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徐孟军灵动教学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徐孟军

    宜兴一中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洪钧

    宜兴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俊妃

    宜兴一中

    加入时间:2022-05-25

  • 董明

    第二高级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敏

    宜兴一中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吕萍萍

    宜兴一中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钱伟

    官林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汤健云

    宜兴一中

    加入时间:2022-05-25

  • 徐慧明

    宜兴一中

    加入时间:2022-05-25

  • 许梅兰

    阳羡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姚燕飞

    第二高级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虞曙明

    张渚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青萍

    宜兴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伶俐

    宜兴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选必三第四课第一框《概念的概述》知识整理

作者:朱伶俐  日期: 2025-04-05  点击:

4.1 概念的概述

一、概念的含义

1.事物的属性及分类:

①属性的含义:事物的性质和关系统称为属性。

②分类:事物的属性可分为本质属性非本质属性

a.本质属性: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使该事物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内部规定性

b.非本质属性:并非某类事物特有的属性。

2.概念的定义:概念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

【特别提醒】概念的性质:概念具有抽象性概括性

3.概念的表达:

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语词是概念的物质外壳。

②并非一个语词在任何场合一定表达同一个概念。(语词与概念不是一对一的关系)

a.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例如,红薯、白薯、地瓜是不同的语词,却表达的是同一个概念。水泥、洋灰是不同的语词,表达的也是同一个概念。

b.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例如,先生这个词,可以指称师长、医生、知识界人士,也是对人的一种尊称等。这个词可以指两个事物的同一关系,如鲁迅是《阿Q正传》的作者;也可指两个事物的属种包含关系,如人是高等动物

【图示】概念、语词、事物本质属性之间的关系:

【易混易错】比较概念与语词

(1)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语词是概念的体现者,没有语词,概念就不能存在

(2)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但并非一个语词在任何场合都一定表达同一个概念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3)任何概念都必须通过语词来表达,但并非每一个语词都表达概念 

①一般,汉语中的实词都表达概念,而虚词(除连词外)不表达概念。连词“如果……那么……”“或”“而且”“只有……才……”等,虽属虚词,但把它们组合到判断中,却能表达概念。

②孤立的助词和叹词则通常不表达概念

二、概念的基本特征

1.概念的内涵: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它反映事物的规定性,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是什么

2.概念的外延

(1)含义: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的范围。它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有哪些”

(2)类型:依据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是否具有相同部分,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分为相容关系不相容关系

 

种类

含义

图示法

相容关系

全同关系

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

属种关系或种属关系

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是另一个概念的外延的一部分,外延小的概念为种概念,外延大的概念为属概念(新修订)

交叉关系

两个概念之间有而且只有一部分外延是相同的

不相容关系(全异关系)

矛盾关系

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等于该属概念的外延

反对关系

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小于该属概念的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