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高中英语拓展阅读教学探索
——以牛津2020新教材第一册 Unit 2 Working the land为例
摘要: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而教师则扮演着设计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学设计的核心目标是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本文以牛津2020新教材第一册Unit 2 Working the land为例,结合项目式学习理论,从课堂导入、语篇研读、整合输入、迁移输出四个方面详细探讨了如何在高中英语拓展阅读教学中实施项目式学习,以期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高中英语;拓展阅读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指出了活动在学习中的核心地位。其中,阅读素养作为学生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发展多元思维和形成学习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本文将以牛津2020新教材第一册Unit 2 Working the land为例,深入探讨如何结合项目式学习理论,设计有情境、有层次、有实效的英语学习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和综合能力,为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一、课堂导入,感知于境
(一)视频导入
在课程开始时,教师采用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1】。教师播放一段精心挑选的视频,内容聚焦于农业生产。视频中,学生们的视线被带到充满生机的农田,目睹农作物从播种到收获的奇妙旅程。画面流转,同时见证农民们辛勤耕耘,挥洒汗水的过程。视频中,丰收的农田和农民的笑脸交织在一起,让学生们感受到农业的重要性和美丽。教师在视频播放的间隙,适时地向学生们介绍农业在国家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农业不仅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更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通过这样的导入,学生们不仅对农业生产过程有直观地认识,也对农业的重要性和美丽有了更深地理解。这种独特的开场方式,有效地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即将展开的课程内容上,为深入学习农业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就视频内容展开讨论,分享其对农业生产的了解。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讨论,从而引出本单元话题——农业的重要性及其可持续发展。师生可进行以下互动交流。
Teacher: “What do you see in the video? What can you tell me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agriculture in our country?”
Student 1: “I see farmers working hard in the fields, growing crops and raising animals for food.”
Student 2: “Agriculture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our country's economy. It provides food and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for millions of people.”
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就视频内容展开讨论,分享其对农业生产的了解。
Teacher: “How does agriculture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our society and economy?”
Student 3: “Agriculture is the backbone of our country's food supply. It ensures that we have enough food to feed our population.”
Student 4: “Agriculture also plays a vital role in rural development. It creates jobs and drives economic growth in rural areas.”
接着,教师展示与农业生产紧密相关的两个生活场景:现代化的农业温室和传统的农耕文化。
Teacher: “Can you think of any other examples of how agriculture is integrated into our daily lives?”
Student 5: “In our daily lives, we rely on agriculture for the food we eat and the clothes we wear.”
Student 6: “Agricultural products are also used in many industries, such as manufacturing and construction.”
这两个场景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够迅速激活学生的已有认知。通过对比这两个场景,教师引出本单元的主题——农业的重要性及其可持续发展。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列举农业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及存在的问题。
(二)预测文本
在阅读过程中,文章的标题是理解文章主旨的关键线索【2】。教师可以利用这一资源,引导学生根据主题语境和标题推测其深层含义,并鼓励其提出疑问。这种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阅读欲望,开阔思维,引导深入思考。本次课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预测标题“Working the Land: The Key to Our Country's Prosperity”的含义,激发学生的兴趣。标题暗示农业作为国家繁荣的关键因素,以及文章将探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学生根据标题提出看法,展示发散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接着,教师让学生阅读文章第一段并提出问题,进一步引导深入思考。学生的问题体现对文章内容和农业发展的理解,为后续阅读活动和提升语言运用能力打下基础。
在预测文本环节,教师先向学生展示文章的标题“Working the Land: The Key to Our Country's Prosperity”,并引导学生根据标题猜测文章的主要内容。
Teacher: “Based on the title, what do you think the article will discuss?”
Student 1: “I think it will talk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agriculture in our country and how it contributes to our economy.”
Student 2: “Maybe it will also explore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the agricultural sector and how to address them.”
通过这样的提问,教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阅读欲望。接下来,教师让学生阅读文章的第一段,并根据所读内容提出问题。
Teacher: “Now that you've read the first paragraph, what questions do you have?”
Student 3: “What are the main challenges facing agriculture in our country, and how can we overcome them?”
Student 4: “How can we promote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practices to protect our environment and ensure food security?”
在本节高中英语拓展阅读课中,教师采用项目式学习的方法,以“Working the Land”作为主题背景。通过项目式活动,教师旨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挖掘其已有的知识储备,并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参与项目的确定、方案的提出以及问题的解决过程。这一系列活动有助于推动英语课堂学习活动的有效开展,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运用英语。为了提高学生在主题背景下的参与度,教师在课程开始时引导学生对文章标题进行预测、分析和提问。这一策略不仅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还帮助其建立对文章主题内涵的初步理解,为后续的深入阅读和分析奠定基础。
二、语篇研读,赏析于文
(一)获取文本信息
在这一阶段,教师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文章,获取关键信息【3】。教师先可以让学生快速浏览全文,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和结构。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标题、副标题、图片和图表等元素,这些元素通常包含文章的主题、重要观点和细节信息。例如,在教授“Working the land”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快速浏览文章,了解农业的重要性、农业技术的进步以及农业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的信息。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数据和事实,这些信息有助于学生更准确地理解文章的观点。
(二)分析语言
在获取文本信息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章的语言特点。这包括分析文章的词汇、语法、修辞手法以及作者的写作风格等方面。通过分析语言,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欣赏文章的美学价值,并提高自己的语言鉴赏能力。例如,在教授“Working the land”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使用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这些修辞手法使得文章更加生动形象,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农业的重要性和农业技术的进步。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长难句和复杂句,分析句子的结构和成分,提高学生的语法分析能力。通过语篇研读这一环节,学生不仅能够获取文本的关键信息,还能够深入分析文章的语言特点,从而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
通过项目式学习的高中英语拓展阅读教学,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阅读素养和综合能力也得到了全面培养。这种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积极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服务。教师还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丰富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过程,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总之,基于项目式学习的高中英语拓展阅读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值得在日常教学中广泛推广和应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赛岚. 项目式学习指导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探究——以人教版(2019版)《英语》必修第二册Unit 3的Reading and Thinking为例 [J]. 名师在线, 2021, (30): 10-13.
【2】 黄明敏. 项目式学习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设计和应用 [J]. 中学生英语, 2020, (34): 9-11.
【3】 秦栋婷. 创设情境提高初中英语阅读课语言点教学的有效性——以《牛津英语》新教材9B Unit1 Reading Two Cities in China为例 [J]. 生活教育, 2015, (11): 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