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1.首个全景式展现商文明的国家重大考古专题博物馆——殷墟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公众开放。通过近4000件套出土文物和数字技术,展示了商代在政治、经济、军事、农业、手工业、文字等方面的成就。下图为在殷墟博物馆新馆内展出的刻辞卜骨。殷墟及所出土的甲骨文,使传说中的商朝得到证实,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往前推进了约1000年。
同学们据此展开讨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甲:文化需要载体来呈现,文物刻辞卜骨反映了中华文化
乙:经济决定文化,商代生产力发达必带来文化的繁荣兴盛
丙:文化是经济的反映,文物完整再现了商文明历史场景
丁:文化传承需要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促进观众与中华文化共情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丁 D.丙和丁
1.【答案】C
【详解】甲:文化的载体承载、表达和展现着文化的内容,文化需要载体来呈现,文物刻辞卜骨是中华文化的载体,可以反映中华文化,甲正确。
乙:经济决定文化,但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文化的发展并不是与经济发展完全同步,所以商代生产力发达不是必带来文化的繁荣兴盛,乙说法错误。
丙: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文物也不能完整再现商文明历史场景,丙说法错误。
丁:文化发展要立足时代之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故文化传承需要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促进观众与中华文化共情,丁正确。
故本题选C。
2.钱穆先生曾说“梅本无心,漫天飞雪得梅心,梅本无心,但以梅心做人心”。雪赋予了梅美丽,人为梅添上意义,以梅心作人心,表达了中国文化的幽深、细腻和美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梅的价值是梅本身所固有的功能和属性 ②梅花之美通过中华文化的内蕴表现出来
③梅心是人对梅这一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 ④人既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享受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答案 D解析 哲学上的价值是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梅的价值在于梅满足人的需要的属性,并不是梅本身所固有的功能和属性,①错误。人为梅添上意义,以梅心作人心,表达了中国文化的幽深、细腻和美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内蕴通过梅花之美表现了出来,②颠倒了二者关系,错误。
3.我国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近年来,北京中轴线全面保护体系逐渐完善,近日,中共中央又对此项工作提出新的要求。这是因为(
A.北京中轴线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B.北京中轴线是我国古代人民的实践成果
C.民族文化支配和影响着人们的文化实践与文化生活
D.民族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
3.【答案】A【详解】A:北京中轴线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族记忆,因此,保护北京中轴线就是保护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使它们能够继续传承下去,A正确。
B:虽然这个选项描述了北京中轴线的历史背景,但它没有直接解释为什么需要对其进行保护。B与题意不符。
C:该选项没有直接针对北京中轴线的特殊性进行解释。此外,民族文化可以和影响着人们的文化实践与文化生活,但不起支配作用,C错误。
D: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D错误。
4.(2024•湖南•高考真题)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是灵魂》中写道:“文化的力量,或者我们称之为构成综合竞争力的文化软实力,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润物细无声”反映了文化发挥其作用的特点
②“助推器”表明经济的发展推动着文化的进步
③“导航灯”说明了文化是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
④“黏合剂”彰显优秀文化能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B“润物细无声”反映文化发挥作用是潜移默化的,①正确;文化的力量,成为社会和谐的“黏合剂”,说明优秀文化能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社会发展,④正确;文化的力量,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强调的是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不是经济对文化的作用,②不选;文化的力量,成为政治文明的“导航灯”,强调的是文化对政治的反作用,③不选。
5.(2024•湖南•高考真题)清溪村,是作家周立波长篇小说《山乡巨变》的创作地。周立波在小说中写道:“我要经我手把清溪乡打扮起来,美化起来,使它变成一座美丽的花园……”从他的创作故事中可以领悟到,对政策、历史、现实的深入认识,对山乡巨变的亲身调研,对农村农民的真挚情感,这些对《山乡巨变》的成功创作缺一不可。这是因为
①山乡的自然风光具有一定的文化属性 ②每一部文学作品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
③对农村农民的真挚情感具有非意识形态性质 ④人民的生活和实践是优秀文学作品的创作源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答案】C【分析】周立波对政策、历史、现实的深入认识,对山乡巨变的亲身词研,对农村农民的真挚情感,是《山乡巨变》成功创作的重要因素→表明《山乡巨变》是对特定时代的反映→进一步说明每一部文学作品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②正确。文化是在人民群众伟大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孕育和创造的,人民的生活是一切文化产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山乡巨变》的成功在于作者深入农村进行亲身调研,这说明人民的生活和实践是优秀文学作品的创作源泉,①正确。纯粹自然的现象不是文化现象,所以山乡的自然风光不具有文化属性,①错误,《山乡巨变》描写了对农村农民的真挚情感,具有意识形态性质,③错误。
6.2023年某市制定出台的《“城市书房、百姓健身房”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城市书房+百姓健身房”融合创新发展模式,高效盘活国有资产,打造集阅读、健身、文创、休闲等多元化服务功能为一体的新型公共文体融合空间。该举措旨在
