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徐孟军灵动教学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徐孟军

    宜兴一中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洪钧

    宜兴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俊妃

    宜兴一中

    加入时间:2022-05-25

  • 董明

    第二高级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敏

    宜兴一中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吕萍萍

    宜兴一中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钱伟

    官林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汤健云

    宜兴一中

    加入时间:2022-05-25

  • 徐慧明

    宜兴一中

    加入时间:2022-05-25

  • 许梅兰

    阳羡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姚燕飞

    第二高级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虞曙明

    张渚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青萍

    宜兴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伶俐

    宜兴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10.1正确行使诉讼权利 课时作业

作者:周青萍  日期: 2024-04-11  点击:

10.1正确行使诉讼权利  课时作业


1.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人民法院有义务保证被告人获得辩护。辩护的目的是(  )
A.控诉犯罪嫌疑人,使其受到刑事处罚 B.减轻、免除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
C.维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 D.代表犯罪嫌疑人提出上诉
2.当事人可以委托其他人帮助自己进行诉讼,这就是诉讼代理。下列不属于寻求诉讼代理的原因的是(  )
A.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B.当事人缺乏法律知识而不利于权益维护
C.有时无暇参加诉讼活动  D.有时在搜集证据过程中因种种原因而碰壁
3.20岁的王某涉嫌重伤李大爷被拘留。开庭审理前,王某委托做律师的舅舅为自己辩护审理,王某发现审理此案的法官是李大爷的远房亲戚,遂要求更换法官。一审判决作出后,王某认为量刑不妥,要求重新审理。这一案例表明(  )
A.当事人有申请一切诉讼审理人员回避的权利    B.对审判决不服的当事人都有权申请再审
C.程序的公正旨在保障当事人实体权利的实现    D.刑事案件的被告可委托代理人自己打官司
4.柳某和皮某曾是恋人。分手后,皮某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中发表了一些捏造的言论来诋毁柳某。柳某非常气愤,欲起诉皮某。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柳某若不服判决,可在10日内提出上诉    ②皮某侵犯了柳某的名誉权
③若不服法院判决,双方都须提起上诉       ④皮某和柳某均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权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在一起交通事故中,某甲因某乙驾驶机动车肇事身亡。某甲的妻子某丙,未成年子女某丁、某戊向法院起诉某乙请求赔偿损失,其中包括死亡赔偿金25万元人民币。诉讼进行中,某乙向人民法院申请以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身份参加诉讼,请求将死亡赔偿金作为某甲的遗产直接判归某乙,以清偿某甲生前所欠某乙30万元人民币的债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某乙侵犯了某甲的生命权         ②某丙可以委托辩护人参与诉讼
③法院不会支持某乙的诉讼请求     ④某丁在一审判决后,可以再起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某公司系某外卖平台的加盟代理商,该公司招用张某为兼职外卖骑手,双方并未签订劳动合同。张某在配送外卖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在经济赔偿问题上与公司发生纠纷。张某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请求裁决确认双方在张某工作期间存在劳动关系,仲裁驳回了张某的仲裁申请。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劳动仲裁裁决不生效 B.张某可以委托律师为自己的辩护人
C.此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 D.张某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7.“年仅16岁的长安少年山西打工遭到毒打,致伤后丢弃荒野使其冻掉双脚……”陕西省各级领导、有关团体、医疗机构密切关注,省残疾人联合会安排张某在省某医院免费治疗,长安区法律援助机构受理了其法律援助申请。张某可以得到法律援助的原因是(  )
A.当事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B.当事人是盲、聋、哑人而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C.当事人是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D.当事人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8.以下有关法律援助制度的说法或做法错误的是(  )
A.公安局以甲犯故意伤害罪为由逮捕了甲,如果甲经济困难,可以申请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B.未成年人乙因犯故意伤害罪被起诉至法院,该地法律中心对乙的经济情况审查后决定对其提供援助
