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朱仁标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朱仁标

    宜兴一中

    加入时间:2022-05-25

  • 曹叶娟

    和桥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琦

    和桥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李惠敏

    第二高级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李敏

    张渚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林姣

    张渚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丽彬

    和桥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许文杰

    宜兴一中

    加入时间:2022-05-25

  • 许绚如

    和桥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杨英华

    宜兴一中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敏

    张渚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盛

    宜兴一中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荡气回肠、贯穿古今 ——鉴赏咏史怀古诗的“三部曲”

作者:张敏  日期: 2022-12-13  点击:
学习目标:  
    1、掌握咏史怀古诗常见的感情主题及常用手法。
    2、学习鉴赏咏史怀古诗的一般方法。
学习重点:把握咏史怀古诗的常见感情和主题。
学习难点:把握鉴赏咏史怀古诗的方法。
教学方法:视频、朗读、听诵、探究、归纳、练习

《导学案》设计
要求:诵读经典,完成表格,回顾咏史怀古诗的主要特点。

1.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2.                《 蜀   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3.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4.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PPT)

意象、人物 思路 情感 手法
赤壁怀古
蜀  相
乌衣巷
京口北固亭怀古

课堂环节设计:
一、导入
上课前3分钟播放《三国演义》片头视频“滚滚长江东逝水”, 把课堂气氛带到了一片怀古浓郁气息中,设置情境进入今天的课堂。
刚刚的视频反映的是什么场面呢?——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场面。

刚才的视频将我们带到了当年的三国赤壁战场,群雄角逐的历史场面。
我们现代人可以通过歌曲的方式来反映历史的战争场面。其实,古人,也有相类似的方式来回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那是什么方式呢?——诗歌的方式。
反映历史事件,抒发个人情怀的这一类诗歌属于什么题材的诗歌?——咏史怀古诗。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一起走进咏史怀古诗。

二、我国文学大师余秋雨先生说: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那么,什么是咏史怀古诗呢?

怀古诗是中国古代诗词中内容,思想较沉重的作品。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ppt)

四、而我们这节课就要通过《念奴娇赤壁怀古》《蜀相》《京口北固亭怀古》这三首诗歌来掌握咏史怀古诗常见的情感及常用手法。和掌握鉴赏咏史怀古诗的方法

2、掌握鉴赏

设置学习目标:


五、检查预习情况
在课前,老师向同学们布置了导学案,请看大屏幕,上面关于了念奴娇赤壁怀古、蜀  相、京口北固亭怀古的
意象、人物 思路 情感 手法
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导学案上的内容,共同来探讨怀古咏史诗。我们就以念奴娇作为切入点,赏析并归纳出咏史怀古诗的方法

