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朱仁标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朱仁标

    宜兴一中

    加入时间:2022-05-25

  • 曹叶娟

    和桥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琦

    和桥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李惠敏

    第二高级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李敏

    张渚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林姣

    张渚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丽彬

    和桥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许文杰

    宜兴一中

    加入时间:2022-05-25

  • 许绚如

    和桥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杨英华

    宜兴一中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敏

    张渚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盛

    宜兴一中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素材积累3

作者:张盛  日期: 2024-04-08  点击:

高一9班素材积累3

  每日一句名人名言:积累道理论据,增加文章底蕴

 每日一个经典事例:丰富作文论证,充分支撑论点

  每日一段人民时评:追击社会热点,完善观点表达

  每日一篇优秀作文:运用典型示范,习得作文升格

一、每日一句名人名言

原典: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

——李大钊

大意:不在空想中驰骋,也不追求虚浮的名声,脚踏实地,认真做好每一件事。

适用主题

实干,脚踏实地,不说空话等。

运用示例: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青年人须把握当下,脚踏实地,以平和谨慎的态度做好每一件事,将勤奋化作逐梦的灯盏,一步一个脚印,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锐意前行。

二、每日一个经典事例

金晓宇:“天才译者”,怒放生命的精彩

20221月,“天才译者”金晓宇和父亲金性勇的故事在网络刷屏。6岁时,金晓宇被邻居小孩误伤,一只眼睛从此失明。面对别人异样的眼光,他逐渐有了抑郁倾向,并在高中时辍学,后又被诊断为躁狂抑郁症。家里的冰箱、洗衣机、桌子、书架……都被病情发作下控制不住情绪的金晓宇砸遍了。父母一次比一次绝望,却一直守着他,安抚他,等他发作完后,重新把破碎的家一点点收拾好。

面对命运赐予的荒野,金晓宇一直牢牢抓着那根唯一导引光亮的绳索,他始终热爱着读书,音乐、围棋、古文、英语,凡是他想看的书,父亲都会为他买来。在家里经济最困难的时候,父母仍为金晓宇添置了一台电脑,让他能自学外语。外语逐渐成了金晓宇精神世界的支柱。他用6年时间自学了德语、日语和英语,不仅读完了浙江图书馆近乎所有的英文原版书,还拿到了浙江大学英语系的自考毕业文凭。

2010年,金晓宇的母亲在参加了母校南京大学的一场同学会之后,为儿子带来了一个宝贵的机会——为南京大学出版社翻译美国作家安德烈娅·巴雷特的《船热》。自此,金晓宇的翻译才能和潜力被彻底激发,翻译邀约不断。10多年来,他翻译了22本书,横跨小说、电影、音乐、哲学等多个领域。在不同文字和语言转换的世界里,他不用在乎别人的目光,发挥出知识储备中最深层的潜力,找到了自己独具一格的价值。

立意角度

不屈服于命运,努力发出自己的光芒

三、每日一段人民时评

铭记“九一八”,谁都阻挡不了我们踏浪奋进

仲田

历史长河,能留住几寸光阴?能铭记几个瞬间?“九一八”便是其一,深刻在中华民族的时间柱上,永远不会磨掉。(设问开端,引出话题,并且表明观点,简洁明了,直入主题)

90年前,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反诬中国军队所为,随即炮轰东北军北大营,进而攻击沈阳城。这是日本军国主义蓄意制造的、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随后4个多月时间,128万平方公里的东三省沦陷,3000多万东北同胞开始了14年的亡国奴生活。民族的伤痛加剧撕裂,国民的伤痕持续加深,屈辱苦难深扎在那片我们热爱的土地,久久难以愈合。(回顾那段悲痛历史,用详细的数据唤起人们的回忆)

九一八事变距今已过去整整90年。你听,空中回荡着阵阵防空警报声,是从历史深处发出的警示;你听,人群中齐唱《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什么时候,才能欢聚一堂”,是曾经的血泪情殇;你听,一声声撞钟鸣警,一声声汽车笛声,从过去到现在,声贯苍穹,启迪后来……(反观当下,使用排比,用事实证明历史我们没有忘记)

铭记国耻,就要牢记历史教训。(分论点,解决怎么办的问题)当军国主义的铁蹄,践踏在国土上的那一刻起,殖民侵略的耻辱,瞬间变成伤及每个中国人的“子弹”,穿透了皮肉、穿透了胸膛,也穿透了一些人的脊骨。也是从那时起,无数人勇敢站了起来,不畏强暴、勇于赴死,为民族赢得骨气与尊严。今天,我们牢记这段耻辱、伤痛的历史,就是要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更要知耻而后勇,为民族复兴汲取奋斗与拼搏的力量。(使用比喻,大量使用短语短句,便于抒情,更能触动人心)