C.丙被怀疑与一桩谋杀案有关,被公安机关关押6个月,后被证明无辜,丙依法请求国家赔偿
D.年迈多病的丁某因子女拒不履行赡养义务,在生活拮据的情况下申请法律援助请求子女给付赡养费
9.某市花卉生产销售公司因资金链断裂,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法定代表人下落不明,拖欠其雇用的邻近村庄300余名村民工资未付。村民们文化水平偏低,诉讼能力弱,市法院积极协调市司法局提供法律援助,并开辟诉讼绿色通道,快立快审快执,全力保障300余名村民的合法权益。关于此案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无偿提供的法律援助为村民提供了平等的司法保障 ②国家坚决防止和纠正就业歧视,营造公平就业环境 
③相关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合力保障村民合法权益 ④劳动者维护取得劳动报酬权利的首选途径是到法院起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谢某在下班回家路上偶遇劫匪,见此情景,他当即上前追赶劫匪,在追赶过程中,一名劫匪用刀刺中了谢某的要害,谢某最终不幸离世,留下了尚在读书的儿子、年过八旬的父母和收入微薄的妻子。对此,谢某家人可以(    )
①申请法律援助,获得法律咨询或代理服务                ②为谢某申请见义勇为称号,依法获得相应赔偿
③高薪聘请知名律师作为诉讼代理人,追究劫匪的刑事责任  ④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小张与小李是朋友关系,2022年3月,小张做生意打电话找小李借了人民币五万元钱,约定半年后归还。小张拿到借款后,直到2022年12月,都没有主动还款。小李多次催讨,小张拒不归还,并否认借款一事。在上述事件中(   )
A.该事件法律关系的主体是小张和小李,客体是人民币五万元
B.小张侵犯小李的财产权,违背了民事法律关系中的诚信原则
C.如果小李保存了借款凭证,可以对小张的犯罪行为进行起诉
D.小张和小李关于五万元的物权纠纷可以依据《民法典》解决
12.2023年10月3日,刘某利用国庆黄金周时间看房,最终决定购买了商品房一套,并与某商业银行签订了一份贷款合同,根据约定,刘某以自己的房子抵押,办理抵押权登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刘某是抵押权人   ②银行取得房子所有权
③银行拥有抵押权   ④刘某拥有房子所有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2023年,在法国,因警察枪杀一名17岁少年引发了暴力抗议活动。法国总统马克龙与法国政府官员举行了紧急会议,商讨应对措施。有观点认为,这场骚乱或将成为马克龙政府政策上的一大分水岭,其内政、社会、经济和外交政策都可能作出调整。由此可见,在法国(  )
A.总统拥有一部分国家行政权力       B.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
C.政府是国家权力的中心             D.政府权力行使要受议会制约
14.十年来,“读懂中国”国际会议每届会议主题在“变”,为世界读懂中国、认识和理解中国道路打开不同的观察交流视角;“不变”的是,每届会议都能让世界深刻感受到新时代中国的坚定决心和行动。为世界读懂中国的“变”与“不变”,我们要(   )
“读懂中国”国际会议主题(部分)
2019年: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和中国改革开放再出发
2021年: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世界百年变局与中国和中国共产党
2023年:百年变局下的中国新作为——扩大利益汇合点,构建命运共同体
①有历史感,在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中书写新时代答卷
②有全球视野,立足各国国家利益,审视和构建国与国之间关系
③有大国担当,继续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
④保持战略定力,消除矛盾,共同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为进一步凝聚各方落实“昆蒙框架”的政治意愿,中方牵头发起“昆蒙框架”实施倡议。中方愿与国际社会一道,携手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共同推动COP28(《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取得成功,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材料表明(   )
A.保护生物多样性符合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 B.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构建全球生命共同体
C.我国积极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承担大国责任 D.我国积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颠覆性重塑
16.A厂为满足市场需求,急需B公司提供生产原材料,3天内供货。如果愿意供应,请于当天内来电告知。B公司当即回电应允,双方约定由厂方向B付定金1万元,如果发生争议,提请仲裁解决。B公司马上组织货源发往该厂,却由于道路崎岖,致使货车翻车,无法按期送达。A厂要求B承担违约责任,B公司则认为道路崎岖致使翻车是不可抗力,要求厂方按约定收货。双方争执不下,遂依约定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你是否赞同B公司的辩解?为什么?
(2)如果经仲裁后一方对裁决不服而拒绝履行,另一方可以采取什么措施维护自己的权益?请说明法律依据。
(1)不赞同。因为合同法的免责条款中所指的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例如地震、洪水灾、战争等情况。遇到道路崎岖路况不良时,当事人应当预见翻车的可能,愈加谨慎驾驶。所以B的辩解不能作为法定免责的缘由。
(2)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我国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仲裁裁决一经作出,便发生法律效力,对双方当事人均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不能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