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我很荣幸能有这个机会在线上观摩庄乃琬老师的一节文学作品阅读课——妈妈的银行账户(Chapter 5),并且聆听了张伊娜教授精彩的点评,感觉获益良多。
庄老师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让我对文学作品阅读课有了全新的认识,整节课亮点频出。课堂之初,庄老师带领学生以Question and Answer的形式对前几个章节的主要情节进行了简要回顾,自然过渡到本章节内容。紧接着,庄老师抓住故事的5个层次,即Exposition, Rising action, Climax, Falling action, Resolution对本章节主要情节进行梳理、分析。同时,关注故事的重要细节、人物性格特征、情感态度变化等凸显故事主题的语句,帮助学生对故事主人公Mama的形象有了多方位的立体的认识。整节课教学环节环环相扣、自然流畅,教师扎实的英语基本功让人有如沐春风之感。
张伊娜教授的评课则让我对文学作品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文学是人学,是关于人的学问。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是作家(个体的人)用语言艺术讲述的生活在特定时空里的一个或几个或一群人的故事。文学教学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应该是借助文学作品中的词语唤起读者对人物或角色的想象。基于文学语言的特性,教师要引导学生感知人物形象,走进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从语言的多义性、隐喻性和象征性,感悟作者想要传达的丰富信息。教师应带领学生更多地聚焦小说人物的所为和所言,用问题链启发学生想象、推理和联想,帮助学生勾画人物形象,感知人物情感,了解人物内心活动,理解人物间的关系,丰满人物性格。
走近人物,方能感知人物性格和内心世界;走进故事,方能感知作者用语言艺术打造的自然与社会环境;联系自我,方能感悟作品的主题意义。以人为本,方能更好地感知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