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一、已有研究述评
大单元教学,符合课程标准对高中英语教学提出的时代要求,符合当代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有利于学生提升包括思维品质在内的学科核心素养。大单元教学打破传统英语教学以教材单元设置为唯一教学标准的理论窠臼,为一线英语教师拓宽了教学研究与实践的思路,使高中生深度学习和真实性学习成为可能,是目前高中英语教学的热门实践方式。 维金斯和麦克泰格提出,要在大概念——以具有很强迁移价值的高位概念指导下进行单元设计,这要求教师在过程中通过研究和实践逐渐明晰三点:单元内部的关联、单元与单元之间的关联、单元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关联。他们据此提出了“逆向设计”,即:确定预期结果、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埃里克森和兰宁提出了11个单元设计步骤,具体为创建单元主题、确定概念棱镜、确定单元链、编制单元网络、归纳概括、开发引导问题、确认关键内容、确认关键技能、编写最终的评估方式和相应的评估标准、设计学习经验、撰写单元概述。 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刘月霞提出的深度学习时间模型,该模型系统整合了四个步骤:选择单元学习主题、确定单元学习目标、涉及单元学习活动、开展持续性评价。盛群力提出的单元设计6+1模型,即明类型、划水平、定任务、写目标、编量规、优结构、配评估。李刚和吕立洁提出的单元开发七步框架:选择单元主题、筛选大概念群、确定关键概念、识别主要问题、编写单元目标、开发学习活动和设计评价工具。 刘徽提出,尽管各位国内外学者所提出的单元设计步骤并不完全相同,但他们都提到了包括目标设计、评价设计、过程设计的三个部分。专家们都强调了目标的重要性,要以素养为导向,以大概念为抓手,重视充分理解后的迁移应用。为了规避对单元设计的表面化理解,她提出了以目标设计、过程设计、评价设计为构成要素的单元整体设计模型。 |
二、对课题的认识与理解
含核心概念界定、研究的价值与主要观点等。
一、核心概念界定 1. 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由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四方面构成。这四大素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其中语言能力是基础要素,文化品格是价值取向,思维品质是心智保障,学习能力是发展条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要求将教学活动的总目标转向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北京师范大学王蔷教授提出,构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要求教师从只关注学科知识和语言技能,向注重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转变。本课题主要针对高三学生,在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均有着较之高一、高二年级更高的预期。 2. 大单元: 教材的设计包含单元,教师也一直按单元进行教学。传统意义上的单元,更关注的是内容的关联性。但素养导向下的单元概念并不仅仅按照内容进行单元构成的分类,而应关注所涵盖内容对学生素养提升的推动以及现实意义的借鉴和迁移。本课题主要以《普通高中拓展创新学程•英语(第二册)》第三单元Helping people为例进行研究,该单元主题语境是“人与社会”,话题是“帮助他人”,设计的语篇类型有歌曲、演讲稿、杂志文章、访谈、短篇小说和活动方案等,旨在让学生了解帮助他人的各种途径,引导学生关心当今世界面临的问题,激发学生关心他人、参与社会、奉献自我的意识与热忱,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3. 大单元教学: 大单元教学指的是通过连贯的教学设计,将既有教材单元进行拆分与重组,有机整合各个部分的教学内容,真正实现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促使学生深度学习。大单元教学打通单元之间、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课堂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渠道,丰富课程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效率。 二、研究的价值 实施大单元教学,有利于培养完整的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真正实现立德树人,扭转应试教育的片面倾向;有利于实现教学设计与素养目标的有效对接,从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转变为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从单一的知识点、语篇站位、知识点站位,转变为整体视角;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符合新课程的创新理念,适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提高教学效率。 1. 拓宽了大单元教学的实践渠道。 本课题从高三一线教师的教学工作出发,使得大单元教学跳出理论研究领域,进入实践教学成为可能。经过实践的检验,理论研究才能获得进一步的完善。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大单元教学得以获得更为广泛的实践渠道。 2. 弥补了大单元教学的资料不足。 本课题选取《普通高中拓展创新学程•英语(第二册)》作为研究材料,该教材作为宜兴地区最新版本的高中英语教材,相关教辅资料缺乏。本课题通过教学实践,推动该教材的使用方法研究,为大单元教学弥补了资料不足。 3. 丰富了大单元教学的研究方法。 本课题结合丰富的课堂教学活动进行行动研究,兼顾师生教与学双角度的视角,弥补了大单元教学既有研究方法的不足,深化了相关的实践研究。 三、主要观点 1. 大单元设计起始于单元主题意义的挖掘。 现有的单元主题意义挖掘往往局限于从内容及文体形式的分析,本课题致力于从素养层面挖掘单元的主题意义及内在逻辑。 2. 大单元设计构建于单元板块语篇的重组。 现有的单元语篇教学模式陈旧,本课题致力于构建对教材板块语篇基于主题意义与目标设定之上的重组,契合学生思维发展规律。 3. 大单元设计建构基于素养导向的评价体系。 现有的单元评价体系侧重知识与技能而非素养,本课题致力于构建符合素养导向的新型评价体系,学生不仅是评价的客体,更是评价的主体。 |