不忘战争,就是为了维护和平。(分论点,解决怎么办的问题)历史终会逐渐久远,但历史的悲剧绝不能重演。铭记历史,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唤起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共同珍爱和平、维护和平,才能世世代代友好下去,才能促进全世界永享和平安宁。这是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和真挚心声,而那些妄图歪曲事实、扭曲历史的人,终究会被时代抛弃,其图谋也终究不会得逞。(大量使用短语短句,便于抒情,更能触动人心)

牢记历史,就是为了开创未来。(分论点,解决怎么办的问题)90年过去了,如今的中国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经过几代人的发愤图强、艰苦努力,我们消灭了绝对贫困、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我们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我们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一个个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一个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使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来了光明前景。在以后的前进道路上,肯定还会面临各种风险挑战、遇到各样荆棘坎坷,但历史告诉我们:无论遇到什么风浪,只要万众一心向前进,定能踏浪而行、驭浪而胜。历史也同样启示我们:越是艰险越向前,在新征程上奋勇搏击、迎难而上,任谁都阻挡不了民族复兴的奋进步伐。(列举今日成就做论据,更具说服力)

在辽宁沈阳的“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前,“残历碑”巨大石雕巍然屹立,碑形为翻到1931918日的台历。历史的一页,如此赫然醒目,印入人心。在此驻足脚步,回望历史,再翻开新的一页,追寻未来的新篇就此打开。请相信,我们始终有压倒一切困难而不为困难所压倒的决心和勇气,带着历史的使命与担当,锲而不舍地向前奔跑,直到取得最后的胜利。(回到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石雕前,再次表达铭记历史的观点,并用简洁有力的语言表决心,振奋人心)

 

 

四、每日一篇优秀作文

于重复中盛放繁花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在此发言的主题为:于重复中盛放繁花。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于读书来说,读得遍数多了,自然就会理解书的内容和涵义。那么,读书如此,生活亦然。

是以,我认为重复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尤为重要,专注目标,反复练习,开拓创新,于重复中孕育新生,于重复中盛放繁花。

重复,顾名思义,是指周而复始做同样的事。究其本质,是在一遍又一遍的实践中,寻求事物的内核。它本是枯燥乏味、令人厌倦的,但若你用心体验,就会发现平平无奇的小事中,细枝末节都在变化,只需我们潜心钻研,用心探索。

爱因斯坦曾说:“重复做一件事,并期待不同的结果,那叫疯狂。”诚哉斯言!重复并不意味着一味地反复,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是加以思考,实现创新。重复和思考的相遇,如击器和沉钟的碰撞,敲响了智慧的雄音。

跑步,每天只跑1千米,就算坚持了一年也跑不了马拉松;读书,只看自己看得懂的书,自我感动,哪怕锲而不舍,十年如一日的学,却也还停留在你能看懂的知识层面,无法进步。爱迪生发明灯泡时,成千上万次的实验,看似是乏味的重复,可他每天做不同的尝试,不断修改,在相同的事中发现不同的结果,才有收获,乐在其中。

如今,我们每天“重复”上学的流程,但学的知识日日更新,如此我们的思想就会进步。同样,古老的习俗总是重复,也不一定代表落后,表现形式在不断改变,唯有意义相同,中国传统文化便是如此,它代表了我国几千年的不断发展。由此观之,“重复”同“发展创新”并不矛盾,要让繁花盛放于重复中。

也有人反驳道:“以上言论太过片面,日复一日的颓废只会让人堕落。”

这无可厚非,因此,重复的过程中应避免错误的无效累积,越滚越大的雪球终会成为你成长路上的绊脚石。

迟茜有言道:“每一个优秀的人背后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那是付出很多努力却不一定有结果的日子,我们把它叫做扎根。”重复就是扎根的过程,如果它是必然的,那我们就应从中探求不同的内涵,警惕不思进取,在重复的努力中寻找自我的追求,以此收获累累硕果。

正如《劝学》中所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再重复的生活,也会有万象更新。

愿同学们能于重复中盛开繁花。

【教师点评】

重复是生活的常态,恰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让个体不断成长,我们的生活也随之日新月异。作者敏锐地发现了重复之中的奥秘,提出“专注目标,反复练习,开拓创新”,便可以“于重复中孕育新生,于重复中盛放繁花”。并且,小作者强调用心体验,强调思考,指明这些是使重复产生创新的条件。清晰的逻辑为文章搭建了牢固的框架,诗意的语言、丰富的素材为文本增色,整篇文章文质兼美,给人启迪。

【文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材料一:

陀思妥耶夫斯基说:“人最可怕的惩罚,莫过于重复干毫无意义的活!”

材料二:

历史学家吴晗通过抄书来掌握并熟记史料知识,他说:“我是提倡抄书的,抄书这一关很重要。抄书的方法很多,有的记主要内容;有的是为研究某个问题;有的目前虽来不及研究,但材料很重要,有意义,就得记录下来。自己抄录的资料多了,重复的多看几遍,不仅可以加强记忆,也可以从中发现问题。”

复兴中学学生会拟举办“我看重复”的讨论会,请你结合上述材料,以该校学生的身份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