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唐玉婷高中英语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唐玉婷

    官林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单丽娟

    官林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翟林一

    官林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高春萍

    官林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高馨

    宜兴一中

    加入时间:2022-05-25

  • 高英

    和桥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胡思霞

    丁蜀高级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刘佳佳

    宜兴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陆赟

    周铁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钱佳

    官林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史俊杰

    宜兴一中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珏

    官林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徐禄

    丁蜀高级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徐婷燕

    官林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怡

    第二高级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正良

    宜兴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热点交流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目标设定与达成网络讲座观后感

作者:徐婷燕  日期: 2024-04-07  点击: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目标设定与达成网络讲座观后感

宜兴市官林中学       徐婷燕

 

伴随着新学期脚步的来临,唐玉婷中学英语名师工作室这个积极向上的大家庭又开展了别具一格的成员活动。校园外,疫情的发展仍然使大家忧心忡忡。因此,出于安全角度的考虑,这次的活动采用了线上讲座的方式,成员们足不出户享受学术盛宴,领略大家风采。

 

第一堂讲座是由杨晓钰教授带来的教学目标设定指导与案例分析。杨教授先为我们讲解了教学目标的定义、功能、影响因素等理论知识,接着又为我们剖析了一些教师在教学目标制定时会犯的通病,如使用 “learn”“practice”等不能够作为预设目标的动词,而应该使用更为具体、具有可操作性的“identify”“analyze”“describe”“retell”等动词。老实说,作为一名开展过多次公开课,参加过赛教的一线教师,这个知识点一直是我的盲区,我在以前的教案编写的时候多次犯过类似错误。杨教授的讲述使我恍然大悟,事后我开展了一次自我反思:为何以前在备公开课的时候总有一种毫无头绪,一团乱麻的感觉?因为我整节课的指挥棒——教学目标的设计就出现了问题。以往我对教学目标的编写多是敷衍了事,也在教学目标中频繁使用“learn”“understand”“practice”等空洞的词汇,我的整节课堂只指向一个模糊的终点,而具体在哪里,如何通过一个个环节到达那个终点却不甚清晰。试问,当教师连这些内容都没理清的时候,如何能保证课堂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呢?大多是套用公式,东拼西凑罢了,永远打磨不出一节浑然天成的课。这个问题曾困扰我很久,现在我终于明白了: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思路就不可能清晰,教学环节的设置肯定也不合理。肯在教学目标上下功夫,整节课的思路也就十分明了,接下来的教学环节如何设计,怎样抛出问题,开展怎样的活动等问题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就凭这一点,杨老师的讲座使我受益匪浅。

 

此外,杨教授的讲座中还提到了一段使我非常感动的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愉,授人以愉不如授人以欲。”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是我在高三课本上教过学生的一句话,这次,杨教授给这句话赋予了更深刻的含义: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其实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愉悦感,借此增加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杨教授还为我们提供了两堂干货满满的课堂实例。其中最让我受用的是一节听说课的介绍。成为教师这么多年来,还未曾上过一堂听说课,也未曾听过同行上过的任何一节听说课,这方面又是我的一个知识和能力盲区。这堂课的许多方面,如听说课中如何进行快速有效的词汇学习,如何引入语篇话题等方面值得我反复揣摩并学习借鉴。

 

第二个由成都武侯区教研员高倩霖老师带来的“疫情期间电视录播课的阶段教学”的讲座贴近时事,也为我们打开了将来英语教学新形式新模态的思路。作为一名曾经在疫情期间上过网课的教师,我深知网课备课的艰难:学生手里没有书,以往课堂中实践中的利器——小组讨论也无法开展。如何克服这些困难,让网课起到最大的效果成了老师们面前的大难题。成都市的教学内容就非常值得其他地区学习。疫情期间,学生手里没有教材,那就从网上搜罗高质量的与疫情相关的新闻和文章,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也贴近时事,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此外,这次疫情期间的特殊教学方法也值得我们每个教师反思:教学不能追求安逸,不能满足于自己熟悉并掌握的教学套路、教学手段。必须时刻紧跟这个千变万化的世界,多接触一些非常规模态的教学手段,不断打磨自己的ppt等教学软件制作技术,以备不时之需。

 

这次讲座是工作室一次特殊的“相聚”,这个夜晚也是一个收获颇丰,值得反复回味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