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以Y学校X学院为例
摘要:本文利用问卷调查法就我院学生人际交往的情况,对学院5个年级21个班级的800位在校学生进行了调查,同时,结合文献法分析总结出了目前学生人际交往情况中好的方面及存在的问题,并从学校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中职学生;人际交往;调查
一、调查目的
中职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人才,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对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以及未来的就业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相当多的中职学生因为与人交往而感到困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中对中职学生人际交往教育又有所缺失,因此,研究中职学生的人际交往现状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课题。
为了了解我院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为中职学生的人际交往实践提供指导,为帮助中职学生解决人际交往的相关问题提供帮助,最终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我们便进行了此次调研。
二、调查方法及过程
(一)调查对象:
学院5个年级21个班级的学生,共800位。
(二)调查方法:
1.文献法:通过对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大量查阅整理,了解当前中职学生人际交往的研究现状以及取得的成果,寻找理论依据,形成该研究的理论框架;
2.问卷调查:问卷围绕目前我院学生与父母、教师、同学交往的情况等问题展开,了解中职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
(三)调查过程:
1.2023.02.05——2023.02.12,资料收集,编制问卷;
2.2023.02.13——2023.02.20,问卷预调查,修改问卷;
3.2023.02.21——2023.03.02,发放问卷,回收问卷;
4.2023.03.03——2023.03.10,数据分析,形成调查报告。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调查结果
本次共发放问卷800份,收回768份,回收率为96%,有效问卷759份,有效率为98.8%。问卷具体内容包括中职学生个人基本状况、中职学生与父母、教师、同学的关系等方面,对问卷结果使用SPSS17. 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通过调查我们对当前我院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调查中发现的人际交往问题也引发了我们的深入思考。
在施测前我们将本次调查的目的和学生作了必要的说明,帮助学生消除心理上疑虑,将真实想法完全表现出来,提高了调查的信度和效度。其中,在有效调查的759位学生中,个人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1:中职学生个人基本情况
是否独生子女
(总759人)
|
是否寄宿
(总759人)
|
农村或城镇
(总759人)
|
|||
是
|
否
|
是
|
否
|
农村
|
城镇
|
455人 |
304人 |
169人 |
590人 |
266人 |
493人 |
从上表可以看出,学生中还是以独生子女居多,非独生子女较少,占调查人数的40%,非寄宿生较多,寄宿生较少,占调查人数的22.3%,城镇人数较多,农村人数较少,占调查人数的35%,基本情况分布正常。
问卷调查具体结果总体情况如下:
1.大部分学生人际交往状况良好
大部分中职学生与父母、老师、同学关系正常,认为自己的人际关系尚可,但是也有少数同学感到自己的人际关系较差,这些同学是后期我们需要尤其关注的。另外,大多数同学认为与父母的沟通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因为他们的管理方式过于繁琐,过于啰嗦;与老师的交往深度还不够,大多都局限于课堂上的接触;与同学的交往行为大多以一起玩乐、集体活动为主,缺乏真正的互动和互信,学习方面的交往也比较少。
2.学生交往能力不足,交往方式单一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只有少数学生表示只有在正式场合,学生才会有意识地使用礼貌用语,而在其他场合,则很少有人会这样做,这也是学生和教师、父母进行交往时容易发生口角冲突的根本原因。通过问卷调查我们还发现,中职学生在处理人际冲突、处置不合理要求、表达自己的感情以及适应新人际环境等方面的能力均表现不足,而出现这些困扰时,家庭、学校能给予的帮助也比较少,大部分学生表示只能靠自己学习、领悟。
总体而言,中职学生人际交往状况有比较好的一面,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交往能力较弱,交往方式单一等,这些都亟需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学生解决。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从学生问卷回答的情况来看,学生反应出来的问题,正是我们在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方面急需解决的问题,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亲子交往情况不乐观,亲子之间隔阂严重
(1)你与父母的关系如何?
