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朱仁标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朱仁标

    宜兴一中

    加入时间:2022-05-25

  • 曹叶娟

    和桥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琦

    和桥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李惠敏

    第二高级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李敏

    张渚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林姣

    张渚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丽彬

    和桥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许文杰

    宜兴一中

    加入时间:2022-05-25

  • 许绚如

    和桥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杨英华

    宜兴一中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敏

    张渚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盛

    宜兴一中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必修下册第七单元教考衔接梳理

作者:王丽彬  日期: 2025-04-09  点击:

必修下册第七单元教考衔接梳理

 

教材原文

教考衔接切入点

典型例题

单元导语

《红楼梦》这部章回体长篇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艺术的一座高峰。《红楼梦》内容深广,折射历史,反映社会,书写人生,是一部艺术化的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百科全书。

通读《红楼梦》全书,梳理小说主要情节,理清人物关系,理解和欣赏人物形象,探究人物的精神世界,整体把握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建构阅读长篇小说的方法和经验。可以从最使自己感动的故事、人物、场景、语言等方面入手,反复阅读品味,获得审美感悟,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1. 梳理小说主要情节,理清人物关系,理解和欣赏人物形象,探究人物的精神世界;

2. 把握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3.品味和欣赏小说语言。

2020天津】23.在某校读书交流活动中,有同学说我就读不进《红楼梦》,有同学说我就不爱读《三国演义》,还有同学说《论语》读起来才没劲呢。请针对此现象,任选上述三本书中的一本,结合小说情节或《论语》名句,谈谈如何走进经典。要求100字左右。

2021北京,10分】《红楼梦》第十三回,秦可卿去世前向王熙凤托梦,说道:若目今以为荣华不绝,不思后日,终非长策。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要知道,也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我与婶子好了一场,临别赠你两句话,须要记着: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

(1)这里说的非常喜事在小说中指什么?

(2)画线的部分与小说后续情节有何关系?请结合原著,举例说明。

2023年汕头一测】4.《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也是世人所公认的文学经典,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其成为经典的原因。(4分)

2023年德州一测】

4.作者在小说中设置空白有哪些好处?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任务 1:把握《红楼梦》中的人物关系

《红楼梦》人物众多,性格各异,社会关系错综纷繁,情感互动复杂微妙。小说通过对诸多人物之间关系的精妙描写,在人物的互动中展现其身份地位、性情气质,描摹出一幅幅封建社会晚期社会生活的图画。理清小说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并绘成图表,将你对人物之间关系的认识及相关的情节简要记录在图表上。以此为基础,选取一对或一组人物,谈谈你对这些人物之间关系的理解。

1. 理清小说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

2. 谈谈你对这些人物之间关系的理解。

2022·北京西城二模】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红楼梦》第二回贾雨村闲游遇到了冷子兴,二人在聊起贾府时,冷子兴有如下一段话:“亏你是进士出身,原来不通!古人有云:‘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今虽说不及先年那样兴盛,较之平常仕宦之家,到底气象不同。如今生齿日繁,事务日盛,主仆上下,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其日用排场费用,又不能将就省俭。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这还是小事,更有一件大事:谁知这样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第二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1)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贾府,熟悉其人物关系,作者在《红楼梦》前6回中,安排了三个不同的人物带着读者走进贾府,认识贾府中形形色色的人与事。此三人分别是第二回中为贾雨村演说荣国府的冷子兴和紧随其后几回中到贾府__________(事件)的________(人物)以及到贾府__________(事件)的_________(人物)。这三人因性情、遭遇、背景和目的不同,眼中的贾府自然也是各有侧重,互为补充。

(2)下列选项中,对贾府人物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贾惜春之父是宁国府贾敬,她与贾珍是兄妹关系

B.贾赦与贾政是亲兄弟,他们和贾敬是堂兄弟关系

C.贾宝玉与贾兰一起在家塾读书,他们是兄弟关系

D.贾环很喜欢与贾兰一起玩耍,但他们是叔侄关系

(3)冷子兴说贾府安享荣华富贵生活的人很多,而运筹谋画者无一,读完全书你是否认同这一说法?请结合这句话的意思和原著相关内容简述你的看法。

2023年德州一测】

5.《红楼梦》第九十八回《苦绛珠魂归离恨天,病神瑛泪洒相思地》写了黛死钗嫁的相关情节,林黛玉咽气之际声声叫着:宝玉,宝玉,你好……”说到字,便浑身冷汗,不作声了。你好……”留下了空白,能引发读者对黛玉的心理、性格,以及宝黛爱情的丰富解读,堪称不写之写的典范。

