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1.任何资源都是有限的,要合理利用资源生产某种产品必然要放弃其他产品的生产,放弃的其他产品量就是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如果某生产者生产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另一个生产者,那么,该生产者在生产这种产品时就有比较优势。下表是在使用资源相同情况的条件下,甲乙生产情况如下:
单位时间产量 甲 乙
生产牛肉 8 kg 24 kg
生产小麦 32 kg 48 kg
下列关于甲与乙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在生产牛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B.乙在生产牛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C.甲生产小麦的机会成本高于乙 D.甲在生产牛肉和小麦两方面均具有绝对优势
2.甲国掌握半导体产业的顶尖核心技术,乙国具备半导体产品生产制造的比较优势,也是甲国半导体产品的最大消费市场。全球化背景下,甲国半导体企业在乙国投资设厂,并将大量产品销往乙国。近年来,甲国为打压乙国发展,用政府行政命令中断甲国企业对乙国的出口与投资,该禁令遭到甲国半导体企业的强烈反对。请将选项①~④填入下列图示中的恰当位置,以解释甲国企业强烈反对政府禁令的原因
①企业生产成本提高 ②产品市场规模缩小
③产品销路不畅 ④产品利润率降低
A.①填入甲,②填入乙,③填入丙,④填入丁
B.②填入甲,①填入乙,③填入丙,④填入丁
C.①填入甲,②填入乙,④填入丙,③填入丁
D.②填入甲,①填入乙,④填入丙,③填入丁
3. 从产品出海到品牌出海再到全链生态出海,我国企业出海不断升级、亮点纷呈,下表简要展示了我国企业出海进程。材料表明
①我国对外开放由吸引外资转向对外投资
②我国产业比较优势变迁推动了企业出海升级
③我国企业出海升级减少了进口国的贸易利得
④“新三样”出海顺应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市场需求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4. 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充满活力的中国犹如一块磁石,以其独特而强大的魅力不断吸引着全球投资者的目光。仅2024 年第一季度,我国新设外资企业数量就达到1.2万家,同比增长 20.7%。某班同学在以“外资企业何以青来中国”为议题进行探究时,提出了下列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①中国全方位的比较优势,有利于降低外资企业的机会成本
②中国完整的产业链体系,有利于降低外资企业的经营成本
③中国统一大市场的构建,有利于减轻外资企业的竞争压力
④中国经济的韧性与潜力,有利于外资企业拓展发展的空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面对全球汽车行业的巨大创新机遇和挑战,国内某企业以90亿美元收购一家国外汽车制造巨头,成为该家企业的最大股东,以期通过协同与分享来占领技术制高点。材料表明
①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强有力载体 ②企业并购是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③我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居于主导地位 ④企业并购是规避国际经营风险的重要手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美国的金融霸权在方便美国跨国公司收割国际金融市场的同时,也会增加自身经济过度金融化的风险。近年来,美国波音公司增加了对国际金融市场的投入,压缩了在全球的生产投入,导致该公司生产的飞机安全事故频发,国际订单量锐减。由此可见
①美国的金融霸权有利于金融全球化,但不利于生产全球化
②跨国公司实行跨国垄断,会损害母国利益
③金融全球化和生产全球化有时会发生冲突
④金融霸权是把双刃剑,也会引发美国产业结构失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的实践不仅增强了国与国的联系,而且带动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走向现代化,进而使经济全球化突破发达国家主导的1.0版,走向2.0版。由此可见
A.共建“一带一路”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
B.共建“一带一路”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平衡方向发展
C.经济全球化1.0版不符合经济规律,造成全球两极分化
D.经济全球化2.0版符合经济规律,进一步深化了国际分工
8.近年来,全球化浪潮出现滞缓乃至退缩的境况,世界贸易组织也因其争端解决机制停摆而 被认为陷入半瘫痪状态。与此同时,一些在价值观、秩序观等方面比较类似的经济体签署双边 或多边协议,在世界上形成不同的类聚群体和相应机制。这种类聚化现象的出现
A.促进了全球经济的交流与合作 B.掩盖了不同价值观国家之间的矛盾
C.给全球经济治理带来新的挑战 D.维护了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利益
9.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出海”步伐加快。新能源汽车成为我国出口“新三样”之一,在许多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都能看到我国新能源汽车的身影。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不只是把产品卖到国外,更是把工厂延展到海外。新能源汽车“出海”说明
①我国贸易伙伴多元、形式多样 ②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具有比较优势
③我国积极利用国外市场和资源 ④贸易投资自由化的全球格局已形成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0.2023年,我国利用外资总额超过1.1万亿元,处于历史第三高水平,新设外资企业近5.4万家.同比增长39.7%, 高技术产业外资占37.4%, 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制造业领域外资占27.9%,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中国已成为全球优质跨国投资的巨大引力场。这是因为
①超大规模市场能为跨国公司的发展提供重要机遇
②完整产业体系能为跨国公司提供低成本配套优势
③扩大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能促进外资项目更多落地
④推进制度型开放能优化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结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1.“提到中国制造,你会想到什么?”一名埃及市民回答:“我的手机是华为,我开的车也是中国品牌比亚迪,中国制造已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圈粉”中东,造福当地。以上材料表明中国
①在国际事务中积极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
②是世界经济发展的积极贡献者和有力推动者
③积极促进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在全球流动
④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对外贸易领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 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招待会时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始终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努力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中国共产党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A. 体现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以自身建设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决心
B. 表明坚持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保证
C. 说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D. 强调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关键要有科学合理的法规制度
13. 某县立足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引进食用菌专利技术,新建食用菌大棚,采用“支部+村集体经济+公司+农户”的运营模式,促进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双增”,并为“弱劳动力”提供公益岗位、临时用工等就业机会,不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材料表明该县
A. 通过科技助农,促进农村非农化发展 B. 通过土地流转,变更土地所有权归属
C. 实行多元要素参与分配,共享改革发展红利 D. 调动“弱劳动力”积极性,增加转移性收入
14. 2024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征询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各地从推动优化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政策支持力度、法治保障及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出台相关举措,以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强。据此,下列推导关系正确的是
A. 加大减税力度→提高小微企业增值税起征点→减轻民企负担→规避市场风险
B. 定向降准→增强对民企的信贷供给能力→缓解融资难题→提振民企发展信心
C. 加大财政扶持→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优化营商环境→提高民营经济的地位
D. 着力保护民企产权→破除市场准入限制→稳定投资预期→激发民营发展活力
15. 拉美特利在《人是机器》一书中谈到:“人是机器,人的机体和心灵的一切活动都是机械运动的一种表现”。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说道:“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关于对人的理解,上述两个观点
A. 都不同于客观唯心主义
B. 都包含了朴素的辩证法
C. 根本分歧是物质与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
D. 科学回答了哲学的基本问题,阐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16. 预制朋友圈是指人们事先策划并精心制作好发朋友圈的图文素材,选择在不同时间逐一发布的行为。有人认为,这是放大精致生活和个人成就,装点平淡的生活,提升个人辨识度;也有人认为,这会使自己成为单纯追求点赞量的工具人,妨碍对真实自我的认知。此争议表明
A. 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直接现实性
B.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 真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