同学们,请你们思考一下《念奴娇·赤壁怀古》词的上片是在写些什么呢?——写景;下片呢?——抒情。
那上片是如何写景的呢?我们首先来看文章中第一句话“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句话写了什么景观呢?——长江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歌咏长江的佳句有很多,谁能够尝试着回答一下有关长江的诗句?
(生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师补)作者通过落木、长江等沉郁悲凉的景物,向我们传达了时光易逝、壮志未酬的无限感慨。
(生答)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师补)那种浓郁的愁怨如同浩荡的长江水绵延不尽,哀婉凄凉。
而本首词一开头就为我们勾画了奔腾不息、浩荡东流的长江雄姿,是全词的起兴之笔,把江水、浪花、千古风流人物融成一片,创造了一个旷远、深沉的意境,为周瑜的出场造声势。
那周瑜是如何出场的呢?我们共同来看下一句,“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说旧营垒的西边,就是人们常说的周瑜指挥作战的赤壁。这句话不仅向我们交代了怀古人物——周瑜,也向我们交代了地点——赤壁(板)
那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作者都看到了赤壁哪些景物呢?
(生答)“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在这里我们能看出有乱石、惊涛、还有千堆雪。
现在大家请把眼睛闭上,在老师的描绘当中,作者笔下的赤壁是一幅怎样的画面?——陡峭不平的石壁直刺天空,长江波涛汹涌,波浪打在满是疮孔的岩石上,发出惊人的巨响,层层浪花在皓月的映照下,犹如堆堆白雪。
大家在脑海中想象到这幅画面了么?给我们一种怎样的感觉呢?
——豪迈、奔放、气势磅礴
大家能不能找到这三句话中动词?——穿、拍、卷
这三个动词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
“穿”——写出了陡峭山崖直插云霄的高峻
“拍”——写出了波涛汹涌之貌、惊涛力量之大
“卷”——写出了浪花的汹涌
所以这三句运用了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了赤壁奇景和长江的气势,从而渲染了环境气氛。
下面,我们来看上片的最后一句“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它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生答)承上启下,
(师问)那承接上片什么内容呢?由此转入?
江山如画,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由写景过渡到写人,总结上片,引起下片,为下片写周瑜做了铺垫。
说到豪杰,在三国时期你印象最深的英雄人物都是谁?
(生答)——一列
那作者为什么单单只缅怀周瑜,而不选择其他英雄人物呢?带着这个问题,大家齐读下片内容
在下片作者是如何描写周瑜的呢?哪位同学能用诗歌当中的话来回答一下?
首先在称谓上——公瑾二字则对周瑜的尊敬;婚姻状况上——小乔出嫁了,体现周瑜年轻有为、风流倜傥,美女配英雄;在相貌打扮上——“雄姿英发,羽扇纶巾”——体现了周瑜装束儒雅,风度翩翩;在作战能力上——“谈笑间,樯橹灰风烟灭”体现了周瑜以少胜多,取得胜利,却能如此淡定,更能彰显英雄本色(介绍周瑜年龄)
那作者为什么只缅怀周瑜?又寄予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大家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讨论老师的问题,大在讨论过程中能不能通过周瑜和苏轼年龄、婚姻、外貌、职位、以及际遇方面对比找出答案,现在开始讨论!
(ppt展示)——小组回答
(师补充)周瑜在年仅34岁就在赤壁之战中取得了胜利,成为一时英雄,而作者已年将半百,怎能不在感慨万分中产生仰慕之情,作者刻画周瑜的雄姿英发与自己的早生华发相互映衬,对比反差强烈,既显示出周瑜的年轻有为,又显示自己功业未成,意在感慨自己报国无门,渴望建功立业、壮志未酬的思想感情。














核对表格,评价学生板书
意象、人物 思路 情感 手法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故垒、赤壁、乱石、惊涛
周瑜
游赤壁——绘景象——思周瑜——忆其事——抒己志
赞美周瑜,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渴望建功立业
用典、对比(古今)、借景抒情、想象、虚实结合、
比喻、夸张

《蜀相》
茂密的柏树、碧草、黄鹂
诸葛亮
寻丞相祠堂—— 绘景象——评诸葛亮
赞美惋惜诸葛亮, 报国无门
乐景衬哀情、用典 

《乌衣巷》 朱雀桥、乌衣巷、王谢燕
(临巷口)——绘景象(融感慨)
世事沧桑、国运衰微的感慨
用典、对比(古今)、融情于景、衬托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佛狸祠、神鸦社鼓
孙权、刘裕 觅孙仲谋处—绘景象—抒己志
怀才不遇
用典、对比(古今)

此时同学们,请将你们的导学案拿出来,我们鉴赏完念奴娇赤壁怀古,作者都描写了哪些意象和人物、运用了什么手法?写作思路是什么呢?首先苏轼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想到了谁?抒发什么情感?所以,我们在鉴赏咏史怀古诗的一般方法则是:


咏史怀古诗“三部曲”:
①眼前景(品读意象意境)
②古人事(弄清史实,找到联系)
③心中情(品悟情感)
(分析手法)
接下来请同学们利用“三部曲”的方法分析《 蜀相》、《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蜀 相》    杜甫
             ①眼前景: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②古人事: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③心中情: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相》
茂密的柏树、碧草、黄鹂
诸葛亮
寻丞相祠堂—— 绘景象——评诸葛亮
赞美惋惜诸葛亮, 报国无门
乐景衬哀情、用典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佛狸祠、神鸦社鼓
孙权、刘裕 觅孙仲谋处—绘景象—抒己志
怀才不遇
用典、对比(古今)



总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赏析了《念奴娇赤壁怀古》,对比了《蜀相》、《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分析出咏史怀古诗的用典、古今对比、借景抒情等常用手法和鉴赏的方法,诗人们临古地、通过眼前景,古人事,抒发自己怀古伤今、或怀才不遇、或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
下面老师布置一下本节课的作业: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本首诗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指出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