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第七课】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现象。
拓展: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是后天形成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文化的本质是精神的东西,但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
功能: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
拓展: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中华传统文化:
⑴中华优秀传统主要内容: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等。
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包容性。
⑵当代价值 :①能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统一,铸牢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 ② 能够为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③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当代中国,对待中华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⑶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第八课】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3.文化的民族性和多样性:
⑴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民族文化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激发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作用,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⑵尊重文化多样性:
①意义: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②如何尊重文化多样性?
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促进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③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立足国情 交流互鉴;对待外来文化的原则:立足中国国情,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应当坚持“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
【第九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转折点: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民族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看一种文化有没有生命力,就是要看它是不是代表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就是要看它有没有生存发展的实践土壤,人民有没有对它的需求。
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由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决定的,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决定的,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决定的,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决定的。
3.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①坚定理想信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②立足时代之基 回答时代问题。
③ 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⒋如何建设文化强国?
⑴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⑶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⑷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2.坚定文化自信
⑴坚持文化自信的原因 (为什么?)
①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②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
③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⑵如何坚持文化自信?
①文化自信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完善。
②我们要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
③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特别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信。
综合整合: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⑴要传播正能量。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⑵要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融通不同资源, 实现综合创新。
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
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前进方向。
⑸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