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3.1 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一、科学思维的含义
1.科学思维:泛指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是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包含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等。
【特别提醒】科学思维与不科学思维是相对立的,不科学思维是主观臆想的、不合逻辑的、片面僵化的思维。
2.科学思维的两个基本条件(正确思维的条件)
①任何思维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②内容真实和形式正确是科学思维的两个基本条件。
3.科学思维不是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并列的思维形态,而是对实践中遵循逻辑思维要求、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创新性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的统称。
【知识拓展】如何做到自觉地走向科学思维
①科学思维泛指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是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它与主观臆想的、不合逻辑的、片面僵化的不科学思维相对立。
②人人都有思维,但只有正确的思维才能指导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正确的思维要以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我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理论基础。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我们的思维能够更加自觉地走向科学思维。
③科学思维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内容真实和思维形式正确。
【特别提醒】科学思维方法≠科学方法
(1)科学方法主要是指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的方法问题。它既包括具体的实践活动所采用的方法,如具体的工作方法、科学实验的方法,以及科学思维方法等,科学思维方法是指人们思考问题、认识问题的正确方法。科学方法与科学思维方法是包括与被包括的关系,其外延不同。
(2)科学思维方法是人们在长期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逐步总结出来的,它能帮助人们在认识世界的活动中少走弯路,少犯错误,能提高人们认识世界、进而改造世界的能力。
二、科学思维的特征
特征 |
阐释 |
追求认识的客观性 |
科学思维总是从实际出发,力图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不盲目崇拜权威,不盲目相信书本结论,它尊重实践检验的结果,注重实事求是的推理和论证,坚持以理服人,努力把握和遵循客观规律 |
结果具有预见性 |
科学思维总是通过对事物历史与现实材料的分析,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并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发展前景作出合乎逻辑的推断 |
结果具有可检验性 |
思维的结果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越是复杂的事物,对它的认识越要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科学思维能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接受实践的严格检验,修正错误,坚持真理 |
【知识拓展】科学思维的特征之间的关系
科学思维的客观性、预见性、可检验性是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离开客观性,就不会有预见性;正因为有预见性,才有可检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