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朱仁标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朱仁标

    宜兴一中

    加入时间:2022-05-25

  • 曹叶娟

    和桥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琦

    和桥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李惠敏

    第二高级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李敏

    张渚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林姣

    张渚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丽彬

    和桥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许文杰

    宜兴一中

    加入时间:2022-05-25

  • 许绚如

    和桥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杨英华

    宜兴一中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敏

    张渚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盛

    宜兴一中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议论文论证方法学习策略

作者:王丽彬  日期: 2023-04-24  点击:

议论文论证方法学习策略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常用的议论方法及在写作中运用应注意的问题。

2.学习应用不同论证方法写作议论语段。

【重点难点】

学习应用不同论证方法写作议论语段。

【教学过程】

一、学习导入

论证是议论文的三要素之一,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写作时只有用好这条“纽带”,才能逻辑清晰地表情达意。对于议论文论证方法的学习,我给出的学习策略是:一、深读教材,二、分析佳作, 三、仿用习得。因为在我们的教材中有很好的范文,阅读他人好的作品也可以为我们写作提供样本,而仿写则是演练。

二、学习任务分析

目前议论文论证方法备考中常见的问题有:学生重视例证素材的积累,重视对热点人物事例了解,轻视针对论点恰当分析事例,多数学生作文仅是观点加例子,论证方法运用较为单一,基本仅用例证法,个别同学虽然选择引证法或是对比法,但使用时也缺乏说理分析。针对学情,在教学中强调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进行论证,同时加强对说理分析性语言应用的指导。

三、学习活动

(一)介绍不同的论证方法。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对比法、类比法等。

(二)指导学生每种论证方法的应用方法并给出示范。

1.举例论证:

举例论证指用列举确凿、充分且有代表性的事例来证明论点。作用:具体有力地论证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例如,2018年天津一考生以“胸中有器量,人生天地宽”为题,写到:

  器量之于人,是成就事业的基石。蔺相如出使秦国,忍受廷辱是器量;廉颇负荆请罪于蔺门也是器量。赵国文相武将的大器量不仅帮助他们在群雄争霸中施展了自己的本领,共同维护了赵国的安宁,而且也让他们的美名彪炳史册。

他巧用课内学过的《廉颇蔺相如列传》做例证,证明分论点“器量之于人,是成就事业的基石”。这就提示我们同学,深读教材,可以帮我们积累写作素材。

举例论证是议论文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论证方法。“事实胜于雄辩”,在典型的事例面前,道理不言而喻。具体应用中,我们可以归纳为四种方法。

方法一:使用单个事例——恰当取舍,概括叙述

叙述材料要简明扼要。一般而言,议论文事例应是针对构成论点的要素作概括的叙述,不使用描写,删去与论点关系不大的内容,不宜面面俱到,全盘照抄,更不能篡改材料。例如我们学过的《六国论》,苏洵以赵国为例,讲“不赂”才能保全国家,仅说“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没有回顾秦赵两国交往的整个历程,仅保留支撑论点的关键信息,言简意赅。

教材中的典范作品不仅是学习阅读的例文,更是学习写作的范文。所以我们要深读教材。

方法二:使用多个事例——排比列举,简短有力

采用排比列举的方式,一口气铺陈若干个事例,这些事例多是读者比较熟悉的常见材料,不必详述,每个事例只需用一句话概括列举出来就行了。例如,2018年天津一考生以“国之重器,勇立潮头,无问西东”为题,写到:

成为国之重器,做时代的弄潮儿,需要的不仅仅是善于捕捉时机的眼光,更需要那份蓬勃于血脉的勇敢与无惧。……当西南联大师生冒着敌人的战火,依然苦学经书,心怀天下,他们的名字就被牢牢的镌刻在中华大地之上;当梁启超推陈出新,以千钧之力挣脱封建枷锁,强盛的中国永不会将他忘记;当屠呦呦力排众议,以青蒿作为最终的研究对象时,千百万的疟疾患者已把她视为救星……

运用排比列举法,既简明扼要,节省笔墨,又组成整齐的句式,气势如虹,能使立论大气磅礴,无懈可击;反驳则如摧枯拉朽,势不可当。我们同学在实际应用中,最好在排比列举之后要对这一系列例子进行一个总的议论。刚才的那位同学在排比列举后写到:“假使联大师生畏于战火的残酷,假使梁启超流于世俗的抱怨,假使屠呦呦囿于未知的恐惧,那么他们终是‘泯然众人矣’。”巧妙地用假设构成对比论证做总结,论证勇敢无惧的重要性。

