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高中英语素养本位的大单元教学设计
宜兴市第二高级中学 张怡
【摘要】学科核心素养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高中英语教师开始进行大单元教学教学设计,但在实际设计与后续的实施与反思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为了优化高中英语教师的大单元教学设计,本文以译林版普通高中拓展创新课程 英语 第二册Unit 3 Helping others为例,从准备步骤和基本环节为切入角度,探讨素养本位的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具体流程与注意事项。
【关键词】单元教学;核心素养;大概念
一、引言
受到当今前沿教育理论研究的不断推进影响与督促,越来越多的高中英语教师认识到了单元教学的重要性。很多教师通过研读相关理论专著、尝试教育实践,逐步掌握了单元设计的整体步骤,即:整合教学内容、确定单元目标、设计单元活动、开展单元评价(胡润、陈新忠,2020),并取得了一定教学效果。
当然,在当前实际的大单元教学设计和实践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缺乏关联性,多数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以语篇为锚点进行教学,使得整个单元教学过程呈现碎片化与跳跃性,欠缺环节之间的关联度;缺乏整合性,多数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旧以课本教材作为教学顺序的唯一凭据,按照课本板块安排顺序组织教学;缺乏创新性,多数教师在实际教学设计过程中依赖课本与教学参考的指导,欠缺个人见解与创新。
为此,笔者尝试以《普通高中拓展创新课程 英语 第二册》Unit 3 Helping people为例,通过对单元主题意义与具体学情的探索,探讨素养本位的大单元教学设计。
二、大单元教学的准备步骤
大概念是落实素养导向教学的抓手,是大单元教学的重要前期筹备。所谓大概念,就是在日常生活的具体情境中被不断运用,从而发掘其可迁移性的概念。只有经过充分的分析与思考,以课本与教参为依据,立足本班的具体学情,概括本单元涉及的大概念,教师才能在单元整体涉及与教学过程中以一个全面、客观的新视角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动态调整具体的教学步骤与活动,以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落实到操作领域,在实际教学设计工作之前,教师必须花时间明确单元主题意义、梳理主题意义下的重要概念、分析学情、提炼单元的大概念以搭建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基本框架。下面笔者以《普通高中拓展创新学程 英语 第二册》Unit 3 Helping people为例,阐述大单元教学的核心概念提炼过程。
1. 明确单元主题意义
主题意义是指文本主要内容呈现的核心思想或深层含义,往往与文化内涵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相关(陈新忠,2018)。主题意义要紧密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王蔷,2019)。为了准确把握单元的主题意义,教师必须仔细阅读单元内每个版块,概括总结其在内容上与思想上对学生的现实启发意义,从而深化个人对单元教学内容的理解,也能够对单元板块的教学顺序进行必要的调整与补充。
本单元的主题语境是“人与社会”,话题是“帮助他人”,涉及包含歌曲、演讲稿、杂志文章、短篇小说、活动方案等多种语篇类型。整个单元分为八个板块,探讨“帮助他人”这一话题的多个层面,具体内容分析如下表(见表1)。八个板块围绕“帮助他人”话题,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每个人都可能会受到他人的帮助,每个人都有机会在生活中帮助他人,学生应该理解帮助他人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掌握帮助他人所隐含的对自身知识与能力方面提出的要求,树立服务社会的崇高目标与理想。
表1 Unit 3 Helping others各板块主要内容
板块 |
文体/活动形式 |
具体内容 |
Welcome to the unit |
歌曲 |
帮助他人 |
Reading |
演讲稿 |
联合国成立的背景、工作内容与成就 |
Grammar and composition |
杂志文章 |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
Extended Reading |
短篇小说 |
主人公Tom得到陌生人帮助获得鼓舞,改变人生态度、亲身实践进行爱心传递 |
Project |
小组活动 |
慈善活动方案 |
Assessment |
|
学生使用元认知策略进行反思与总结 |
Further study |
|
学生运用网络等多种资源获取渠道,进行自主探究 |
综合以上的思考与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意义为: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激发服务社会、奉献自我的意识和热忱,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2. 梳理主题意义下的重要概念
在主题意义确立之后,教师可以结合各板块的具体内容,将主题意义细化为若干重要的概念支点,每个支点又可以细化为下一个层级的概念支点。为了让各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与逻辑关系更为直观,教师可以采取可视化图示的方式对重要概念进行整理。
图1是笔者基于Unit 3 Helping people各板块内容和主题意义梳理的概念可视化图示。该单元对“帮助他人”这一话题的探讨分为两个大层级:组织与个人,在每个层级制下又以类型、方法、成就和影响为分类角度进行了进一步的细致划分。
图1 Unit 3 Helping others概念可视化图示
3. 分析学情