请结合材料,进行合理想象,在“空白”处补写两条内容,并对其简要说明。

任务 2:体会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鲁迅评《红楼梦》说:其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如宝钗和袭人,既写她们满脑旧观念,又写她们身上有许多可爱之处;而称得上是一个奸险人物的王熙凤,身上也有聪明、能干、诙谐等优点;即便对宝玉、黛玉这样倾注了作者理想的人物,也没有落入叙好人完全是好的窠臼。细读《红楼梦》中描写某个人物的相关段落,分小组讨论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1. 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

2. 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020江苏,26,10分】简答题

(1)《红楼梦》第五十回芦雪庵争联即景诗,暖香坞雅制春灯谜,众人联句,起句为王熙凤所作,她说,“你们别笑话我,我只有一句粗话”,“就是一夜北风紧’”。请结合这句诗简析王熙凤的形象。

2021·北京海淀一模】《红楼梦》中,空空道人担心石头上的故事世人不爱看,因为故事写的不过是几个异样女子,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小才微善的意思是,有点小才情、小长处。你是否同意用小才微善来评价宝钗、探春和王熙凤呢?请从三人中任选一人,结合原著内容,说明理由。

2022上海秋季高考】(2)学校组织《红楼梦》演出季活动,某学生小组改编宝玉挨打的情节参加演出,他们力求台词符合原著中人物的身份与性格。以下台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黛玉对宝玉说:早就对你说过,你真是执迷不悟啊!

B.宝钗对宝玉说:这次活该你挨打,就是自食其果!

C.贾母对贾政说:你想想,你父亲是怎么管教你的?

D.王夫人对贾政说:我现在就死给你看,一了百了!

2022·北京密云5月模拟】根据《红楼梦》相关内容,完成小题。

(1)《红楼梦》中,木石前盟金玉良缘分别指哪两组人物?请选择一组,结合原著谈谈他们的爱情悲剧。

(2)鲁迅先生曾说:《红楼梦》的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的人物。”“体现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请你从《红楼梦》中试举一个人物,结合具体情节内容,分析该人物形象的

2022·北京海淀二模】 薛宝钗在众人眼中博学多才、乐于助人,但第48回香菱住进大观园要求学作诗,宝钗却先说“……我劝你今儿头一日进来,先出园东角门,从老太太起,各处各人你都瞧瞧,问候一声儿,后又说何苦自寻烦恼?……你本来呆头呆脑的,再添上这个,越发弄成个呆子了

宝钗为什么不赞成香菱学作诗?结合作品其他情节,说说你的理解。

任务3:品味日常生活描写所表现的丰富内涵

欣赏《红楼梦》,应仔细品味作品在日常生活描写中表现出来的丰富的文化内涵。仅从《红楼梦》涉及的生活内容来看,诗词曲赋、音乐绘画、书法尺牍、灯谜联额、曲艺杂技、酒令笑话、禽畜花木、园林建造、服饰摆设、医药养生、饮食起居等,可谓应有尽有,都有极其生动细致的描绘。细读《红楼梦》描写日常生活的片段,以《〈红楼梦〉中的      》为题写一篇短文,说说你所品味出的文化内涵。

1.选用《红楼梦》中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文段,作为论述文中的题目情境,用文中观点分析情境。

2.选用《红楼梦》中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文段作为语用题的材料,概括分析语段中体现了哪些文化内涵。

2023年武汉市二测】5.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分析下面选段中妙玉邀人品茶的茶艺美学特点。(4分)

遂又寻出一只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一个大海出来,笑道:“就剩了这一个,你可吃得了这一海?”宝玉喜的忙道:“吃的了。”妙玉笑道:“你虽吃的了,也没这些茶糟蹋。岂不闻‘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你吃这一海便成什么?”说的宝钗、黛玉、宝玉都笑了。   黛玉因问:“这也是旧年的雨水?”妙玉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隔年躅的雨水哪有这样轻浮,如何吃得。”

2022年北京通州4月模拟】

22. 阅读下面《红楼梦》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宝玉便要了一壶暖酒,也从李婶、薛姨妈斟起,二人也让座。贾母便说:“他小,让他斟去,大家倒要干过这杯。”说着,便自己干了。邢、王二夫人也忙干了,让他二人。薛李也只得干了。贾母又命宝玉道:“连你姐姐妹妹一起斟上,不许乱斟,都要叫他干了。”宝玉听说,答应着,一一按次斟了。

至黛玉前,偏他不饮,拿起杯来,放在宝玉唇上边,宝玉一气饮干。黛玉笑说:“多谢。”宝玉替他斟上一杯。凤姐儿便笑道:“宝玉,别喝冷酒,仔细手颤,明儿写不得字,拉不得弓。”

你从以上文字中读出了礼数习俗方面哪些隐含信息以及宝玉和凤姐怎样的性格?

