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一、单选题
1.某班同学围绕“中国革命的历程”开展研究性学习, 一位同学以时间轴的方式呈现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并标注了各个阶段所属的历史时期。下图中对于“历史时期”的标注有问题的是( )
A.1840-1919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1921-1949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C.1949-1956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过渡时期) D.1956-1978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2.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在这一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 )
A.“两个确立” B.“一化三改” C.“四个全面” D.“五位一体”
3.1956年1月,北京市各界二十多万人在天安门广场举行集会,庆祝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 )
A.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建立国营经济
C.变革生产资料私有制 D.实现农业合作化
4.1953年8月,毛主席作出指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基本上实现一化三改。”三大改造的根本目的是( )
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B.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C.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D.改造我国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
5.1956年,我国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种重大历史变迁,标志着我国( )
A.改革开放起步
B.土地改革胜利
C.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D.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6.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的实践,党中央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有其历史必然性,原因在于( )
①分散的个体农业经济有利于促进城市和工业化建设的发展
②国家已经全面完成了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改造
③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
④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最后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决议》宣布国内的主要矛盾和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的主要任务。中共八大提出的主要任务是( )
①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②着力解决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③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④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8.我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是( )
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新中国的成立
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 D.改革开放
9.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党取得全国执政地位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的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党和全国人民在新形势下的主要任务。党的八大召开后,我国( )
①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②为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④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把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我国国民经济体系、基础设施建设、科技等各方面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人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列成就能反映这一时期社会变化的是( )
①“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等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
②1954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法律形式确认人民当家作主
③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
④农民踊跃报名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团结带领人民不懈奋斗,胜利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从而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一“飞跃”的历程是(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
②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
③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A.①→④→③→② B.④→①→③→②
C.④→③→①→② D.①→③→②→④
12.纵观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就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党的理论创新,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 )
①创立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②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④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下列对社会主义建设艰辛探索时期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B.完全照抄苏联经验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成就
C.实现了从“东亚病夫”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D.我国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二、主观题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到1956年上半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制度从此在中国建立起来。与此同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许多重要指标已有确实把握提前完成。在这种形势下,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最重要的贡献是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提出了党和全国人民在新形势下的主要任务,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简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意义及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1.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意义:
①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标志着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②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社会秩序更加稳定,人民民主专政更加巩固,从而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
2. 党的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
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15.阅读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生2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1)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是在哪一年?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如何正确认识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进行的艰辛探索?
15.(1)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2)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消灭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压迫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战胜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颠覆破坏和武装挑衅,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也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摘自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过程的认识。
16.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先后提出了不同的主张和方案。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奋斗,中国仍旧没有找到那条救国救民的道路。
1921年,一个新政党以自己的政治主张、坚定意志、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中国革命战争胜利的民族先锋。1949年,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1956年,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的指引下,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不断树立起新的里程碑。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说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原因。
17.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
②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人民有了前进的主心骨。党领导各族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④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B |
B |
C |
B |
D |
D |
C |
C |
C |
B |
题号 |
11 |
12 |
13 |
|
|
|
|
|
|
|
答案 |
A |
D |
D |
|
|
|
|
|
|
|
高一政治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1.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意义:
①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标志着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②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社会秩序更加稳定,人民民主专政更加巩固,从而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
3. 党的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
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高一政治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B |
B |
C |
B |
D |
D |
C |
C |
C |
B |
题号 |
11 |
12 |
13 |
|
|
|
|
|
|
|
答案 |
A |
D |
D |
|
|
|
|
|
|
|
1.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意义:
①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标志着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②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社会秩序更加稳定,人民民主专政更加巩固,从而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
4. 党的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
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1.B
【详解】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要求选出对于“历史时期”的标注有问题的选项。
A:1840年鸦片战争的开始,中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即1840-1919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A正确,但与题意不符。
B:1919年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B错误,但符合题意。
C: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进入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即1949-1956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过渡时期) ,C正确,但与题意不符。
D: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开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即1956-1978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D正确,但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B。
2.B
【详解】B: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一化三改”,B正确。
A:“两个确立”是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不是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A不符合题意。
CD:“五位一体”、“四个全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CD均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3.C
【详解】C: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社会主义制度,C正确。
A:逐步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一化三改”中的一化,不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A排除。
B: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是彻底摧毁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建立新民主主义制度,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条件和根本保证,B排除。
D:农业合作化运动是指新中国成立后,在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不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D排除。
故本题选C。
4.B
【详解】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A错误。
B:三大改造的根本目的是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B正确。
C: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三大改造的意义,不是根本目的,C不选。
D:改造我国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是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的内容,不是三大改造的根本目的,D错误。
故本题选B。
5.D
【详解】A: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起步,A排除。
B: 1952年冬到1953年春,土地改革运动除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以及台湾外,在全国基本完成。新区农村土地改革的胜利完成,彻底推翻了长期统治和压迫中国农民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巩固了工农联盟,并为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B排除。
C: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C排除。
D: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D正确。
故本题选D。
6.D
【详解】①②③④: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有其历史必然性,原因在于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①②错误,③④正确。
故本题选D。
7.C
【详解】①③:党的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因此,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①③符合题意。
②: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过渡时期。此阶段着力解决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②不符合题意。
④:党的八大最重要的贡献就是规定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8.C
【详解】C:1956年底,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实现了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C符合题意。
A: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这不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A不合题意。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但不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B不合题意。
D: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但这不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D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C。
9.C
【详解】①④:党的八大召开,是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我国逐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把落后的农业国发展为先进的工业国,①④符合题意。
②: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②不符合题意。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0.B
【详解】①③: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是1956年到1978年的事,“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形成于20世纪50至70年代之间;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都能反映这一时期社会变化,①③符合题意。
②:题干涉及的是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1954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发生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前,②不符合题意。
④:农民踊跃报名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不是1956年后的事,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11.A
【详解】①: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①排第一位。
④: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④排第二位。
③: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③排第三位。
②: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崭新的历史课题。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以苏联经验教训为鉴戒,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②排第四位。
正确的排序为①→④→③→②。
故本题选A。
12.D
【详解】①:毛泽东思想创立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①不符合题意。
②: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②不符合题意。
③④: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3.D
【详解】A:中国革命实践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A排除。
B:社会主义建设艰辛探索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以苏联经验教训为鉴戒,结合中国具体实际,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不是完全照搬苏联经验,B错误。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C排除。
D:社会主义建设艰辛探索时期,我国取得了巨大成就,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