明确主题,梳理单元内各项细化概念以后,教师还要仔细研究学情。在本单元教学之前,教师就以访谈和问卷的形式,对本班学生进行了调研。结果发现,学生对于帮助他人的话题较为熟悉,能够以生活中发生在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举例说明帮助他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文科班的学生对联合国的历史发展和组织架构有一定背景知识储备,但对于联合国具体的项目及其影响缺乏输出基础,对慈善话题缺乏知识储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板块内容教学方面,学生在语文学科积累了相当的语料储备,但学生之间在语言能力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搭建必须的脚手架,进行适当的引导。该学情基本符合预设。
4. 提炼单元大概念
大概念有概念、观念和论题三种表现形式。所谓概念,指的是对一类事物本质特征的抽象概括;观念则表现为一种看法和观点;还有一些难有明确答案的大概念可以表现为论题。判断一个表述是否为大概念的一个重要标准,是观察该表述是否具备真实生活的迁移价值,是只局限于课堂内部的“专家结论”,还是能够与其他学科、现实生活相勾连的“专家思维”。大概念与小概念之间,存在着“具体—抽象”的提炼过程,但更重要的是,大概念还蕴含“抽象—具体”的实用价值。
针对Unit 3 Helping Others,教师结合语篇分析与学情分析,在梳理主题意义下重要概念的基础上确定了以下单元大概念:
(1)为了便于观众理解,演讲稿一般有清晰的结构,采取多种方式支撑个人观点;
(2)英文短篇小说中的多种修辞手法,有助于渲染氛围,使读者更有代入感;
(3)联合国作为重要的国际组织,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4)帮助他人是每个社会公民的责任。
三、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
在确立了单元大概念之后,教学进程由准备迈入设计环节,这其中,目标、评价、活动是单元教学设计的三个基本维度,教师可以从这三个角度入手,全方位捋清教学思路,预设教学流程。
1. 目标设计
目标揭示了预期的学习结果。书写明确的教学目标,有助于教师明确教学的方向,并在教学过程中时刻进行监督与调整。“我们的课堂、单元和课程在逻辑上应该从想要达到的学习结果导出。”(威金斯等,2017)所谓的“逆向设计”,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对课堂最终的学习成果进行清晰的描述。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该具备可达成、可操作、可检测这三个特点。单元整体目标可以分解为具体的课时目标,根据教学实际有所侧重,避免脱离主题意义或以碎片化的方式呈现。具体来说,素养导向下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中目标设计模板应由四部分构成:素养目标、单元大概念、具体单元目标以及其他具体单元目标。
结合Unit 3 Helping others的单元大概念,结合本单元所涉及的各项具体内容,本单元目标撰写如下表2:
表2 Unit 3 Helping others单元目标
素养目标 |
|
能够理解演讲的结构和语言特征,能够理解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段在短篇小说中的表意功能与常见用法。认同人类共同发展的理念。完成理解或表达任务后,能反思和巩固所使用的策略。 |
|
单元大概念 |
具体单元目标 |
1. 为了便于观众理解,演讲稿一般有清晰的结构,采取多种方式支撑个人观点。 |
1.1 理解演讲的目的及具体使用的场景。 1.2 对比演讲稿同议论文的写作风格异同。 1.3 归纳演讲稿的写作框架与语言风格。 |
2. 英文短篇小说中的多种修辞手法,有助于渲染氛围,使读者更有代入感。 |
2.1 理解小说六要素在阅读小说过程中的引领作用。 2.2 体会短篇小说语言风格对环境与氛围的塑造。 2.3 体会短篇小说情节安排的设计对人物个性的表意特点。 2.4 运用具体阅读分析进行续写创作,构成与原文统一的文本。 |
3. 联合国作为重要的国际组织,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
3.1 了解联合国成立的背景。 3.2 了解联合国的使命。 3.3 了解联合国迄今所取得的成就。 |
4. 帮助他人是每个社会公民的责任。 |
4.1 树立参与社会,帮助他人的意识。 4.2 了解向他人提供帮助的方式方法。 4.3 了解互相帮助的意义。 |
其他具体单元目标 |
|
自我监控语言的正确性和得体性。理解图片中的非文字信息。 |
2. 评价设计
新课标指出,完整的教学活动包括教、学、评三个方面,教师在教学设计和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达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目的。在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评价的主体,教学活动的开展不应仅呈现生做师评的单一模式,而应综合自评、互评等多种模式,以推动学生使用元认知策略等多种学习策略的能力,激发其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综合现有的国内外主流观点,评价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课堂问答、表现性任务、结构化思维工具(思维导图等)、自我反思等。这其中,课堂问答和自我反思是贯穿始终、最常见的评价形式,学生在进入选修阶段学习前应该已经形成固定的行为模式;表现性任务和结构化思维工具则往往要依赖教师在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时,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制定的教学目标,综合学情进行具体的设计。
为了让学生明晰具体的评价细则,使得自评、互评等评价方式真正达到所期待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必须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评分框架,此处以Extended Reading板块教学活动应用文写作为例,展示具体评价模板(见表3)。从中可以看出,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对评价的多个维度进行全面的思考与罗列,以清晰可量化的方式给出打分,并提供优化建议。
表3 A Thank-you letter评价模板
Grading Criteria |
||||