方法三:一事例多用——多角度、多层面发掘

对所掌握的素材,可以从不同角度、多个层面挖掘,然后运用到文章中。例如,

2020年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在今年春季抗击“新冠”疫情的事迹可以从下面四个角度挖掘:

坚持真理,敢说真话;最美逆行,不怕牺牲;

乐观积极,严谨应对;强身健体,健康第一。

方法四:由点到面层次分明

在运用事例时,可先概括地引述几件相关事例,再由点到面,概述事实论据,然后再展开相关的议论或评析。

比如我们写“中国精神”可以这样借助大家熟悉的事例由点到面展开议论:

面对鸦片泛滥长此下去中国将面临无充饷之银、无御敌之兵的危险林则徐毅然挺身而出虎门销烟壮举威慑中外;面对元人的种种威逼利诱文天祥决然赴义“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至今读到这震撼人心的诗句仍让人激动不已。(引述事例,即“点”)从古至今有多少豪杰多少壮士为了心中的高尚情操为了祖国的尊严面对生与死的激烈碰撞他们抛头颅、洒热血蹈死不顾至死不悔。(概括事例,即“面”)这不悔正是因为他们心中做出的正确的选择他们的豪言壮语、英勇事迹激励着一代代成长中的青年他们的选择已在我们的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他们的举动足可惊天地、泣鬼神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对事例运用“因果分析法”展开议论)

运用例证法注意事项:

1)紧扣论点选择真实、典型、有说服力的事例。

2)紧扣论点对事例进行概述突出精华和重点与论点有机结合。

3)紧扣论点,结合事例加以分析使事例与论点结合紧密。

4)事例切忌单一狭隘要丰富广泛要点面结合古今中外相映成辉。  

2.引用论证:

引用论证指的是在议论中引用公理、名言警句、经典著作、历史文献、谚语、成语、俗语、传说、古今诗文等,以此作为论据,来证明观点的一种论证方法。

作用要根据所引材料具体分析。如引用名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轶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引用古典诗词名句,可以增强议论的文学性等。

我们还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那篇文为例: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新时代的我们,纵然渺小平凡就如苔花一般,也要担当起国家的责任,尽自己所能,做最大贡献。

引用论证的使用频率仅次于例证法。由于引用论证引用的是世人公认的思考结晶,能够深刻地反映事物的本质,所以具有极强的说服力。运用引用论证,包括两个方面的因素:一要找到确切的理论论据,可以称之为“引”;二要对理论论据加以分析,使之与论题充分联系起来,可以称之为“证”。

常用的引用论证有两种类型:直引法,直接引用名言警句或诗句来证明文章的中心;修饰法,即引语在文中作定语,以修饰语的形式出现。在同学使用中按引用内容可分为四种方法。

方法一:1个名人+1个名言名事+议论

我们很多同学注意引用名言为佐证,但引用后缺少自己分析论证的语言,如——初唐四杰之一王勃有这样一句名言:“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由此可见:志向是我们走向成功的根本保证。

我们看加入议论后——初唐四杰之一王勃有这样一句名言:“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他正是以此为座右铭才终成大器的。大凡古今中外的仁人志士无一不是以“志”为精神动力才最终事业有成的。由此可见:志向是我们走向成功的根本保证。

这样论说力度明显加强。

方法二:N个名句+议论

例如考生以《以身许国,做有大格局者》为题,写到:

《日知录正始》有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鉴湖女侠秋瑾亦殷殷寄语:“但凡爱国之心,人不可不有……”而陶行知先生则强调:“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个人的本分。”国,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爱它,我们责无旁贷;爱它,即当坚定信念,满怀激情、以身许之,进而投身于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之滚滚洪流中。(引用名句,论证“爱国,应当以身许国”。)

