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教学目标】
1、 过朗读把握本诗的情感基调,体会作品豪迈奔放的特点。
2、 通过鉴赏诗句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 背诵诗歌前半部分内容。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朗读把握本诗的情感基调,体会作品豪迈奔放的特点。
2、过鉴赏诗句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诵读、讨论、探究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课堂导入
余光中先生有一首诗《寻李白》,其中有几句是这样写的。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
在中国文学史上,“酒”可以说是留下了千古美名。许多文人,都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比如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曹孟德横槊赋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李白的“兰陵美酒郁金香”还有范仲淹的“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等等。
在这些人中,有一位伟大的诗人,因为他的诗写得独绝千古而获得了“诗仙”的称号,而且也因为他的酒而留下了“酒仙”的美名,说到这里,大家都知道了,他就是——李白
那么,李白是如何使他的酒和他的诗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又有怎样的感情倾注于其中呢?今天我们师生就通过他的《将进酒》这首诗来走近李白。
二、品酒兴,读出酒意
1、 教师配乐范读,正字音。
2、 学生集体朗读,教师指导。
指导诵读课文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 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 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 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 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注:加粗字为重读音
3、 找出诗中带有情感色彩的字词。(悲——欢——愤——狂)
4、 播放配乐朗诵(濮存昕朗诵,乐队现场伴奏),注意诗歌感情的变化。
(感情奔放,气势雄浑,曲折低回,跌宕起伏。)
5、 学生个读。
三、赏析诗歌
1、解题
将:请、愿之意。《诗经·卫风·氓》中有“将子无怒”句。
乐府旧题,相当于“劝酒歌”。内容多写饮酒放歌时的情感。
李白能跳出前人窠臼,把饮酒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
不知道同学们发现没,我们中国人不但善于饮酒,还善于劝酒。我们同学们知道哪些劝酒歌呢?
如果说我们现代人劝酒是软硬兼施,那么古人的劝酒就优雅的多,诗意的多了!大家读过古人的劝酒诗吗?
1,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
2,劝君一杯君莫辞,劝君两杯君莫疑,劝君三杯君始知。
面上今日老昨日,心中醉时胜醒时。天地迢迢自长久,
。。。。。。不如生前一杯酒。
——白居易《劝酒歌》
2、那么,这里李白在劝谁喝酒?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3、李白是怎样劝酒的?
将进酒,杯莫停
会须一饮三百杯
李白他劝别人喝酒,那他自己又是怎样个喝法?
效仿古人,五花马。。。。。换美酒
李白怎样劝人喝酒?(豪饮,狂饮)———狂
4、李白为什么劝人狂饮?
(1)借酒消愁 (2)时间一去不返,时光易逝,人生易老(学生读)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
以水来比喻时间的流逝,非李白独创。还有哪些这样的诗句?(教师和学生一起简单回顾)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如果说前二句为空间范畴的夸张,这二句则是时间范畴的夸张。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间事,把本来短暂的说得更短暂。悲叹人生短促,而不直言自伤老大,却说“高堂明镜悲白发”,一种搔首顾影、徒呼奈何的情态宛如画出。诗人在24岁上“辞亲去国,仗剑远游”,是“以当世之务自负”的,欲以布衣取卿相之位。如今,25年过去了,他已满头白发,功业上却毫无成就。回首往事,难免有人生短促之叹,也表达了怀才不遇的苦闷。
总结:起兴——李白和朋友开怀畅饮的颍阳离黄河不远
比喻——以黄河一去不复返比喻青春难在
反衬——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
夸张——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
巨人式的感伤,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
正是因为时光易逝,李白才有了“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呼告,那么,这句诗用白话文来说就是——
①既然人生短暂,何不及时行乐?
②悲又何益?就应另外去寻找寄托。朋友相聚,正好开怀畅饮,及时行乐。
③因为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高度自信,李白的人生宣言,得志时是炫耀,不得志时,就是一种高度的自信和不为金钱所驱使“千金散尽还复来”的乐观豪迈,于是有了“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的豪放举动了。
4、那么,李白有没有真正乐起来?(没有)为什么?
天生我才不得用——壮志未酬,怀才不遇
5、好,让我们一起把诗的前半部分读一读
四、课堂小结
对于李白来说,酒是引子,愁是血液,狂是脊梁。这节课我们重点通过读感受了人身上那万古的愁绪,通过分析诗歌前半部分,我们看到了一个因悲叹时光易逝,人生以老又壮志未酬而纵酒作乐的李白,下节课我们将通过酒性之后李白所吐的真言,来进一步理解他的愁绪,以及他矛盾复杂的思想情感。
五、作业布置
1、研习诗歌后半部分内容。
2、收集有关写“酒”的古诗词。
3、背诵全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