维度 |
要点 |
评价内容 |
自评 |
互评 |
文章结构 (2分) |
层次性 连贯性 |
1. 能运用正确的应用文格式。(有恰当的开头结尾和合理的分段。) 2. 能注意段落之间、句子之间的自然衔接,有逻辑性。(恰当使用过渡词、关联词、插入语等。) |
|
|
写作内容 (8分) |
有效性 适切性 逻辑性 |
1. 紧扣题目要求,立意准确,观点正确。 2. 要点覆盖全面,条理清晰,表达清楚。 |
|
|
语言表达 (3分) |
得体性 丰富性 |
1. 能够正确运用时态、语态。 2. 能够写出符合正确语法结构的句子。 3. 能够运用丰富的词汇和多样的句式。 |
|
|
书写规范 (2分) |
准确性 规范性 |
1. 能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大小写。 2. 能够做到书写优美,卷面整洁。 |
|
|
总评分 |
|
|
|
|
优点: 不足: 修改建议: |
评分者: |
|||
教师评分 |
评语: |
|
3. 活动设计
新课标提出的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已经成为高中英语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实施、评价的重要衡量维度,活动是英语学习的基本形式,为了优化教学方式,教师应设计有情境、有层次、有实效的英语学习活动,避免活动流于形式,营造“热闹”假象的错误倾向。教师应该在活动设计时努力促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和教材之间的思维碰撞,灵活运用多种活动形式,构建主题相扣、逻辑相关、循序渐进的活动链条,促使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螺旋上升。
Unit 3 Helping others的单元活动框架(见表4)反映了笔者以教材为参考,课本内容为依托,遵照素养目标引领,创新活动形式,让渡课堂舞台,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表4 Unit 3 Helping others单元活动框架
单元板块 |
活动形式 |
具体内容 |
Welcome to the unit |
即兴演讲 |
What do you think of Mother Teresa’s saying that love has to be put into action, and that action is service? |
Reading |
思维导图 |
Read the speech and complete chart with the main ideas of each paragraph. |
Grammar and composition |
即兴演讲 |
Which one would you prefer? To give a man a fish or to teach a man to fish? Provide your reasons. |
Integrated Skills |
即兴演讲 |
As high school students, what kind of volunteering jobs can we participate in? Provide examples. |
Extended Reading |
读后续写 |
How might Tom continue the chain of kindness? Write a short paragraph about what he might do later. |
|
应用文写作(感谢信) |
Suppose you are Tom, write a letter to thank the old man and the little girl. |
Project |
小组合作 |
Plan a charity activity |
Assessment |
自评 |
Self-assessment. |
四、结语
以素养为本位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促使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单元主题意义出发,梳理单元内部概念体系,立足学情,提炼单元核心大概念。完整的大单元设计,以目标设计、评价设计、活动设计三个维度,构建完整教学设计框架,为后续的教学实施与反思提供重要依托。当代高中英语教师应在不断的教学实践操作中提升专业技能,以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谋求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译林出版社.普通高中拓展创新学程•英语[第二册][M]. 南京:译林出版社.2022.
[2] 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3] 王蔷.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高中英语[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9.
[4] 刘徽.大概念教学: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设计[M].北京:北教育科学出版社.2022.
[5] 威金斯、麦克泰格.2017.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M].闫寒冰、宋雪莲、赖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6] 邵朝有、崔允漷.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方案设计:大观念的视角[J].全球教育展望,2017,(6):11-19.
[7] 胡润、陈新忠.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策略[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20,(9):6-10.
[8] 陈新忠、胡润、窦飒.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策略[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22,(8):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