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必修下第二单元教考衔接梳理
|
教材原文 |
教考衔接切入点 |
典型例题 |
单 元 导 语 |
对他人的不幸抱有同情,心怀悲悯;鄙弃丑恶,追求正义,坚守良知:这些都是人类应该具有的品格。 本单元所选三篇戏剧作品,通过剧中人物的悲情遭遇,表现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剧作家对社会现实的理解,寄托着他们对人生的深切关怀。阅读这些作品,有助于我们更深刻理解社会人生。 学习本单元,通过阅读鉴赏、编排演出等活动深入理解戏剧作品,把握其悲剧意蕴,激发心中的良知与悲悯情怀。要初步认识传统戏曲和现代戏剧的基本特征;欣赏剧作家设计冲突、安排情节、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体会戏剧语言的动作性和个性化;还要理解悲剧作品的风格特征,欣赏作者的独特艺术创造。
|
1. 认识传统戏曲和现代戏剧的基本特征 2. 欣赏剧作家设计冲突、安排情节、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 3. 体会戏剧语言的动作性和个性化 |
老舍《茶馆》节选:1.矛盾冲突是戏剧的灵魂,一部优秀剧作中的矛盾冲突往往是多层面、立体性的。上述《茶馆》节选部分主要揭示了哪些矛盾冲突?请简要分析。 2.在《茶馆》中,王淑芬是一个不具有主角光环的次要人物,但在上述节选部分中,她形象丰满,性格鲜明,请简要分析其形象特点。(4分) 田汉《获虎之夜》节选:下列对本剧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本剧在剧情设计上独具匠心,它通过两条线索的交叉,使两代人不同的处世态度发生激烈的冲突,展现了人物的毁灭与新生,完成了用小剧情反映大时代的艺术创造。 B.剧中的道具“十字架”“弥勒佛”“关帝爷”,台词“他想去新中国”“咱们一块儿去新中国”等,都符合人物身份和性格,反映了人物的信仰和追求。 C.第三幕中“雪花亮晶晶的,似有若无。牛大粪兴高采烈地跑来”这一舞台说明,一方面承接前文的清冷格调,烘托舞台氛围;另一方面推动了剧情发展,使剧情由高潮进入落幕。 D.最后一段“新生儿的哭声”“绚烂的花朵”“晶莹的落雪”体现了本剧现实主义的写法,具有象征意义,使剧情由沉重转为欢快,透出了一种新生与希望。 |
《窦娥冤》 学习提示
|
王国维曾说,《窦娥冤》“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宋元戏曲史》)。窦娥悲惨的命运令人同情,造成她悲剧的原因引人深思。阅读本文时要注意体会剧作家在窦娥这个人物身上寄托的思想感情,思考她指斥天地、痛发誓愿的反抗有什么样的意义和价值。 《窦娥冤》属于元杂剧中的“本色派”作品,说白凝练而又生动流畅,唱词优美而又节奏鲜明,深刻地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要反复诵读,欣赏作品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
1. 人物的悲剧命运及作者寄寓的思想感情 2. 赏析作品语言特点
|
智斗(选段):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文中画线的两处舞台说明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4分) (1)刁德一上下打量阿庆嫂。 (2)阿庆嫂泼去刁德一杯中残茶(鉴赏戏剧语言) 屈原(节选):下列对剧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郑詹尹给屈原送去毒酒,并以进为退企图引诱屈原喝下,作者仅用寥寥几笔,就将一个卑鄙、狡诈的反面形象呈现给读者。 B.作者运用诗化的语言,痛快淋漓地抒发人物情感,能引发读者对剧中人物命运的强烈关注,充分体现了现实主义文学特色。 C.作为屈原形象的诗意补充,婵娟在屈原的教导和感化下,自身人格得以不断完善,更能衬托出屈原作为先觉者的崇高价值。 D.剧本借古讽今,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它在国家危亡的关键时刻,能激发人们的民族气节和抗争精神,投身民族解放事业。 |
《雷雨》学习提示
|
曹禺认为“写戏主要是写‘人’”(《看话剧<丹心谱>》)。《雷雨》在刻画人物时避免了脸谱化和扁平化,用多个细节充分地展现人物性格、心理的复杂性,获得了巨大的成功。阅读本文时要抓住人物关系,初步理解人物性格。最好能阅读全剧,更全面地理解剧中人物。可以围绕“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中到底有几分真情”“鲁侍萍是坚强还是软弱”等问题进行探讨,深入把握《雷雨》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选段中的“周朴园与鲁侍萍相认”“鲁大海语数英物理周朴园冲突”是两段充分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重场戏”,阅读时要注意作者如何设置尖锐复杂的冲突,以展开情节、刻画人物、揭示主题。 《雷雨》的台词一直为人称道,要深入体会台词对揭示人物内心活动、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戏剧中的人物语言常常有“言外之意”,也就是潜台词,阅读时要细加揣摩。 |
1. 学会概括分析剧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复杂的内心活动 2.分析作品中的冲突及其对展开情节、刻画人物、揭示主题的作用 3.学会分析潜台词的言外之意 4.理解剧作家在剧中人物身上寄寓的理想和对现实的深刻批判。
|