良好亲子关系的形成,能够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他们的未来打下扎实的基石。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中职学生与父母交往的情况不容乐观,在759位同学中只有8.8%的同学表示很好,40.6%的同学认为较好,还有39.5%同学的认为一般,达11.1%的学生表示差,由此可见有相当部分的中职学生认为自己与父母之间存在隔阂。
表2:中职学生与父母关系情况
学生回答 |
很好 |
较好 |
一般 |
差 |
人数(人) |
67 |
308 |
300 |
84 |
百分比(%) |
8.8% |
40.6% |
39.5% |
11.1% |
(2)你觉得自己与父母沟通情况如何?
亲子间的沟通极为重要,容易沟通的父母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而溺爱型或专制型的父母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极为不利。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只有少部分的同学认为和父母沟通容易,非常容易的站7.3%,比较容易的占27.1%,有困难的占51.9%,非常困难的占13.7%。
表3:中职学生与父母沟通情况
学生回答 |
非常容易 |
比较容易 |
有困难 |
非常困难 |
人数(人) |
55 |
206 |
394 |
104 |
百分比(%) |
7.3% |
27.1% |
51.9% |
13.7% |
(3)与父母交谈时,你对他们说的话有什么感受?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中职学生与父母沟通时的态度存在一定问题,仅有12.8%的学生表示愿意虚心接纳父母的意见,而37.7%的学生则认为父母的观念过时老土,这表明他们在与父母交谈时,往往会有一种不同的态度,而不是真正的尊重和理解,还有49.5%的学生认为太啰嗦、太烦,不愿意和父母沟通。
表4:中职学生与父母沟通时的态度
学生回答 |
虚心接受 |
观念过时老土 |
啰嗦、厌烦 |
人数(人) |
97 |
286 |
376 |
百分比(%) |
12.8% |
37.7% |
49.5% |
2.师生交往缺乏深度和信任,仅停留在课堂
(1)你与老师的关系如何?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校良好教育的保证,调查结果显示,只有3.8%的学生表示自己愿意和老师沟通,和老师成为朋友,33.5%的学生表示能理解老师的教育方式,但也有52.8%的学生表示自己与老师只有课堂上的接触,交往的深度不够,甚至有9.9%的学生表示不愿和老师沟通,与老师是对立关系。
表5:中职学生与教师关系情况
学生回答 |
知心朋友 |
理解老师 |
交往较浅 (局限于课堂) |
不愿交往 |
人数(人) |
29 |
254 |
401 |
75 |
百分比(%) |
3.8% |
33.5% |
52.8% |
9.9% |
(2)你与老师发生过冲突吗?
每个人的观念和想法都不一样,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就容易产生冲突,学生和老师之间也不例外。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有24.5%的学生表示从来没有和老师发生过冲突,75.4%的学生表示与老师发生过冲突,其中偶尔发生过有51.0%,经常发生的有22.9%,1.6%的学生表示发生冲突家常便饭。
表6:中职学生与教师冲突情况
学生回答 |
从来没有 |
偶尔有 |
经常发生 |
家常便饭 |
人数(人) |
186 |
387 |
174 |
12 |
百分比(%) |
24.5% |
51.0% |
22.9% |
1.6% |
(3)与老师沟通时让你感到紧张和不安吗?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与老师沟通时的心理状态,我们在问卷中设置了这个问题。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在与老师交流时会有一定程度的紧张和不安,其中53.2%的学生表示偶尔会有,24.4%的学生表示经常有,8.2%的学生表示一直都有这种情况,只有14.2%的学生表示从来没有。
表7:中职学生与教师沟通时的心理情况
学生回答 |
从来没有 |
偶尔有 |
经常有 |
一直有 |
人数(人) |
108 |
404 |
185 |
62 |
百分比(%) |
14.2% |
53.2% |
24.4% |
8.2% |
3.同学交往最为频繁,但交往行为单一、有偏差
(1)你平时最常与哪些人交往?