A.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基本遵循
B.发展文化产业以保障村民最基本的文化权益
C.通过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D.通过文化旅游融合实现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6.答案 C解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A错误。文化产业以营利为目的,发展文化事业才能保障村民最基本的文化权益,B错误。材料强调文体融合,没有涉及文化旅游融合,D不选。
7.近年来,服饰国潮新风扑面而来。盘扣衬衫配马面裙、传统旗袍叠穿汉服半裙……这些饱含中国元素、富有传统特色的服装持续走俏,成为消费市场新亮点。新中式服装火爆出圈意味着( )
A.文化自觉应成为全体公民的共同追求 B.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C.文化创新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D.中国传统文化市场得到了多元化发展
7.【答案】C
【详解】A:选项夸大了新中式服装火爆出圈的影响,A说法错误。
B:中华传统文化有优秀和糟粕之分,且材料没有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B不符合题意。
C:盘扣衬衫配马面裙、传统旗袍叠穿汉服半裙……这些饱含中国元素、富有传统特色的服装持续走俏,成为消费市场新亮点。说明文化创新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繁荣,C符合题意。
D:材料没有涉及中国传统文化市场得到多元化发展,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7.解析 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动力之源,使文化保持生机和活力,故③错误。阅读能力和水平可以影响人的精神境界,但不能直接决定人的精神境界,故④错误。故本题选A。
8.某博物馆开发出“海丝系列·丝路咖啡”,选取《郑和航海图》中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港口与城市盛产的优质咖啡豆,精制出不同风味的咖啡,让公众在享用咖啡的同时可以跟随郑和下西洋的航行路线,感受各国历史文化,体验“古今穿越”的愉悦感,这表明( )
A.传统文化发展创新提高了文化服务水平B.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C.文化创新有利于提升人民群众文明素养D.传统文化产业化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8.【答案】A【详解】A:某博物馆开发出“海丝系列·丝路咖啡”,此创新之举,让公众在享用咖啡的同时可以跟随郑和下西洋的航行路线,感受各国历史文化,体验“古今穿越”的愉悦感,这体现了传统文化发展创新有利于提高文化服务水平,A符合题意。
B:材料强调的是某博物馆开发出“海丝系列·丝路咖啡”,实现了在对传统文化发展创新基础上提高了文化服务水平,并不是强调“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B排除。
C:材料强调某博物馆开发出“海丝系列·丝路咖啡”,精制出不同风味的咖啡,让公众感受各国历史文化,这并不涉及文化创新对人民群众文明素养的作用,C排除。
D:材料不涉及传统文化产业化,D排除。
9.《中国京剧》作为国家京剧院与某动漫科技有限公司联手打造的国粹京剧美学第一IP,将颜色与剧目、场景相结合,打造四款东方美学京剧色:天女粉、三娘青、桂英蓝、莺莺红,用更年轻、更潮流的方式,传承经典国粹文化,展现京剧的文化内涵,同时也传递东方美学概念,带领传统京剧突破壁垒,赶上国潮发展快车。由此可见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正创新焕发新的活力
B.推动文化事业发展可以丰富文化产品供给
C.经济对文化实践和文化生活具有支配作用
D.植根于本民族文化土壤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9.答案 A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文化产业,而不是反映文化事业的发展,B排除。C材料不涉及,排除。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D错误。
解析 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动力之源,使文化保持生机和活力,故③错误。阅读能力和水平可以影响人的精神境界,但不能直接决定人的精神境界,故④错误。故本题选A。
10.杭州第19届亚运会火炬“薪火”点燃中国精神,设计思想源自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良渚文化,庄重大气,意蕴深远;金银铜成套奖牌“湖山”以玉为形,方中带圆,雕刻历史画卷,传达着圆方相融、美美与共、和而不同的中华民族传统哲学价值。这说明
A.我们要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与形式
B.文化发展要弘扬主旋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要善于继承发展
D.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
10.答案 C解析 文化有精华和糟粕之分,我们要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形式,A错误。B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不选。材料没有体现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D不选。
11.革故鼎新,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周易·杂卦》,强调要适应时代和形势的变化,革除那些已经过时的制度、法令等,勇于自我革新。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提出:“革命之所以必需,不仅是因为没有任何其他的办法能推翻统治阶级,而且还因为推翻统治阶级的那个阶级,只有在革命中才能抛掉自己身上的一切陈旧的肮脏的东西,才能成为社会的新基础。”由此可见
A.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连续性B.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不断增强其包容性
C.中华文化为解决当代世界问题提供有益借鉴D.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具有相通性
11.答案 D解析 题干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中都蕴含着“改革”的思想,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具有相通性,D正确。
12.(2023·广东高考)“物勒工名”是我国古代长期延续的一种手工业管理制度,要求器物的制造者把自己的名字勒刻在器物上面,便于管理者检验与追责,“以考其诚”。久而久之,诚信敬业、精益求精的制度要求就内化为工匠的自觉意识,从而推动了传统工匠精神的形成与传承。“物勒工名”
