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高一政治必修一4.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1.党的十九大对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作出了重大政治判断,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下列关于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的观点正确的是
①我国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②我国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任务全部完成
③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④我国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进入新时代对我国的历史意义在于
①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②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③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 2018年12月31日,习近平主席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指出,“这一年……我们举办了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等主场外交活动,提出了中国主张,发出了中国声音”,“我们将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继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建设一个更加繁荣美好的世界而不懈努力”。这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
A.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领导作用的时代
B.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C.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D.已经成为世界强国并不断彰显大国责任与担当的时代
4.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政治论断。下列对于我国进入“新时代”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表明科学社会主义焕发生机,我国人民已经实现了共同富裕
②意味着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现代化强国,不断彰显大国责任
③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④这个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的新时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促进这一主要矛盾转化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们消费观念的更新升级
B.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了矛盾的转化
C.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功促进了主要矛盾的转化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6.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认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变化主要是基于
①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②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③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
④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1981年至今有关社会主要矛盾表述的首次改变。这一论断
①解决了我国当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②表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已改变
③指明了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工作中心
④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客观实际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指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要求我们
A.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全部工作都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坚持改革开放是一切工作的中心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经济建设放后面
9.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0.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①没有改变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②意味着我国已经提前进入世界发达国家行列
③需要党和国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④使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生了变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同时,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为此我们要
①下力气提升发展速度和效益 ②下力气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③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④减少物质需求增加精神需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习近平强调,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就是忧党忧国忧民意识,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他提出三个“一以贯之”,把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作为三个“一以贯之”之一,凸显了增强忧患意识的重要意义。下列古语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 B.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C.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D.备豫不虞,为国常道
13.习近平同志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的三个“一以贯之”的重大理论,是对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更高层面、更深层次、更宽领域的精辟解读。这三个“一以贯之”是指
①一以贯之坚持反腐倡廉、扫黑除恶 ②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③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④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的历史进程中得来的,是在对中华文明5 000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作为新时代的奋斗者,我们应该
①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行到底
②在实践中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
④牢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社会主要矛盾会发生阶段性变化。历史经验表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会对党和国家的工作提出许多新要求。面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我国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是一个历史过程。
(1)将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内容补充完整,填入下面空格。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认识。
.答案 (1)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2)①我们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认识是对我国不同历史阶段的反映。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有不同的阶段性特征,要面对和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不同,因而社会主要矛盾也就不同。
②经过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我国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因而我们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也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