高考蓝皮书全国卷标准样卷(一): 8.“误会”是一种很有表现力的手法,文本一写了翠翠误会二老,二老误解翠翠,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9.有人说,文本二中的画线句子改编得不佳,请谈谈你的看法。 [散漫的灯光下,翠翠和傩送四目相对,害羞地低下了头,含笑地走开了。] 各地练习题: 1.“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节选文段(田汉《关汉卿》)中有哪些矛盾冲突?(分析作品中的冲突) 2.剧本(《一只马蜂》节选)在刻画吉先生时,突出了他的哪些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学会概括分析剧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3.请简要分析剧本(丁西林《一只马蜂》节选)最后划线处的台词的作用(喔,一只马蜂)
|
《哈姆莱特》学习提示 |
在莎士比亚笔下,哈姆莱特怀有高贵的理想,却不得不面对人性堕落、良心泯灭的黑暗现实,并为之殊死抗争。阅读时,注意梳理哈姆莱特与现实之间的各种冲突,理解剧作家在这个人物身上寄寓的理想和对现实的深刻批判。 哈姆莱特被称为“忧郁的王子”,他的内心充满矛盾,常被深沉的无力感和幻灭感笼罩。阅读时,要注意哈姆莱特言行举止中表现出的“忧郁”,尝试分析他复杂的内心世界。“生存还是毁灭”这段著名独白,集中揭示了哈姆莱特的内心冲突,要反复诵读,最好能背诵。有兴趣的同学可阅读《哈姆莱特》全剧,更完整、深入地理解哈姆莱特这个人物,进一步领略莎士比亚剧作的独特魅力。
|
||
单元学习任务 |
一 鲁迅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再论雷峰塔的倒掉》)。在本单元的课文中,窦娥的善良、鲁侍萍的真情、哈姆莱特的理想都是“有价值的东西”,也都遭遇了现实的摧残和毁弃。阅读这样的悲剧作品,常常会引起我们心灵深处的悲伤、哀痛乃至愤懑,激发我们对良知的坚守、对道义的追求。阅读本单元的课文,看看这些悲剧故事毁灭了哪些“有价值的东西”,并以悲悯的情怀看待悲剧人物的命运,认识良知的不朽价值,感受悲剧作品震撼人心的力量,与同学分享你的阅读体验。 二 阅读剧本,能让我们初步领略戏剧的感染力;登上舞台,亲身体验,则能让我们深入戏剧天地,感受其中的无穷魅力。从本单元的《雷雨》选段和《哈姆莱特》选段中任选其一,参考以下步骤,在班上组织演出。 1. 深入研读剧本。要牢牢抓住戏剧冲突这一中心,多层次深入理解剧本的丰富意蕴,为排演打好基础。 (1)剧情是如何展开的?发生了哪些戏剧冲突?其中哪些是主要的冲突?如何理解这些冲突? (2)剧本中出现了哪些人物?他们的身份、处境、性格特点和心理活动是怎样的?彼此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3)剧情发生的特定环境是怎样的?有什么样的社会历史背景? 2. 集体讨论,形成演出本。演出本又叫“台本”,是经过处理,补充适当内容后作为演出依据的剧本。补充细节时要特别注意那些意蕴丰富、充分表现人物性格和内心活动的关键台词或关键动作,悉心体会戏剧情境和人物性格,揣摩最合适的语气、语调,设计最适宜的表演方式。例如,《雷雨》中“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和“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这两句台词,蕴含着强烈而又复杂的情绪,要考虑怎样说才最合适。原剧本对于舞台布置、服装设计、 灯光安排等方面,往往并没有详细的规定,也需要在演出本中加以补充。通过全班讨论,仔细推敲,初步形成演出本。 3. 进行排演,准备演出。进入排演阶段后,投入剧情,化身为剧中人物,也许就会发现许多在阅读剧本时没有发现或没有充分考虑的问题。例如,按照剧情,哈姆 莱特登台念“生存还是毁灭”这段台词时,奥菲利娅一直待在舞台上装作正在读书。这段台词很长,要考虑当哈姆莱特独白的时候,奥菲利娅究竟应该如何表演, 才能最恰当地表现出两人之间的微妙关系。诸如此类看似细枝末节、对实际演出却十分重要的问题,往往只有通过反复排演才能找到最适宜的处理方式。在排演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表现人物之间的互动,借此“演”出人物的性格和相互关系。 一场戏中,有时候登场人物比较少,只有两三个人(比如《雷雨》中周朴园与鲁侍萍相认),有时候登场人物众多(比如《雷雨》中周朴园等与鲁大海对峙,《哈姆莱特》中国王与王后、群臣对话),无论是哪种情况,都要注意理解这些登场人物之间的关系,让他们始终处在互动之中,从而让戏“活”起来。 4. 正式演出,评议总结。正式演出后,全班同学进行评议,请担任导演、演员的同学谈自己的心得体会。评议总结之后,每名同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可以说说对所排演的剧本的理解,也可以记录自己的观剧心得,还可以分析剧中的人物形象。 三 中国传统戏曲有着悠久的历史,形成了多姿多彩的艺术风格。本单元的《窦娥冤》就是古代戏曲的代表作品之一。学习中你体会到戏曲的独特魅力了吗?不妨查阅资料, 大致了解宋元以来传统戏曲的情况,读一读《西厢记》《琵琶记》《牡丹亭》《桃花扇》 等不同时代戏曲的经典选段,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戏曲。还可以观看一些戏曲演出片段,欣赏演员们的表演。在阅读、观看的基础上,从故事情节、角色安排、演出形式以及剧作中渗透的民族审美心理等方面,谈谈你对传统戏曲的认识。 |
1. 领悟剧作家的人文情怀 2. 根据文本内容和戏剧特征评价或者设计最适宜的表演方式 |
1.学校将进行《雷雨(节选)》的排演。如果你是导演,你将从哪些方面对演员进行指导?请结合文本二,以周朴园或鲁贵为例进行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