通过问卷我们发现,对于中职学生来说交往最多的是和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也是他们最看重的交往。在回答问卷的同学中,有77.3%的学生表示自己最喜欢与同学交流,有8.6%的学生愿意与父母交流,有7.1%的学生愿意与老师交流,但也有7.0%的学生喜欢自己独处。
表8:中职学生主要交往对象情况
学生回答 |
同学 |
父母 |
教师 |
独处 |
人数(人) |
587 |
65 |
54 |
53 |
百分比(%) |
77.3% |
8.6% |
7.1% |
7.0% |
(2)你与同学的关系如何?
在中职学生的生活中,同学是他们最常见的社交伙伴,交往时间也最长。根据问卷调查结果,11.1%的学生表示他们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很融洽,有许多人已经成为了好朋友;44.5%的学生表示同学之间的关系较好,有一部分人已经成为了好朋友;然而,35.2%的学生表示同学之间的关系一般,只有少数人能够成为好朋友;还有9.2%的学生喜欢独来独往,没有和同学交朋友。
表9:中职学生与同学关系情况
学生回答 |
相处很好 |
相处较好 |
相处一般 |
独来独往 |
人数(人) |
84 |
338 |
267 |
70 |
百分比(%) |
11.1% |
44.5% |
35.2% |
9.2% |
(3)你与同学之间的交往行为主要表现出哪些特点?
中职学生与同学之间的交往较为单一,而且和学习相关的较少。结果显示,仅有14.9%的学生认为与同学交往是促进学习的一种活动,32.8%的学生认为与同学交往是一种娱乐活动,39.8%的学生认为与同学交往就是一起参加集体活动,而12.5%的学生则表示与同学交往较少。
表10:中职学生与同学交往行为情况
学生回答 |
学习性 |
玩乐 |
集体活动 |
交往较少 |
人数(人) |
113 |
249 |
302 |
95 |
百分比(%) |
14.9% |
32.8% |
39.8% |
12.5% |
(4)你选择朋友的主要根据是什么?
研究发现,中职学生在选择朋友时,大多数人会考虑他们是否能够合得来、能否玩到一起,但也有21.2%的学生认为,交友的关键是要看同学是否能够为自己带来实际的好处,功利性比较强,只有2.0%的学生交友是为了让对方有好处。
表11:中职学生选择朋友的依据
学生回答 |
对自己有好处 |
是否合得来 |
对对方有好处 |
人数(人) |
161 |
583 |
15 |
百分比(%) |
21.2% |
76.8% |
2.0% |
四、针对问题的解决办法
针对学生人际交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会在后期做如下努力:
(一)学校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
目前,中职学校对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仍缺乏重视,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学校必须建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并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培养,引领全体教师将人际交往教育落到实处,切实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二)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核心,是学生成才的引领和指导者,在中职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要注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发挥他们的主动性,鼓励学生积极与老师、同学交流意见、表达观点,构建师生间、学生间相互尊重理解、彼此接纳信任的人际关系。
(三)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一书中强调:自我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它不仅是一种必要的技能,更是一种能够激发学生潜能的重要手段,没有自我教育,就无法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在培养中职学生的人际关系能力时,我们应该重视引导他们学会自己培养,强化自我教育,通过反省和思考,掌握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以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人际关系能力。
(四)学校为学生多提供交往实践机会
为了培养和提高中职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学校应该采取多种措施,不仅要通过说教来引导,还要创造有利的条件,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学习和提升交往意识,并且帮助他们克服人际交往中的各种困难,不断发展和完善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我院学生人际交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我们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从各方面进行努力,力求在最短时间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学校树立正确意识,发挥教师引导作用,加强家校联系,形成教育合力,切实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参考文献:
[1]蒋婷焰.当前中职生人际交往的问题与教育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
[2]胡丽娜.中职学生人际交往特点与辅导策略研究[D].延边大学,2018.
[2]丁莎莎.中职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现状调查及干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