三、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1.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帮助本校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建立大单元概念,理解单元层面的主题意义,理清语篇内部的逻辑联系,构建全面客观的单元语料观,对单元学习具备更高视角的反思意识; 2.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推动本校教师在备课与教学过程中树立素养本位的大单元概念,更好地挖掘、应用同单元内各语篇之间的联系,提升素养导向意识,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站位提升专业技能; 3.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建立本校英语学科大单元备课的基本模式,形成有推广与借鉴意义的单元设计框架,提升备课效率,推进教科研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促使具备我校特色的教学模式的形成,并为新教材的其他单元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研究内容 1. 素养导向下大单元设计的理论研究。 大单元教学作为近两年的教育热点,更符合立德树人理念,能够促使教师通过对既有教材的重组,更高效地推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当代高中英语教师课务繁忙,相当一部分教师仍保有陈旧的教材使用观念,并对新教材篇幅增加的语篇感到无从下手,陷入教教材的窠臼。有必要组织教师系统研习大单元教学理念,理解与把握大单元教学的相关概念与设计要点。 2. 素养导向下高中英语大单元内容设计研究。 大单元教学主要包含四方面内容,即:提炼单元大概念、大单元目标设计、大单元评价设计、大单元活动设计四部分。区别于指向单纯的知识或技能,大单元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通过个人与团队的研究讨论,对教材既有单元内容进行结构化分析与重组,按照清晰的逻辑主线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形成能够迁移的专家思维。 3. 素养导向下高中英语大单元教学样态与实施策略研究。 在提炼单元大概念的基础上,以大单元目标设计为指向,大单元活动设计为抓手,开展大单元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将课堂主体让渡给学生,使学生真实参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以促使学生形成可供迁移的学习体验。 4. 素养导向下大单元教学评价研究。 区分于传统英语教学以师评为主的评价方式,大单元教学倡导师评与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以推动学生元认知策略等其他学习策略的掌握,从而实现长远角度学习能力的发展。教师应在教学设计阶段构建多元评价体系,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评价标准理解与内化指导,真正实现教学评一体化。 5. 素养导向下大单元教学案例研究。 译林(2020)新教材在语篇篇幅、单元构架上都与原教材有所不同,教师应在充分把握素养导向的大单元教学设计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教学实践,并对以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学生作品等多角度、多层次的材料进行整理、分析与总结,形成校本课程资料。 |
四、研究计划
含研究阶段、研究任务、责任分工及阶段性研究成果等。
一、研究阶段及任务 为了推进课题的实施和管理,便于及时监测研究的动向,课题组将本课题的研究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 1. 2022年9月——2022年10月 课题的准备阶段 该阶段期间,课题组成员了解大单元教学的研究现状,明确研究任务和分工,撰写课题申报书。 2. 2022年11月——2023年1月 课题的实践阶段 该阶段期间,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课题组成员分别从多个角度完成《普通高中拓展创新学程•英语(第二册)》的单元教学内容分析与常规教学设计材料的编写。 3. 2023年2月——2023年5月 课题的深化阶段 该阶段期间,在第二阶段的基础上,课题组成员对大单元教学的设计框架和实践策略进一步优化,总结相关心得体会,撰写与交流围绕该主题的论文。 4. 2023年6月——2023年8月 课题的推广阶段 该阶段期间,课题组成员对研究情况进行反思、小结,形成结论并推广,完成课题的结题工作。 二、责任分工 1. 张怡,课题主持人,一级教师,负责统筹规划、论文撰写。 2. 张倩,课题组成员,一级教师,负责资料收集,初级单元分析材料编写。 三、阶段性研究成果 1. 《高中英语素养本位的大单元设计框架和模式研究》研究报告; 2. 《高中英语素养本位的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论文; 3. 《Unit 3 Helping people单元设计》典型课例; 4. 《Unit 3 Helping people单元设计分析》案例分析; 5. 《Unit 3 Helping people学生作品集》写作作品集、演讲视频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