方法三:1个名人+N个名言名事+议论

南美洲作家加莱亚诺无疑是殿堂级的人物。这个被称为“南美洲的良心”的作家,以火一般的热情和执着,发出对现实最有力的叩问。“我为那些不能读我的作品的人写作,为那些社会底层的人写作,为不识字以及没办法识字的人写作。”他用笔尖温暖了南美洲的底层人民,又用目光毫不留情地鞭挞全球化下被人们忽视的暴戾与野蛮。加莱亚诺的文字永远充满战斗的激情,正如他的作品名“南美洲——被切开的血管”。而加莱亚诺本人,也是一位倔强、顽强、勇毅的战斗者,正是心里从未熄灭的火光,让他的作品有了温度,有了直指人心的力量。他笔下的真实与真心,印证了“文如其人”这个词,也给世界文坛留下了不朽的传奇。(南美洲作家加莱亚诺是一个较新颖的例子。作者引用作家的话和书名“南美洲——被切开的血管”特别有冲击力,并以精要的笔墨介绍人物事迹,论说“笔下的真实与真心”。)

引证法之四:N个名人+N个名言名事+议论

纵观天下有志者总是夙兴而夜寐百折不挠孜孜以求心甘情愿为社会奉献的。千百年来奉献精神如同血液在我们民族躯体中不息地流动;如同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成长;如同火炬点燃了炎黄子孙的爱国赤诚。从为治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屈原;从“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的戚继光“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从“愿与人民同患难誓拼热血固神州”的朱德总司令“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的南疆卫士真是英雄万千!他们在奉献之时从没想过要得到什么回报而是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智慧乃至生命献给了崇高的事业。

运用引证法注意事项:

1)所引用的名言警句等针对性要强。每句名言都产生于特定的背景都为达到特定的交际目的即使谈同一个问题也有不少名言可供选取。要仔细分析每个理论论据的特有功能将它引用到最恰当的语言环境之中。

2)引用的内容要简洁。议论是在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不是在介绍他人的见解。引用他人的话目的是为了让读者更加信服自己的话自己的话应是议论的主体应是全文最醒目的部分。过多的引文很容易将自己的分析淹没。

3)要注意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的区别。直接引用务求文字甚至标点均准确无误;间接引用只须述其大意但要注意人称的转换。

4)引证法的要点就在于“引文加分析分析扣论点这样才能使理论论据发挥应有的作用。

3.对比论证

对比论证指的是用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作用:突出论证观点,让人印象深刻。如:

强盛的中国需要的是袁隆平这样的国之重器——他有“一身布衣为国先”的沉稳,而非陈光标千金宴请流浪汉的浮躁;强盛的中国需要的是钱钟书这样的国之重器——他领“横扫清华读书馆”的潮流,而非“鸡爪女”网曝事件的风骚。

对比法之一:道理上的对比

世上的道理,往往有正反两个方面:勤奋与懒惰,诚实与虚伪,开放与封闭,积极与消极,自立与依赖,廉洁与腐败,团结与分裂,坚强与软弱,节俭与奢侈,创新与守旧……运用对比论证,就是要找到道理的对立面,并进一步展开议论。

对比法之二:事例上的对比

即在论证过程中,使用正面和反面对比鲜明的多个事例,在两相对照的同时,通过分析,来突出孰是孰非,使观点更明确。

第一步:围绕观点,选取正反两方面的事实论据。第二步:针对事例中的关键句,紧扣论点进行分析。

秦桧身居一品满腹经纶诗词歌赋样样精通但他品行低劣学问装进肚子里歪思想也装进去了。于是乎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了岳飞自己也落得一个遗臭万年的下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座下三千弟子有七十二贤人自己的学问可以说在当时已经是无人能比可依旧谦虚地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深受后人称赞。(选择两方面事例)秦桧徒有学问道德缺失使他的人生如同一张滴落墨汁的白纸布满污点被千秋万代唾骂。而孔子德才兼备为他的人生增光添彩被称为万世师表。(分析两方面事例)可见有了学问要关注道德的培养有了道德可以辅助学问的增长所以这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运用对比法注意事项:

1)比较的双方要具备可比性。

2)要建立合理的比对参照系。对比论证的运用范围很广可以进行比较的事物很多中与外、古与今、大与小、强与弱等在比较中分析和阐明两者的差异对立之后是非昭然自然就能够确立论点了。

对比可以是两个对象之间的比较也可以是同一对象自身前后不同阶段之间的比较前者称为横向比较后者称为纵向比较。运用纵向对比的论证方式不能停留在形式逻辑的静态判断的层面上否则会显得说服力不够。

4.比喻论证

比喻论证就是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作用: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观点,使文章浅显易懂,易于理解和接受。例如我们学过的《劝学》《拿来主义》都是借助比喻论证阐明观点的。

