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徐孟军灵动教学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徐孟军

    宜兴一中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洪钧

    宜兴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俊妃

    宜兴一中

    加入时间:2022-05-25

  • 董明

    第二高级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敏

    宜兴一中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吕萍萍

    宜兴一中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钱伟

    官林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汤健云

    宜兴一中

    加入时间:2022-05-25

  • 徐慧明

    宜兴一中

    加入时间:2022-05-25

  • 许梅兰

    阳羡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姚燕飞

    第二高级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虞曙明

    张渚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青萍

    宜兴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伶俐

    宜兴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必修二复习提纲(合格考)

作者:徐慧明  日期: 2024-03-25  点击:

必修二《经济与社会》复习

我国的三大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第一课  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1、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是生产关系的核心,是经济制度的基础支配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着一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

2、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是什么: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3、以公有制为主体(为什么?)

地位:以公有制为主体是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根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意义:以公有制为主体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要求实现共同富裕根本前提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

公有资产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4、非公有制经济

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作用:成为稳定经济增长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政府职能转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国际市场开拓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5、态度措施: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1)怎样发展壮大国有经济

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

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注意国有企业国有经济最主要的实现形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政治基础,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们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依靠力量

 

2怎样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

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3如何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培育更多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营造支持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环境

营造各种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市场环境

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形成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和社会氛围。

支持和帮助非公有制企业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完善管理体制机制,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不断提高企业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国家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非公有制人士要爱国敬业,守法、诚信经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树立企业的良好社会形象。

 

 

6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这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有利于发挥各种所有制的长处,调动不同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利用各方面的资源,取长补短,激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注意: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所有制结构和国民经济中地位不平等,在市场竞争中地位平等。

7、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混合所有制经济通常采用的是股份制形式。

8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4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提升管理效能。5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第二课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体制

一、市场决定资源配置:

1、主要通过价格、供求、竞争三机制(看不见的手)来调节。要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政府也有定价权。

2、计划和市场是配置资源的两种基本手段。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就是市场经济体制。

3、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市场价格及其波动,能够反映供求状况及其变化,市场供求的变化也会影响市场价格。市场竞争能够引导资源流向效率高的领域和企业,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进步,实现优胜劣汰。

二、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措施(规范市场秩序)

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要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良好的市场运行需要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经济制度来维护,要完善统一的产权保护制度,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维护统一的公平竞争制度,健全统一的社会信用制度。

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

三、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看的见的手)

1、原因: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②市场调节具有局限性,它存在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弊端。

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2、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3、政府的经济职能:略。P23

4、财政政策(税收、国债、社保等)和货币政策(利率、存款准备金率、汇率等)是宏观调控最常用的经济手段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的优势,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重要特征

(2)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既能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能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3)促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目标;

(4)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

五、如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体制保障。

附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

      企业活力是企业的创新和竞争力之源。

 

 

 

第三课   我国的经济发展

1、新发展理念

①发展思想(基本原则):以人民为中心。(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新发展理念的内容创新(动力)、协调(不平衡)、绿色(人与自然)、开放(内外联动)、共享(公平正义)。

2、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措施构建新发展格局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2)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①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

②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

③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3)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4)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5)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6)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7)以教育、科技、人才为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注意:实体经济的地位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发展经济的着力点,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基

 

 

第四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一、我国的分配制度

1、是什么?: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原因:根本原因是: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我国生产力发展不平衡。

直接原因是:由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决定。

2、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3、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有利于让一切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充分涌流,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4、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措施    

1)理顺国家、企业、个人三者的收入分配关系,健全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

2)两个同步: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

3)初次分配:要坚持多劳多得,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要健全生产要素由市场决定报酬的机制。

4)再分配:在再分配方面,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 强化税收调节。

5)第三次分配: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

6)分配秩序: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鼓励勤劳致富,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7)消除贫困:必须坚持消除贫困。我们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巩固、成效更可持续。

8)根本措施: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收入分配公平奠定物质基础。

5、收入的途径:劳动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

 

二、我国的社会保障

1、作用(功能)(1)稳定功能:社会保障作为精巧的“社会减震器”,通过防范和化解社会成员的生存危机,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权利,能够有效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稳定。

(2)调节功能:社会保障通过收入再分配,能够调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3)互助功能:社会保障通过风险分摊与责任共担,充分发挥社会互助功能,同时通过社会成员的自助与他助,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内容

①社会保险是核心,主要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

②社会求助是最先形成的、最悠久的社会保障形式,是保障社会成员生活安全和生存权利最后一道防线

社会福利是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

社会优扶是具有保养型、补偿性、有待性、综合性的特殊社会保障。

3、原则措施

①要公平对待每个公民。    

②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

③要做到权责清晰。

坚持应保尽保原则,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加快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经济与社会》宏观角度答题的常用知识点

1、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毫不动摇……毫不动摇……

2、坚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做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

3、政府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或履行好经济职能)、有效的政府治理。

4、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

5、贯彻新发展理念(可展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推动高质量发展(可展开)

6、坚持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完善个人收入分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