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看"为途径提升高中英语非故事类文本教学的效果
作者:徐禄 日期:
2024-04-06 点击:
次
以"看"为途径提升高中英语非故事类文本教学的效果
摘要:随着高中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非故事类文本教学受到了应有的关注。英语教师主动审视自身的教学行为,想方设法地改变非故事类文本教学缺失的现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动机,充分发挥视觉要素的育人辅助作用,以“看”为途径全面提升学生对非故事类文本的兴趣,保障最佳的教学成果。本文结合非故事类文本教学的基本内涵,深入分析基于“看”的高中英语非故事类文本教学对策,以期为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提供理论借鉴和参照。
关键词:“看”为途径;高中英语;非故事类文本;教学效果
引言
在高中英语非故事类文本教学中,许多教师逐步加强“看”这一技能,灵活运用“看”来指导学生阅读多元语篇,开拓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语感,为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铺路。对于高中英语非故事类文本教学来说,英语教师需要整合利用多种视觉要素,带领学生梳理语篇思路,确保学生能够抓住语篇的重难点知识并主动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所思所获。意识到非故事类文本阅读的必要性和乐趣,进而享受这类文本阅读的全过程,通过阅读提升学科核心素养并净化心灵、开拓视野、增长见识。
一、非故事类文本教学
非故事类文本主要是指描写细节、传递信息以及阐述原因的文本,题材丰富多样,话题比较广泛,涵盖了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的诸多方面。在数字化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学生接触非故事类文本的渠道越来越多,社会研究报告、指南、海报、地图手册是比较典型和常见的非故事类文本。为了强化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丰富学生的词汇,教师需要高度重视非故事类文本教学,从“看”着手,通过非故事类文本教学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让学生能够在认真阅读的过程中更好地认识自己、他人和世界。
二、以“看”为途径提升高中英语非故事类文本教学效果的对策
(一)以“看”为本位,适当补充阅读材料
与故事类文本教学相比,非故事类文本教学的难度系数更高。为了打造品质课堂,教师需要从学生的阅读兴趣着手,带领学生阅读不同类型的文本,让学生能够对阅读文本有一个深刻透彻的感知和理解。具有远见卓识的教师主动为学生提供不同题材和体裁的阅读文本,囊括多类文本,鼓励学生静下心来自主阅读,积累丰富的英语知识。首先,教师需要深度剖析教材文本,围绕语篇主题、内容、传递的意义、文体特征、语言结构和内容结构开展非故事类文本教学活动,全面拉近学生与非故事类文本的距离,为学生的“看”做好铺垫和准备。其次,教师需要主动总结经验教训,结合基本学情和教情选择补充文本,整合利用多种线上教学平台收集与非故事类文本密切相关的资料。让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了解阅读文本的来龙去脉,进而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Protecting ourselves中的Aids today时,教师可以围绕语篇教学的基本要求在线上教学平台中搜集以“人与社会”为主题的拓展素材,讲解艾滋病的病毒传播途径、症状以及抵御艾滋病的手段,鼓励学生自主观看视频并阅读文本,全面强化学生对非故事类文本主旨思想的理解和认知。最后,教师需要对比分析阅读文本,始终聚焦于同一个主题,协调和平衡补充文本和教材文本,确保两大文本在语篇内容和语篇类型上相互补充、互相印证。让学生能够获得丰富的阅读材料,进而产生自主“看”的意愿和动机,不再游离于课堂之外,被动接受知识灌输,成为知识的容器。
(二)以“看”为媒介,分类处理阅读文本
不同语篇的来源各有不同,形式多样,语篇处理方式也较为多元,教师需要以教材文本为核心,将思维导图、文字云图以及文本图片和信息框架图相结合,以“看”为媒介,带领学生深入理解及自主梳理语篇的核心信息,将泛读和略读相结合,帮助学生聚焦目标信息。在分类处理文本时,教师需要利用视频这一些特殊的语言学习材料逐步丰富文本信息的展示形式,将看前、看中、看后活动相结合,让学生能够静下心自主观看视频。在以“看”为媒介带领学生阅读非故事类文本时,教师首先需要精读教材文本,采取以图引题的形式精准预测文本的主旨思想,围绕文本标题以及图片推测语篇的核心信息及主题,依托插图开展主题预测活动,顺势导入词汇云图,保障预测的精准性和科学性。