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朱仁标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朱仁标

    宜兴一中

    加入时间:2022-05-25

  • 曹叶娟

    和桥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琦

    和桥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李惠敏

    第二高级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李敏

    张渚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林姣

    张渚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丽彬

    和桥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许文杰

    宜兴一中

    加入时间:2022-05-25

  • 许绚如

    和桥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杨英华

    宜兴一中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敏

    张渚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盛

    宜兴一中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华附、省实、广雅、深中2025届高三四校联考现代文一

作者:陈琦  日期: 2025-04-09  点击: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大题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数字游戏传播文化由浅入深的三重境界可被概括为符号、知识与观念。符号境,是指活用文化元素与形式,以视听表现、美学风格、文艺作品等方式呈现文化符号;知识境,即在游戏中置入并传播人文、地理、历史、民俗等方面的知识和信息;观念境,指通过游戏叙事和互动,呈现和传递文化思想、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近期的爆款《黑神话·悟空》游戏在三重境界中赋予自身以独特美学和厚重内涵,让海外玩家感受到别样的东方魅力。

《黑神话》的游戏景观、物品、武器装备大量取材于真实的中国名胜古迹、文物和艺术品,赢得中外玩家的广泛赞誉。声音设计上,创新而成功地采纳了民族乐器和陕北说书等元素。在战斗系统方面,《黑神话》分别设计了根基、棍法、奇术、身法、毫毛和变化六个体系,大量灵感来源于《西游记》原著。战斗交互方面,《黑神话》创新设计出一套围绕棍棒的动作模组和攻击方式,其丰富程度和可玩性超越了此前任何动作游戏中的棍棒武器。《黑神话》完全有可能成为继武侠小说、香港功夫片之后,再度风靡世界并形成中式动作美学与格斗风格的新标杆。

《黑神话》的故事灵感来源于小说《西游记》。同时,游戏的关卡与叙事采用了箱庭设计方式,而非近年流行的开放世界架构。这种做法缩减了玩家探索空间和游玩进程的自由度,但能够更好地以章回制的形式聚焦游戏叙事,玩家也能更沉浸地按照创作者的设计思路去体验主线故事剧情。游戏中的影神图包含203个可互动角色的图鉴信息和专属故事,其中有名称的小妖90个、头目55个、妖王26个、其他人物32个,其中既有《西游记》原著中的角色如杨戬、猪八戒、黑熊精、牛魔王、土地公、蜘蛛精等,也有原创性游戏角色如被砍头的灵吉菩萨、靡道人、刀狼教头等。这为海外玩家进一步了解主线叙事外的文化知识提供了契机,使他们可以更准确地理解游戏乃至《西游记》的叙事逻辑和价值理念。

《黑神话》通过个体形象建构和双重故事结局两种方式,传递了中华传统文化视角下的自由观和命运观。游戏主角天命人同样也是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重新寻回自由,获得抗争天命、超越自我的机会。他所继承发扬的精神内核,是原著中孙悟空对自由的追逐和对命运不公的抗争,既奠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又获得了跨越国界的欣赏和认同。其次,游戏的双重结局设定也巧妙地助推玩家进行了关于自由和命运母题的沉浸式体验和自反性思考。如果玩家未曾留意游戏中的暗示、没找到隐藏的梅山关卡,那么在击败大圣残躯后会被戴上紧箍。不熟悉西游故事的海外玩家在此时常常喜出望外,以为戴上了王冠,获得了加冕;而中国玩家此刻则愤懑不平——为何历经千辛万苦,我再次被紧箍束缚?天命究竟是何意?中国玩家们将这个结局称为假结局。玩家们公认的真结局,是要找到在梅山已等待数百年的杨戬,再以法天象地身击败四大天王和杨戬化身,获得大圣传承的第六根,并最终击败大圣残躯。此时,天命人就不会再戴上紧箍,而是跳出因果轮回,遵循了自由意志。这样意味深长的双结局安排和叙事手法,委婉而又明确地昭示着哪一个才是游戏主创期待玩家达成的结局,以及反抗命运、追寻自由有多么可贵。海外玩家们最终也明白了这一点。

(摘编自曹书乐等《玩法为器,文化为魂:<黑神话·悟空>的国际传播与游戏推动文化走出去的创新机制》)

材料二:

《小二黑结婚》成稿于1943年5月,出版后很快就成了畅销书,另一方面还出现了一个把它改编为戏剧和其他文艺形式上演的热潮。由于赵树理把小说的手抄本提前给了襄垣县一个农村剧团,所以当书还未出版时,秧歌剧《小二黑结婚》就已经提前在襄垣县上演了。书出版后,在太行和太岳根据地,各地的剧团把它改编为各剧种上演的浪潮就一浪高过一浪,并迅速向更多的地区扩展。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966年,全国共有2000多个剧团把它改编成30多个剧种及曲艺上演,内地和香港还将它数次拍成了电影和舞台艺术片。这种现象说明《小二黑结婚》除了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外,还具有很强的艺术再生性。

