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必修一第二课第二框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始了有步骤的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经过三年经济恢复工作之后,1952年底,中共中央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即“一化三改”。下列属于“三改”内容的是
①对农业和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②对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进一步改造
③对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④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1956年,我国完成了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意味着
①社会主义制度得以确立 ②国营经济一统天下
③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亿万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作出的决定性选择。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主要表现在
①国营经济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
②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已经实现
③逐步实现对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④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 1953年,毛泽东同志指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1956年1月15日,北京各界20多万人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的联欢大会。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转折点
②“一化三改”的核心是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公有制
③能够顺利完成社会主义改造这一伟大革命是历史偶然
④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 1956年,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对其意义理解正确的是
①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
②确认了中国人民掌握国家权力的历史变革
③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
④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 1892年,张弼士投资300万两白银在烟台创办张裕酿酒公司。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张裕公司成了一家国营企业。改造前后张裕公司发生的显著变化有
①实现了葡萄酒的现代化生产 ②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根本变化
③企业生产积极性显著提高 ④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党的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了。当时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
A.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
D.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8.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为此,应该
A.消除主要矛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B.降低人民需要,以适应经济发展水平
C.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D.尽快用先进的工业代替落后的农业
9.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能够体现这一飞跃的“事实”是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制定 ②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③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 ④党的八大的召开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到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共和国几乎每一天都在发生改变,因为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建设项目开工上马,其中许多是中国过去没有的新工业,如汽车厂、飞机制造厂、大型发电设备生产厂。这说明
①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把我国由落后的工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②毛泽东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进行“第一次结合”找到的路是正确的
③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④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我们总结和吸取历史教训,目的是以史为鉴、更好前进。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遭受严重挫折的原因可能是
①没有照搬苏联模式
②在当时中国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遵循
③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中国水土不服
④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估计不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规定之后,我国集中财力、物力搞建设、谋发展。仅“一五”计划期间,全国就开展了1万多个工矿建设单位的施工,包括156个重点建设项目。独立自主、艰苦创业,愚公移山、改造中国,成为这个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火红年代的中国人民精神面貌的真实写照。新中国仅仅用了20年时间就完成了西方国家200年才能完成的成就,基本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经济发展奠定了根本基础。
毛泽东同志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苦探索。1956年4月发表《论十大关系》,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形成初步的系统的思路。1957年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作出重要理论贡献。这为我们打开了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窗口,并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别于苏联模式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指出了中国应当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结合材料,运用“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的相关知识,分析新中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探索过程中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
(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经历了严重曲折,于是有人就此否定改革开放以前30年的历史。你是否认同?请阐述你的理由。
答案 (1)①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②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③中国共产党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这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2)不认同。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为现代经济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独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准备和宝贵经验。因此,我们应辩证地看待这段历史,以史为鉴、更好前进。
解析 本题以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成就为背景,考查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成就的原因、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的意义。
(1)本问要求分析新中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探索过程中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结合材料“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规定之后”来看,可以联系如下知识作答:①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②党的八大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规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结合材料“独立自主、艰苦创业,愚公移山、改造中国……中国人民精神面貌的真实写照”来看,可以联系如下知识作答:中国共产党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2)本问提供了一种观点: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经历了严重曲折,于是有人就此否定改革开放以前30年的历史,要求谈谈对此观点的看法。首先明确不认同的态度;其次结合所学知识,辩证地认识该观点,一方面要实事求是地承认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曲折,另一方面应看到社会主义建设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的历史贡献不能否认,应指出这些成果和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