任务 4: 欣赏小说人物创作的诗词

《红楼梦》中有很多水平很高、反映人物个性特征的诗词曲赋。如黛玉、宝钗、宝玉 等人写的一组白海棠诗, 就显露出人物的情趣和性格。小组合作,选择小说中某位人物, 细读品味其诗词, 加深对人物的理解, 并撰写短评。 还可以组织班级《红楼梦》诗词朗诵鉴赏会

1.对诗词内容的赏析。

2.从诗词来分析人物性格。

2022·北京东城二模】

《红楼梦》中的诗词、灯谜、花签等常以物喻人。第63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中黛玉得到的花签上画着一支芙蓉花,题有风露清愁四个字,花签背面有诗句莫怨东风当自嗟。请结合作品内容,解读这支花签的喻意。

2022年山东潍坊一测】

贾宝玉为何不相信《桃花行》是薛宝琴写的?请结合《桃花行》的选句和《红楼梦》相关内容简要回答。(5分)

桃花行(节选)

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

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

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

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

任务5:设想主要人物的命运或结局

 

许多研究者从思想观念、故事情节、人物性格、语言风格等角度比较后四十回与前八十回,但各人的见解不同,结论各异。普遍的看法是续作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较前八十回存在不少差异。如果让你设计八十回以后的故事,你会怎么做?试设想一些主要人物的命运或结局,写出故事梗概。

1.梳理文学作品的故事情节。

2.结合思想观念、人物性格、语言风格等方面对作品进行赏析。

3.辩证评析不同的观点见解。

4.根据已有信息为小说设计结局或设计相关情节。

5.分析小说前后情节的照应。

2021北京高考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红楼梦》第十三回,秦可卿去世前向王熙凤托梦,说道:

若目今以为荣华不绝,不思后日,终非长策。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要知道,也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我与婶子好了一场,临别赠你两句话,须要记着: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

1)这里说的“非常喜事”在小说中指什么?

2)画线的部分与小说后续情节有何关系?请结合原著,举例说明。

 

2020北京高考

 《红楼梦》第五回中晴雯的判词是: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请从判词的画线部分选择三处,各举出原著中的一个具体情节加以印证。

答案示例:①心比天高:晴雯撕扇/晴雯笑骂秋纹。②灵巧:晴雯病补雀金裘。③毁谤生:王善保家的毁谤晴雯,王夫人下令抄检大观园。④多情公子空牵念:晴雯死后宝玉写《芙蓉女儿诔》。

任务6

体会《红楼梦》的主题

《红楼梦》这部小说,铺叙了宝黛钗等人“木石前盟”“金玉良缘”的婚姻爱情悲剧,描写了“金陵十二钗”等众多女子的不幸人生,表现了封建大家族盛极而衰的巨变,抒发了作者对社会人生的独特感悟。查找关于《红楼梦》主题的研究论述,深入思考《红楼梦》的主题,写一篇综述。

1.探究小说的主题。

2.探究小说情节、人物塑造与主题的关系。

3.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

4.对已有材料进行梳理整合,撰写综述性文段或文章。(详见下一栏)

2022北京高考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红楼梦》甲戌本第一回开头,作者自道书名说:

(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并题一绝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1)除了《红楼梦》外,这里还提到了小说另外四个书名。请从中任选三个,解释这些书名和作品内容有何关联。

(2)小说第五回中,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时听到的仙乐套曲就叫《红楼梦》。今天的通行本也多以《红楼梦》为书名。结合作品内容,谈谈《红楼梦》作为书名的合理性。

学写综述

学写综述综述的用途很广,有的是为介绍某个方面的基本情况,如会议综述、活动综述、情况综述;有的是为展开专题研究而梳理既有的研究成果,或初步概括目前占有的研究材 料,如研究综述(文献综述)、材料综述。不管是哪种类型的综述,都要遵循全面、准确、客观、清晰的基本原则

综述必须全面反映情况,这就要求充分搜集、占有材料。例如,写会议综述要掌握会议的议题、议程,会议的经过和结论,还要弄清主要发言者的基本立场和发言内容;写研究综述要围绕某个特定的研究问题,有针对性、目的性地搜集相关的研究成果,尽可能全面地掌握这一问题的研究现状。