小说的再生性源于其情节的拓展性和意义的丰富性。《小二黑结婚》改编的潜力大、再生性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      A      。《小二黑结婚》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恋爱结婚的故事,他们在追求婚姻自主的过程中,既受到各自家长的阻挠,又遭遇社会邪恶势力的摧残可谓磨难重重,最后在人民政府的支持下才喜结良缘。这一过程曲折、人物众多、矛盾尖锐、结局圆满的爱情故事最适宜于改编成戏剧上演。其二,           。几个主要人物不仅性格鲜明,而且与传统戏剧中常见的角色存在着明显的对应关系,小二黑是小生,小芹是花旦,三仙姑是彩旦,小二黑妈是老旦,区长是须生,二诸葛是丑角,金旺和兴旺是净角,如此等等。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既符合戏剧脸谱化的要求,又行当齐全,演起戏来必然热闹好看。这一切都为顺利改编戏剧创造了条件。其三,      C     。小说对小二黑同二诸葛、小芹同三仙姑、小二黑与小芹同金旺兄弟之间的矛盾着墨较多,但冲突激化不足。对二诸葛同三仙姑、村民同金旺兄弟之间的矛盾只是一笔带过,这些都为戏剧改编留下了充分的拓展余地,比如小说中对两场斗争会只是间接提及,写得简略平淡,结局是在村长的调解下不了了之。1951年北京人艺将《小二黑结婚》改编为话剧时,就大大增加了斗争会的戏份,正面表现了小二黑与小芹同金旺兄弟面对面斗争的精神。其四,      D     。小说原本对大黑涉笔不多,但改编为话剧时则增加了大黑反对父亲为弟弟收留童养媳的情节。另外小说中一些无名无姓的村民也为戏剧改编时提供了增加人物的可能。话剧中就增加了大力支持小二黑与小芹为争取自主婚姻展开斗争的村民三元和小永,豫剧中就增加了同情他们的二嫂和小莲等。

(摘编自许纪庸《通俗小说的明珠——纪念<小二黑结婚>发表70周年》)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爆款游戏《黑神话》,从符号、知识与观念三个层面让海外玩家领悟到东方传统文化的魅力。

B. 文化符号是游戏中最浅的境界,其中包括了文化景观、物品、武器、战斗体系、声音设计等。

C. 《黑神话》的设计方式缩减了游玩进程的自由度,让玩者按《西游记》的章回顺序体验剧情。

D. 《小二黑结婚》出版后十分畅销,以襄垣县剧团为代表的众多剧团把它改编成多个剧种上演。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黑神话》游戏中的某些角色来源于《西游记》,这说明《西游记》的叙事逻辑有利于构造游戏架构。

B. 在《黑神话》游戏中,海外玩家以为“戴上紧箍”就是成功“加冕”,这说明东西方文化存在着差异。

C. 小说中的人物个性鲜明,类似于戏剧人物的脸谱化,这可以让小说人物与戏剧中常见的角色一一对应。

D. 《小二黑结婚》的改编成功,说明再生性很强的小说能带动相关文化产业链,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3. 下列选项中,不适合填入材料二相应位置的一项是(   

A. A处:小说中内含的戏剧元素多 B. B处:小说的人物个个身上有戏

C. C处:小说中的矛盾拓展空间大 D. D处:小说塑造的群像特点鲜明

4. 下列选项中,最不适合作为支持材料二第二段观点的论据的一项是(   

A. 《三国演义》塑造了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矛盾冲突尖锐,后来被改编成多款电脑游戏。

B. 曹雪芹所写《红楼梦》的前八十回,人物矛盾关系仍有拓展空间,给后人的续写留下了可能。

C. 小说《琅琊榜》主人公以病弱之躯智博奸佞,最终昭雪冤案,被改编成电视剧深受大众欢迎。

D. 香港电视剧《天地争霸美猴王》基于原著情节,加入了很多创新的内容,强化了杨戬的戏分。

5. 游戏《黑神话·悟空》的故事灵感来源于小说《西游记》,游戏在海内外的爆红说明小说《西游记》的再生性很强。请结合材料对此简要分析。

【答案】1. A    2. A    

3. D    4. B    

5. 《西游记》的再生性很强,体现在下面几点。

①《西游记》中孙悟空追逐自由、抗争命运不公的精神内核,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使得《黑神话》游戏主角“天命人”的个体形象赢得了跨国界认同。