比如教师可以围绕文本标题Aids today搜集艾滋病国际符号红丝带的图片,采取图文并茂的形式带领学生阅读非故事类文本,然后趁热打铁问学生“Are you familiar with this red Robin?”,“What is it related to?”,然后顺势导入主题内容,全面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看”插图、引话题非常有必要,能够为学生后续的高阶学习做好准备。教师应在精准预测的过程中带领学生看文字云图,借助可视化标签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直观生动地展示枯燥乏味的英语知识。其次,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广泛阅读网页文本,弥补学生在想象力和生活经验上的不足,让学生能够通过“看”抓住核心信息,自主攻克重难点知识。非故事类文本教学比较复杂,教师需要尽量避免机械性地要求学生逐字逐句地阅读文本内容,而是围绕教材文本的信息框架图适当补充新信息,鼓励学生自主归纳和整理。最后,教师需要提供精“看”配套视频,将连续性图像与声音相结合,利用优质的视觉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打造真实可感的交际场景,提升“看”视频的有效性。看前预测、看中判断和看后讨论缺一不可,有助于充分发挥“看”的媒介作用,适当补充文本内容和形式,非故事类文本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也可以得到保障。
(三)以“看”为辅助,选择展示阅读成果
在组织开展听说读写活动时,教师需要从阅读、写作以及口语交际着手,主动为学生创造表达自我的机会。在非故事类文本阅读教学中,教师一方面需要整合不同类型的语篇,另一方面应将多形式、多层次的阅读展示活动和分享活动相结合,围绕语篇引导学生自主模仿和展示,基于信息框架图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所思所获。首先,基于语篇模仿展示。语篇是比较典型的展示形式,教师应以“看”为辅助,精心选择展示阅读成果,通过模仿展示充分发挥“看”的辅助作用,逐步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的认知高度及学习积极性。比如在带领学生阅读非故事类文本时,教师需要适当拉长战线,在语篇阅读教学中留出更多的时间,通过阶梯式设问提升学生的语篇阅读积极性,充分发挥看和读的辅助作用。为了强化学生对语篇的理解,教师可以问学生“What has HIV or Aids become a serious problem around the world?”,“Do you think it is proper to treat the people with HIV or AIDS differently?”,鼓励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语篇,实现仔细看、深入看。其次,教师可以基于信息框架图选择展示,结合学生的课内外表现逐步完善及更新信息框架图,让学生能够“看”到信息梳理以及语言理解的具体过程,实现语言输入向语言展示的顺利过渡。多种信息文本框架的分享展示不容忽略,教师应主动回归教学正轨,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不同板块的信息内容,确保学生能够在课内外学习的过程中“看”到形式新颖的展示形式。为了避免学生天马行空,教师可以利用线上教学平台搜集与非故事类文本密切相关的问答表格以及海报,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架。
结语
综上所述,在组织开展高中英语非故事类文本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逐步强化“看”这一技能,让学生能够“看”到多种类型的语篇,鼓励学生涉猎多元文本,通过“看”开拓视野,逐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享受英语非故事类文本阅读的全过程,实现阅读善读和乐学善学。为了激活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教师还需要结合学生的课内外表现组织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阅读展示和分享活动,灵活使用“看”这一技能提升整体的非故事类文本阅读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能力以及“看”的能力。
参考文献
[1][1]徐静芳.指向高阶思维培养的高中英语非故事类文本阅读教学探究[J].英语学习, 2020(9):4.
[2]黄生刚.英语非故事类文本教学初探——以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Unit4《Road Safety》一课教学为例[J].小学教学参考, 2021, 000(036):39-40.
[3]黄燕,谢蔡珊.艺术类本科生大学英语课堂的英语阅读教学——非故事类文本的阅读教学途径探索[J]. 2021.DOI:10.12249/j.1005-4669.2021.03.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