综述要力求准确。对于主要事实和基本经过要如实叙述,力避模糊歪曲。用自己的话总结他人的观点时,应得其要旨,避免以偏概全。运用数字、图表要严谨,引用文字要忠实。凡是引用的内容,都要标示出处,既便于核实,也体现对他人的尊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综述的可信性。

综述还要力求客观。围绕着一个问题,可能有多个观点,还有支撑这些观点的许多材料。不能有偏向性地选择一部分材料,凸显个别观点,而无视另一部分材料,抹杀其他一些观点。当然,综述所容纳的内容也不是漫无边际的,要根据代表性、科学性、系统性、创新性等标准对材料进行筛选,还要对材料形成自己的判断。

综述包含的内容常常是广泛而又复杂的,要让读者能够较快地抓住要领,就得在综述的清晰性上下功夫。综述的开头,要开门见山,高度概括地介绍综述的主旨,比如反映的是哪个具体方面的情况,概述的是什么活动的经过,或总结的是关于哪个具体问题的研究成果。综述的主体部分,要纲举目张,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结构方式,让千头万绪的材料各归其位。比如,介绍活动的经过,或陈述某项研究的开展过程,可以选择时间顺序,凸显主要的时间节点;概述关于某个领域当前最新的研究情况,则可以选择逻辑顺序,分别介绍这个领域内的多个研究方向。

综述的语言,应简明扼要、有概括性,可以适当运用数字、图表等形式,以便于读者理解。

写综述同时也是一个熟悉问题、摸清情况、掌握方法的过程,可以增强我们思考、 应对问题的能力。进行这种具有较强综合性、探究性,将读、思、写融为一体的写作实践,有助于全面发展我们的语文素养。

1.全面搜集文本信息。

2.准确概括文本信息。

3.客观评价文本信息并根据条件进行筛选。

4.语言表达清晰、简明、有概括性。

2023届广东六校第一次联考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在《红楼梦》,那可说而未经人说的就是那悲剧之演成。悲剧为什么演成?辛酸泪的解说在哪里?曰:一在人生见地之冲突,一在兴亡盛衰之无常。我们先说第一个。“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恶,余者皆无大异。”仁者秉天地之正气,恶者秉天地之邪气,至于那第三种却是正邪夹攻中的结晶品。《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林黛玉便是这第三种人的基型。普通分三种人为善恶与灰色。悲剧之演成常以这三种人的互相攻伐而致成,惟《红楼梦》之悲剧,不是如此。《红楼梦》里边,没有大凶大恶的角色,也没有投机骑墙的灰色人。悲剧之演成,既然不是善恶之攻伐,然则是由于什么?曰:这是性格之不同,思想之不同,人生见地之不同。在为人上说,都是好人,都是可爱,都有可原谅可同情之处,惟所爱各有不同,而各人性格与思想又各互不了解,各人站在个人的立场上说话,不能反躬,不能设身处地,遂至情有未通,而欲亦未遂。悲剧就在这未通未遂上各人饮泣以终。这是最悲惨的结局。在当事人,固然不能无所恨,然在旁观者看来,他们又何所恨?希腊悲剧正与此同。国王因国法而处之于死地,公主因其为情人而犯罪而自杀,其妹因其为兄长而犯罪而自杀。发于情,尽于义,求仁而得仁,将何所怨?是谓真正之悲剧。善恶对抗的悲剧是直线的,显然的;这种冲突矛盾所造成的悲剧是曲线的,令人失望的。《红楼梦》写悲剧已奇了,复写成思想冲突的真正悲剧更奇,《红楼梦》感人之深即在这一点。

(摘编自牟宗三《<红楼梦>悲剧之演成》)

材料二:

鲁迅先生曾经说,“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有意义的人生一定建立在对某些价值的相信之上,正因为如此,价值的毁灭才构成真正的悲剧。以曹雪芹笔下的金陵十二钗为例,她们认同不同的价值,选择不同的生活,但所有的这些价值最后都无一例外地落空。《红楼梦》描述的毁灭,针对的不是某一种价值或人生,而是几乎所有的价值和人生。不是某一个人的毁灭,而是大观园的灰飞烟灭。《红楼梦》被视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悲剧作品,原因正在于这种彻底的毁灭。