比喻法之一:比喻描绘

是指选取恰当的事物,用比喻的修辞格,对所论证的概念、观点进行描绘,使论证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增加文采。

信念是夸父逐日时不停的脚步信念是雨中航行时对岸不灭的灯塔信念是狂风肆虐时苍鹰不停歇的翅膀。拥有信念一根小小的火柴可以点亮一片心空;拥有信念一片小小的绿叶可以装点整个春天;拥有信念一叶小小的扁舟可以惊动一片海洋。

比喻法之二:比喻说理

就是借其他人、事、物中蕴含的道理来论证自己要表达的某种思想观点,通常称为借喻说理。一种是喻议分开,先喻后议或先议后喻;一种是边喻边议,喻议交融。

1)先喻后议:就是先把观点设置成比喻形式,再对比喻分析论证。

我们知道人们赞美春蚕因为它吃的是叶吐出的是丝终生闪耀着“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奉献精神。人们赞美老牛因为它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索取甚少奉献的甚多终生劳而不辍死而后已。人们歌唱母亲、老师怀念雷锋、焦裕禄原因只有一个:他们都具有无私的奉献精神。只有奉献的人生才是伟大、幸福和快乐的人生。

2)先议后喻:就是先议论分析论点,再运用比喻形式形象说理。

逆境能压倒弱者也能造就强者。在逆境中同困难搏击能磨练意志强化毅力提高才智培养崇高品德。(摆观点)青松之所以能在风暴的袭击下傲然挺立是因为它是在与风暴和雷霆的搏击中生长起来的;温室里的花朵之所以一遇风霜就枝零花落是因为它们从未经受过风霜雨雪的考验(从正反两方面设喻)。锋从磨砺出逆境造强者。不磨不利不炼不纯不锤不坚。

3)喻议交融:就是边设喻边说理或边说理边设喻,二者融为一体。

社会好比一个人的身体而我们每个人就好比它的一个细胞只有每个细胞都发挥了作用整个身体才会健康生命才会存在个人力量是小的但个人的精神却往往能在社会中折射出夺目的光彩。正如无数无名的小星才聚成了浩瀚灿烂的星空没有它们夜空将是何等暗淡。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颗无名小星奉献出自己的光热,我们伟大的祖国才能屹立于世界之林。

运用比喻法注意事项:

1)用来作比的事物必须可信要选择人所共知的,要具体、浅显而新颖通俗易懂容易理解和接受。

2)要找准作比喻的事物和论证的道理之间的相似点。本体与喻体既要有相似点又不能是同类事物否则便构不成比喻论证。

3)要生动、简明。不能让用来作比喻的事物掩盖了要论证的道理或减弱论说力度。

4)要把比喻的含义和文章议论的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不能在比喻时抛开议论。

5)用成语、寓言、小故事来作比喻论证要根据需要适当叙述故事的梗概。这样便于读者明白深刻的道理。  

(三)反馈与评价

通过上面的内容,我帮助同学们梳理了常用的论证方法,明确了这些常用的论证方法怎样才能用好。同学们在备考时,要有意识地辨析论述性文本中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这样可以通过分析佳作,学习他人的论证经验与策略指导自己的写作。

下面语段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指出一种并简要分析它的作用。

如今有些人总是特别害怕别人说自己不深刻因此总是千方百计伪装自己、表演自己。固然人生是个大舞台我们都是表演者但是一位真正优秀的演员不是仅仅依靠外表的华丽取悦观众而是凭借内心世界的真诚、丰富来赢得更多的掌声。正如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所说:“一个人只要真诚总能打动人。                                    

[答案参考示例]

(示例1)引证法。引用傅雷先生的话有力地论证了真诚的可贵。

(示例2)比喻法。作者把人生比作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只有真诚的人才能成为优秀的演员。这样就生动形象地论证了真诚的可贵。

(示例3)对比法。把两种人的不同做法进行对比更加突出了真诚的可贵。

四、课堂小结

小结本课学习策略。强调学生学以致用。

五、课后作业

“论‘压力’”为中心,运用比喻法、引证法、对比法,写几段文字,每段不少于200字。

六、板书设计

议论文论证方法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一、深读教材;二、分析佳作; 三、仿用习得。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例证法

引证法

喻证法

对比法

类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