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熔金作律别星辉 散骨为文祭沧桑
《再别康桥》《大堰河——我的保姆》对比联读
【学习目标】
1.根据新格律诗的审美特征,赏析《再别康桥》的“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培养审美情趣。
2.运用对比分析表,从形式、韵律、意象等角度,比较新格律诗和自由体诗艺术风格上的差异,提升审美鉴赏力。
3.学习两首诗的写作技巧,锤炼语言,修改诗歌作品,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
【课前准备】
1.以“离别”为主题,写一首短诗,4~6句为宜。
2.诗歌创作中产生的感触或疑问:
【任务情境】
新诗双璧——格律与自由的交响,请对比联读《再别康桥》和《大堰河——我的保姆》,赏析两首诗不同的艺术风格,学习写作手法,修改诗歌作品。
活动一:赏析诗歌,解析“三美”
1.用散文化的语言,重新描绘2-4小节的诗意画面,品味诗歌的“绘画美”。
2. 赏析韵律,解读结构,品味诗歌的“音乐美”和“建筑美”。
3.朗读诗歌,把握语调、节奏,读出情感。
活动二:合作研读,探究风格
比较《再别康桥》《大堰河——我的保姆》的艺术特点。
对比角度 |
《再别康桥》 |
《大堰河——我的保姆》 |
形式 |
|
|
韵律 |
|
|
意象 |
|
|
语言 |
|
|
艺术手法 |
|
|
活动三:学以致用,修改诗作
【课后任务】
修改自己的诗作,分享在语文学习群中。
知识链接:
1.“三美”理论
音乐美,即音节和韵脚的和谐,一行诗的音节、音尺的排列组合要有规律,是格律诗理论的核心;
绘画美,即诗的词藻要力求美丽,富有色彩,讲究诗的视觉形象和直观性,给人以视觉鲜明的色彩感;
建筑美,即从诗的整体外形看,节与节之间要匀称,行与行之间要均齐,虽不必呆板的限定每行的字数一律,但各行的相差不能太大,以求整齐之感。
2. 新月诗派
新月诗派成立于1923年,因“新月社”而得名。代表人物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等。他们主张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反对诗歌中情感的泛滥;要求本质的淳正,认为完美的形体是完美精神的唯一表现,言志的内容要与语言形式和谐统一;强调格律的严谨,认为和谐与均齐为新诗最重要的审美特征。艺术上创作的核心是闻一多提出的三美理论,即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代表作品有闻一多的《死水》、《发现》,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等。
3.七月诗派
七月诗派是20世纪30、40年代,因胡风主编的《七月》而得名,以艾青、田间为首,以抗战现实为内容,以自由体为主要形式,形成贯串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国统区最重要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代表作品有胡风的《为祖国而歌》,牛汉的《鄂而多斯草原》,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等。
一、以“离别”为主题的意象库:
1.自然意象
落日、斜晖、弦月、寒江、落叶、飘蓬、孤鸿、折柳、大雁、流水、月亮、飞絮、飞鸟……
2.人文意象
褪色信笺、残灯烛泪、无风纸鸢、空驿长亭、离歌、清酒、车马、舟船、远帆、孤帆……
3.校园意象
书声、书本、钟声、粉笔、黑板、教室、操场、林荫道、篮球、图书馆、宿舍……
二、《诗歌修改指南》
1.韵律与节奏:在朗读过程中,如果发现诗歌的韵律与节奏存在问题,诗人可以通过调整押韵方式、改变句式结构或增减字数等方式进行修改。例如,可以将原本不押韵的诗句改为押韵,或者将长句拆分为短句,以增强诗歌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2.情感与意境:如果发现诗歌的情感表达不够真实或意境描绘不够生动,诗人可以通过增加细节描写、运用修辞手法或改变叙述角度等方式进行修改。例如,可以加入更多的内心独白或情感抒发,以增强诗歌的情感深度;或者通过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意境更加鲜明生动。
3.语言问题:如果发现语言问题,诗人可以仔细斟酌每个词汇的选用和句式的构造。对于不恰当的词汇或句式,可以进行替换或调整;对于冗余或重复的表述,可以进行删减或合并。同时,还要注意保持诗歌语言的精炼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