构成悲剧的诸要素中,不幸和死亡一定是不可或缺的。在欧洲,最早的古希腊悲剧表现了命运的不可抗拒,基于神的意志和人的性格,无奈或者悲惨的结局都无法避免。同时,其中蕴含的人对于自由、正义和伦理的追求,与命运的冲突和抗争,让悲剧充满了崇高的意味。而在莎士比亚的悲剧中,人世间内在于人性和社会的矛盾,无一例外把罗密欧和朱丽叶、奥赛罗、安东尼和克里奥佩特拉等主人公带入死亡。比较起来,《红楼梦》似乎更接近于莎士比亚作品。虽然有一个神话的背景,但整部小说描述的不过是处在欲望、情感、秩序、伦理、宗教之间的心灵冲突和生命挣扎,不幸和死亡贯穿其中。十二钗中,元春、迎春、秦可卿、王熙凤、林黛玉的生命各个不同,却都无法躲过香消玉殒的结局。而在十二钗之外,作者不断地安排着冯渊、贾瑞、林如海、宝珠、秦钟、秦业、金钏儿、尤三姐、尤二姐、晴雯等的死亡,让那些刻意营造的成功或者欢乐显得非常苍白和脆弱。每个人的悲剧被安放得自然而然又合情合理,更突出了生命和世界之间无法克服的矛盾。

(摘编自王博《<红楼梦>的悲剧让美好的东西获得根基》)

材料三:

我认为《红楼梦》是康、雍、乾三朝的社会生活、社会矛盾、历史趋向的一个艺术的总概括和总反映。《红楼梦》里写了两种毁灭,一种是新生事物的毁灭,这就是贾宝玉、林黛玉爱情的毁灭;另一种是古老的荣国府、宁国府的毁灭。前者的毁灭是新的生命由于它还未成熟,经不起狂风恶浪的摧折而毁灭,但它健壮的根系和茁壮的幼芽仍在适宜的土壤里保存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只要有适当的气候,它会继续生长,最终长成大树;而后一种毁灭,是腐朽加腐烂,是生命的尽头,最终是化为粪壤,永远成为过去、不可能再生。

所以这两种毁灭,具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社会意义。前者反映的是历史前进的客观趋势,后者反映的是由荣、宁二府象征的那种腐朽势力的必然死亡。

曹雪芹的笔是非常狡狯的,他一再声称此书“亦非伤时骂世之旨,及至君仁臣良父慈子孝,凡伦常所关之处,皆是称功颂德,眷眷无穷,实非别书之可比”。表面上说得非常好听,都是对封建皇帝和朝廷的歌功颂德,但一开头他就写了一桩贪赃枉法的人命案,同时带出了炙手可热的“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此开头,也就开始了他对封建社会的大揭露,大批判。贪赃枉法的贪官贾雨村,是全靠贾府一手提拔起来的,他枉断了薛蟠所犯的人命案以后,还直接向贾府和王子腾报告,这说明一切横行不法的事,都与“四大家族”有关。通过对这个具体的“贾”府的描写,也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这四家皆连络有亲,一损皆损,一荣皆荣,扶持遮饰,俱有照应”的具体情况,而且“各省皆然,倘若不知,一时触犯了这样的人家,不但官爵,只怕连性命还保不成呢!”这就是封建社会政治势力的一张关系网。所以“葫芦僧乱判”一案,实际上是对封建社会、封建官场的一个总揭露和总批判。

当然《红楼梦》最最动人之处,是贾宝玉、林黛玉的生死不渝的爱情和他们的爱情悲剧,《红楼梦》是以宝、黛的爱情悲剧来贯通全局的。这个爱情悲剧的内涵是誓死捍卫爱情和婚姻的自主、自择权,主张爱情和婚姻的自由。

(摘编自冯其庸《读<红楼梦>》) 

4.材料二是如何增强论证说服力的?请从论证方法、语言、论据中选择两个角度加以说明。(4分)

5.材料一认为《红楼梦》的悲剧产生的原因,一是人生见地之不同,二是兴亡盛衰之无常。请结合三则材料,以“宝、黛爱情悲剧”或“宝、钗婚姻悲剧”为例谈谈自己的理解。(6分)

 

山东省部分名校20229月第一次联合学情检测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22.学校读书文化节开展了以“从《乡土中国》的视角,窥破《红楼梦》里的诸事结局”为主题的整本书阅读主题活动。请参照示例,从以下两个问题中任选一个简要解读。

示例:金玉良缘和木石前盟之争——从社会关系上说感情是具有破坏作用的。

解读:宝玉对黛玉是一种无比激动的、强烈的感情,而宝玉对宝钗更多的是一种姐弟式的听话、撒娇的平淡感情,费孝通曾指出只有这样淡漠的感情才能维持社会的稳定,而最终也正是宝玉和宝钗结为连理,避免了宝黛爱情的热烈可能会带来的不必要的变故。

问题:

(1)探春理家——在亲密的血缘社会中商业是不能存在的。

(2)王熙凤协理宁国府——中国人最大的毛病是“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