特殊的创造力,另一种是自我实现的创造力,我们不能期望学生作出惊天动地的发明创造,也不必追求研究的结果或正确性,我们应重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总之,我们在实施探究型教学的过程时,会遇到很多问题,需要克服诸多困难和障碍,但作为我们教学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前一定要精心钻研和组织教学内容,课堂上少讲、要精讲,多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的方法。随着招考制度的改革,我相信探索型课程必将在专业课的教学中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