②原著孙悟空大战二郎神、历经磨难最终成佛的矛盾冲突尖锐,拓展空间大,使得《黑神话》游戏可以在此基础上做出大量创新。

③原著中杨戬、黑熊精等次要角色及其故事的再创造空间大,《黑神话》游戏以章回制的形式的游戏叙事,是对让玩家有更好的沉浸式体验。

④《西游记》中所含游戏元素多,其中奇术、毫毛和变化等因素有很大的改造空间,可帮助《黑神话》形成中式动作美学与格斗风格,风靡世界。

【解析】

【导语】两则材料从不同角度分析了经典文化作品的再生性。材料一聚焦《西游记》的文化内涵及其在游戏《黑神话·悟空》中的创新表达,通过符号、知识、观念等层次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材料二探讨了《小二黑结婚》的改编潜力与再生价值,强调情节、人物及矛盾的丰沛性为艺术再创作提供空间。两者共同体现了经典文化通过现代形式永葆活力的特质。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B.“文化符号是游戏中最浅的境界”错误,偷换概念。根据材料一“数字游戏传播文化由浅入深的三重境界可被概括为‘符号、知识与观念’”可知,原文说的是“数字游戏传播文化”,而不是“游戏

C.“玩者按《西游记》的章回顺序体验剧情”错误。根据材料一“这种做法……,但能够更好地以章回制的形式聚焦游戏叙事,玩家也能更沉浸地按照创作者的设计思路去体验主线故事剧情”可知,《黑神话》让玩家更沉浸地按照创作者的设计思路去体验主线故事剧情,但并不是按《西游记》的章回顺序。

D.“《小二黑结婚》出版后十分畅销,……改编成多个剧种上演”错误,根据材料二“由于赵树理把小说的手抄本提前给了襄垣县一个农村剧团,所以当书还未出版时,秧歌剧《小二黑结婚》就已经提前在襄垣县上演了”可知,“襄垣县剧团”在《小二黑结婚》出版前就已将其改编为戏剧。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

A.“这说明《西游记》的叙事逻辑有利于构造游戏架构”错误。材料一的相关内容为“这为海外玩家进一步了解主线叙事外的文化知识提供了契机,使他们可以更准确地理解游戏乃至《西游记》的叙事逻辑和价值理念”,游戏角色来源于《西游记》并不能“说明《西游记》的叙事逻辑有利于构造游戏架构”。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以及情境补写的能力。

D.“小说塑造的群像特点鲜明”并不符合原文材料中相关内容,“其四”后的主要内容是小说中一些次要人物和幕后人物为改编提供了很大的空间,而非突出“群像特点鲜明”。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二第二段主要观点是小说的再生性源于其情节的拓展性和意义的丰富性,具体从小说中内含的戏剧元素多、人物符合戏剧要求、矛盾有拓展空间、能增加人物等方面体现小说改编的潜力大、再生性强这一特点。

A.它被改编成多款电脑游戏,直观地体现了小说凭借自身这些优势实现了再生,能够有力支持材料观点。

B.“后人的续写”并不是再生性的体现,续写属于追求“忠于原著”的写作,不适合作为支持材料二第二段观点的论据。

C.被改编成电视剧受大众欢迎,说明小说本身情节丰富有吸引力,具备能够被改编、再生特质,很好地呼应了材料中关于小说再生性源于情节等方面优势的观点,可作为支持论据。

D.“加入了很多创新的内容,强化了杨戬的戏分”是对原著故事的一种再创作,体现了原著小说具有可挖掘、可拓展的再生价值,能够支持材料观点。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①由材料一“游戏主角‘天命人’同样也是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重新寻回自由,获得抗争天命、超越自我的机会。他所继承发扬的精神内核,是原著中孙悟空对自由的追逐和对命运不公的抗争,既奠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又获得了跨越国界的欣赏和认同”可得出,孙悟空追逐自由、抗争命运不公的精神内核,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使得《黑神话》游戏主角“天命人”的个体形象赢得了跨国界认同。。

②由材料二“小说的再生性源于其情节的拓展性和意义的丰富性”可知,原著里孙悟空大战二郎神以及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成佛等情节,本身就充满了尖锐的矛盾冲突,而这些情节在故事的完整性和拓展性上有着很大的空间。《黑神话・悟空》借助这样的矛盾冲突设定进行了大量的创新,比如设计出围绕棍棒的独特动作模组和攻击方式,打造新颖的战斗交互体验等。

③由材料一“这种做法缩减了玩家探索空间和游玩进程的自由度,但能够更好地以章回制的形式聚焦游戏叙事,玩家也能更沉浸地按照创作者的设计思路去体验主线故事剧情。……这为海外玩家进一步了解主线叙事外的文化知识提供了契机”可知,《西游记》中存在着众多像杨戬、黑熊精等这样的次要角色,他们各自有着独特的故事背景,但在原著中并没有完全穷尽所有可挖掘的细节,再创造空间十分广阔。《黑神话・悟空》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点,以章回制的形式聚焦游戏主线,使玩家获得更好的沉浸式体验。

④由材料一“在战斗系统方面,《黑神话》分别设计了根基、棍法、奇术、身法、毫毛和变化六个体系,大量灵感来源于《西游记》原著。……再度风靡世界并形成中式动作美学与格斗风格新标杆”可知,《西游记》中所含游戏元素多,其中奇术、毫毛和变化等因素有很大的改造空间,可帮助《黑神话》形成中式动作美学与格斗风格,风靡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