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刘炜杰职教课程开发工作室
成员名单

  • 刘炜杰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卞媛媛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群1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顾俊锋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李晔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陆莲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苏婷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坚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科冰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夏莉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袁洁

    江苏省溧阳中等专业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璐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丹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艳萍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叶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玫蓉

    常州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科研动态

论文:陶行知理论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与实践探析

作者:卞媛媛  日期: 2023-02-15  点击:

陶行知理论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与实践探析

  早在上世纪30年代,陶行知先生就创下了一套完整的生活教育理论,当前职业学校所轰轰烈烈进行的新课改,仔细推敲,其精神大多植根于先生的理论。德润其心,德泽其行,在职业教育中通过陶行知教育理论的应用与渗透,把学生从视为“字纸篓,死读书,死教书”的教学转到重培养学生能运用“活的知识”、有“行动能力”、有“生活力”“有创造力”的轨道上来,在活动中塑造学生良好的品德,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得职业教育的教改之花能结出更丰硕的成果。

关键词陶行知   教育理论   职业教育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陶行知先生也指出“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

德润其心,德泽其行,在职业教育中通过陶行知教育理论的应用与渗透,把学生从视为“字纸篓,死读书,死教书”的教学转到重培养学生能运用“活的知识”、有“行动能力”、有“生活力”“有创造力”的轨道上来。

一、 “教人求真、学做真人”是职业教育的出发点

“我们培养的学生应当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正所谓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就是营造具有“健康之堡垒,艺术之环境,生活之园地,学术之气候,真善美之人格”的“和谐教育”。特别是我们的职业教育,更应该把“真善美的人格”的培养作为我们教育的首要目标。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管理办法》明确指出:“学校必须将德育工作放在首位,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性和吸引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树立全员德育观,将德育全方位融入学校各方面工作。”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教育应该以人为本,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应以教人求真,教人学做真人为基础,职业教育也不例外。学生是人,是富于生命意义的人,这是一种最基本的朴素观,也是第一位的学生观。即使学生入学的成绩再差,素质再低,我们都要把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作为第一教育教学目标,真正落实“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职业生活要遵守相应的道德和法律,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提高法律素质,是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方面。所以我们的学生除了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社会公共生活中的法律外,还需要认真学习职业道德和职业活动中的法律知识,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正确认识和对待职业道德,为走上工作岗位、解决好立业成家的人生重大课题打下良好的基础。作为学生生命成长中的重要支柱、学校教育的主导者——老师,不仅要传播给学生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传递给学生人的情感和生命的脉动。

二、 “生活即教育”是职业教育的落脚点

“我们培养的学生应当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走上职业岗位之后具备持续发展的能力”。陶行知先生早就指出“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做假的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有目的生活是有目的教育,无目的生活是无目的教育。”   

职业类学校的学生大多是一些学习基础薄弱,学习的主动性、进取心不强的学生,甚至有些是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习气影响的学生。他们的学习目的不是为了继续深造、考大学,他们最直接的目的就是为了就业。做一名技术工人就是我们大多职业学校的学生以后要过的生活。对于这样的学生与其逼着他掌握枯燥的、他们难以掌握的理论知识,不如让他们锻炼其专业技能,为以后踏上社会做一个能自食其力的人、做一个能为社会创造效益的人做准备。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就是教育,教育源于生活,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是为生活服务,生活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他说:“教育就好比是蔬菜,文字好比是纤维,生活好比是维他命。以文字为中心而忽略生活的教科书,好比是有纤维而无维他命之蔬菜,吃了不能滋养体力。”那么,这样的教育又有何意义呢?与其培养一个生活都不能自理的哈佛高材生,我们还不如培养出一个既能自食其力又能造福社会的职校生。

当今教育改革提出的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的教学目标即是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职业技能的训练,为以后的就业,为以后的自食其力、造福社会打下坚实而有力的基础。所以现在的职业教育愈来愈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重视在社会实践中提高学生的技能,真正体现教学为生活服务,这不能不说是新教改、新课改的一大成功之处。毕竟学生以后的生活不是整天待在校园这个象牙塔中,他必须接受社会的历练,踏上工作岗位后才能尽快地融入社会、融入他必须生活的生活中。这可用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概括:要从整个生活出发,过整个的生活,受整个的教育。

三、 教学做合一是职业教育实施点

“我们培养的学生还应当具有扎实的、系统的专业应用知识”。具有“系统的专业应用知识”而不是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或“专业理论”。既是“应用”,意即为“做”。早先,陶行知先生就提出“教学做合一”。“在劳力上劳心”、“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情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 这一原理将放在第一位、是完全符合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认识论思想的。

    陶行知提倡“教学做合一”意图之一是改变旧传统教育脱离实际弊端,这一意图恰恰与我们当今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初衷又是不谋而合。我们培养的人才类型是技术应用型、技术技能型或操作型的高技能人才,不是研究、设计型的人才。所以我们重在提高学生应用的能力,即“做”的能力、“做”的方法指导。学校要实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校教育与生产实践的衔接。

教育是一种行动教育就是力的表现或变化。世界是力创造的,所以解决困难也必须拿力来才行。教育产生生活力或创造力。这些产生的大小取决于是否用多数人的力、行动的力、有组织的力、自动的力和手脑并用的力。惟有从行动上得来的真知识,才是真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提高物理教师指导能力[J],国莉,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5(12)

2、将陶行知教育思想融入高中英语研究性学习[J],李宝昌校园英语. 2019,(43)

3、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探索活动教学模式[J],孙萌,长江丛刊. 20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