①是传统工匠精神形成和发展的根源 ②可为现代工匠精神的培育提供借鉴
③以满足民众的物质文化需求为导向 ④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答案 D解析 材料说明“物勒工名”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可为现代工匠精神的培育提供借鉴,②④符合题意。传统工匠精神形成和发展的根源是社会实践,①说法错误。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物勒工名”为人们提供精神指引,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
13.“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的“四千”精神,是江浙等地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乡镇企业时所创造的,生动反映了当时人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创业创新历程,也是改革开放大潮中所有民营企业奋发向前、敢拼敢闯的集体写照。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发扬“四千”精神需要民营企业家们( )
A.赓续改革精神,积蓄强劲动能,为企业发展营建新的平台
B.遵守法律底线,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增长
C.经济文化交融,激发企业内生动力,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D.释放创业潜能,充满创新创业活力,谱写新的创业史
13.【答案】D
【详解】 A:材料强调的是民营企业家的做法,为企业发展营建新平台的主体应该是政府,A不符合题意。
B: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增长是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措施,材料强调民营企业家如何推动企业发展,且“遵守法律底线”的表述欠妥,B不符合题意。
C: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是政府行为,C不符合题意。
D:江浙等地业创新历程体现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民营企业家们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释放创业潜能,充满创新创业活力,谱写新的创业史,D符合题意。
故本题答案选D。
14. 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将“启动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整省试点。”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旨在( )
A. 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B. 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C. 推动农村集体土地承包权流转D. 稳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预期
14.【答案】D【解析】【详解】A: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可以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引领作用,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而不是产业化经营,A排除。
B: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为农业生产的经营主体提供各种服务而形成的网络体系,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主要由供应服务、销售服务、加工服务、信息服务等构成,本项不是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目的,B不符合题意。
C:流转的是经营权,而不是承包权,C错误。
D: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旨在稳定承包权,保障农民土地承包权益,放活经营权,稳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5.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明确对符合《关于实施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政策的通知》条件经营主体的银行贷款本金,中央财政贴息从每年1个百分点提高到每年1.5个百分点,贴息期限2年,贴息总规模200亿元。下列对于提高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比例的政策效果传导分析正确的是( )
①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②推动相关企业设备更新
③降低经营主体财务负担④促进形成有效投资和消费
⑤促进产业链现代化和智能化
A. ①→③→②→④ B. ③→②→⑤→④
C. ①→③→②→⑤ D. ③→②→④→⑤
15.【答案】B【解析】【详解】①:提高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比例的政策与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无关,①排除。
②③④⑤:提高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比例,首先可以降低经营主体财务负担,③排第一位。降低经营主体财务负担,可以推动相关企业设备更新,②排第二位。相关企业设备更新,可以促进产业链现代化和智能化,⑤排第三位。加大对制造业设备更新财政贴息力度,促进产业链现代化和智能化,有利于促进实体经济有效投资,从而形成现实需求,④排第四位,ACD排除,B正确。
故本题选B。
16. 价格水平不仅关系百姓生活,还是宏观经济的温度计(见图)。据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经济运行要确保在合理区间B. 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正相关
C. 失业率降低会使通胀率降低D. 低通胀高增长是不可实现的
16.【答案】A【解析】【详解】A:格水平太高或太低都不好,因此要促进经济平稳运行,保持物价水平在合理空间运行,有利于稳定就业,A正确。
B:从题干可知,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是反相关,失业率越高,通货膨胀率越低,B错误。
C:从题干可知,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是反相关,但是失业率降低不会必然使通胀率降低,C排除。
D:低通胀高增长不可能成为经济运行的常态,但它是经济周期波动的中的一个阶段性现象,D排除。
故本题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