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唐玉婷高中英语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唐玉婷

    官林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单丽娟

    官林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翟林一

    官林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高春萍

    官林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高馨

    宜兴一中

    加入时间:2022-05-25

  • 高英

    和桥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胡思霞

    丁蜀高级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刘佳佳

    宜兴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陆赟

    周铁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钱佳

    官林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史俊杰

    宜兴一中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珏

    官林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徐禄

    丁蜀高级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徐婷燕

    官林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怡

    第二高级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正良

    宜兴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热点交流

谈青年教师论文写作

作者:高春萍  日期: 2023-02-15  点击:

                                        11

宜兴市卓越教师后备研修班培训总结

官林中学    高春萍

曾读到某位专家谈起教师的成长轨迹,其中提出一个教师要走向成功,仅有第一次成长是不够的,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第二次成长。当前教师成长遇到的瓶颈不是第一次专业成长,而是第二次专业成长。当时心中就产生了共鸣。从我自身发展的状态来看,我正处于一次成长后,二次成长前。在教学上也算得心应手,能取得较为优秀的成绩,在科研方面,每年也有一两篇论文发表。但是,每当自己想要再往前走一步时总感觉无从下手。幸运的是,正是在这段迷茫时期,我参加了宜兴市卓越教师后备研修班,搭上了专业发展的顺风车。

在第一阶段培训中,我们聆听了以下专家的讲座。张肇丰《教师论文写作的类型与选题》;祁建新《学科教学论文写作的问题分析》;董林伟《从教研走向科研》;赵宪宇《教育写作与专业发展》;姚卫伟《教育论文的修改与升格》;陆启威《教育科研与学校教改实践及其他》;许建国《关于课题研究的几个问题讨论》;吕红日《如何设计课题》《撰写研究报告》《教育研究实践转化》。讲座范围覆盖面广, 从教育论文、学科教学论文写作到课题研究与研究报告撰写应有尽有,同时讲座内容深入透彻,对我们的论文、课题写作起到了很好的引领和指导作用。于此同时,各位专家的严谨治学、精耕学术、追求卓越的科研态度令学员们印象深刻,他们为我们呈现了卓越教师最为理想的样子。

论文写作是一个又爱又恨的过程,从一点想法到成文的过程很磨人,但写出一篇反映自己想法的文章又让人很有成就感。如何写好论文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大课题。张肇丰老师在论文写作方面为我们指点迷津。张老师引导我们反思论文写作动机,指出论文如何推陈出新,点拨论文写作路径和如何选题、立意,如何收集论文资料等。

1. 论文如何推陈出新、避免重复研究:张老师强调一线教师可以通过新的例子阐释常见的经验和观点 。一线教师具有立足自身优势——实践经验。因此,可以更多围绕新课标提倡的理念、教育专家们提出的理念、观点进行学习探究,结合自身实践,在新角度、新途径、新的情境下验证和实践专家的理论、观点。这为我们教师追求论文出新提供了实操性的建议。

2. 论文写作的路径:张老师指出论文写作有两条路径:一条是从实践提炼到理论水平,另一条是用理论解释实践问题,进而寻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案、策略。一线教师更多是走第二条路径,而要走好第二条路,张老师指出我们需要回归书本,熟悉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理论,这是写好论文的前提。

尤其在课题申报、研究报告撰写方面我感觉很受启发。张老师指出,在撰写研究报告方面,首先,我们要明白课题研究要去哪儿(假设是课题的前提,要清楚课题证明什么);其次,张老师回答了如何去的问题  课题操作可采用小实验、小调查,课题选择应尽量巧妙、切口小、实用,容易操作。这其实指出了我们要做真研究,立足真实问题。正如张老师所说,“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只有扎实立足课堂教学,研究解决真问题才能让论文有根可循、有理有据。

论文逻辑不顺、语言表达太过普通是我论文写作中的又一大问题。具体来说,问题可细化为以下几点:1. 围绕某个话题无法深入展开,立意不深 2. 大小标题表达普通,不吸引人 3. 写不出独特之处,无法形成具有创造性的看法。如何修改论文使之升格,对于这个问题我在姚老师的讲座中找到了答案。

首先,在讲座开始时,姚老师带着我们进行了逻辑思维训练,比如如何打开思路联想、思想、怀想;分类、例证;以四两拨千斤的方式教会了我们论文如何形成逻辑关系、形成结构。其次,在姚老师一篇篇具体的案例讲解中,他教我们找到修改文章的突破口,如何让作文升格。例如,论文题目要聚焦,有明确的观点;表达要传递有效信息,代入自己的思考;

可以说,姚老师的旁征博引令人叹为观止。今后我要跳出狭窄的学科专业阅读,多看各类书籍,努力提升自己思考的逻辑性、表达的艺术性。

课题撰写是教师走向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但是课题与实践如何深度融合一直是使我困惑的问题。在2021年我跟唐玉婷老师合作完成了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思维导图的农村高中英语深层阅读能力培养的行动研究》。随着课题的结束,我们科组对于思维导图辅助教学的热情似乎有所降温,好似课题的结题也就是研究的结束。但在听完吕红日老师的讲座后,我深受启发。对于课题研究和课题指导实践有了更为全面的理解。

吕博士指出教育研究是为了知识进步所做的一切系统的、批判和自我批判的探究,因此课题研究应该关注把课题价值向实践转化。只要课题具备以下三个特征——“以问题——解决为主要价值指向的处方式研究、围绕课程与教学领域的问题、为问题解决提供可供操作的技术支持”,就容易向实践转化。在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的过程中,认同内化是实践的前提。也就是说,课题绝不仅仅是领题人一个人的事情。课题的完成和实践转化需要课题组每一位成员的积极参与和实践创新。只有当每一位成员认同内化课题理念,外化为行动实践,课题的价值才得以凸显。同时,课题的结题并不是研究的终点。相反,这是新一轮研究的起点。只有以前一个课题研究成果为基础,继续深化完善教育研究并指导实践,课题才能真正在实践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感谢宜兴市教育局高瞻远瞩的培训设计和精心的筹办。本次培训中专家们的讲座犹如雨后甘霖,滋润了我们的心田,让处于专业发展迷茫阶段的我明确了发展的方向,找到了提升自我专业素养的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