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唐玉婷高中英语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唐玉婷

    官林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单丽娟

    官林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翟林一

    官林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高春萍

    官林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高馨

    宜兴一中

    加入时间:2022-05-25

  • 高英

    和桥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胡思霞

    丁蜀高级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刘佳佳

    宜兴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陆赟

    周铁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钱佳

    官林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史俊杰

    宜兴一中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珏

    官林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徐禄

    丁蜀高级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徐婷燕

    官林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怡

    第二高级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正良

    宜兴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热点交流

关于文学作品教学的几点思考

作者:翟林一  日期: 2023-02-14  点击:

于文学作品教学的几点思考

                            ——网络培训心得

                                                                    

在众多课型中,文学作品教学总是让我感到望而却步。首先,这类课对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要求非常高,教师必须在课前对整本书的内容、背景等知识非常了解,才能做到授课过程中不轻易出错;其次,由于课程时间的限制,文学作品的阅读时间得不到有效保障,往往会导致上课环节的设计还是过于关注阅读技能的培养,也很容易继续走教师主导的老路;此外,整本书阅读教学还常会产生半途而废的情况,雷声大、雨点小。

   抱着极大的兴趣我认真倾听了庄乃琬老师的课,庄老师流畅自然的语音语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显示了她扎实的基本功。同时,在听的过程中我有几点困惑和思考,然后在听了张伊娜教授的讲座之后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1、课堂主要采取了师生的形式,这还是一种陈旧的教学模式。对于小说这种比较零碎的结构,教师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一不小心就会让自己处于控制地位,学生太被动。张教授提出了一个好建议,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几组,每个组各自关注一个人物性格特征等的刻画,让学生通过阅读总结归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2、对于小说结构的分析是一个难点,它的框架不像说明文、议论文一样非常清晰。教师如果要强制性地给它找起承转合( exposition—rising action—climax—falling action—resolution), 有时候会有一种特别刻意地感觉,而教师在寻找的过程中可能也是比较纠结痛苦的(结合我自身的经历)。

3、文学作品教学的侧重点之一是鼓励学生欣赏作品中的人物刻画,而不要过度强调地理等知识的学习。此处的学习应该是借助词语唤起对人物的想象,比如,可以利用作品中很多的隐喻、象征等细节,引导学生感知人物形象,走进人物的情感与内心世界,感悟作者想要传达的丰富信息。

4、阅读文学作品的一个目的是:透过作家看族群,了解该群体的生活环境。庄老师在上课时提到了当地的风俗习惯。比如,把出生证挂在墙上。我当时也在思考,这到底是当地的风俗习惯还是这一家人对于身份的执念?看了这个章节我感觉是后者,和后面张教授的想法似乎是一致的,这也是这个篇章的主线。所以我们在分析文化背景和人物性格特征的时候真的还要多花功夫,切忌走偏。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给予文学作品阅读的时间实在是太少。我也反思了一下自己这么多年来的文学作品阅读现状,发现自己大学毕业后几乎没有完完整整、认认真真地阅读过一本原版文学作品,大部分的阅读都存在着功利性。阅读文学作品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对读后续写帮助也是非常大。当然,听课者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很容易纸上谈兵,文学作品教学对于上课老师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感觉自己还需要学习更多优秀的文学作品教学课例,多多聆听专家的讲座,在和学生良性的学习、互动中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