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辛亥年的长调
耿 立
尼采的《苏鲁支语录》有一节:凡一切已经写下的,我只爱其人用其血写下的。用血写:然后你将体会到,血便是精义。
血便是精义,要懂得旁人的血是不易的,黄花岗的血凝定了,人生几度寒凉,墓草苍黄,林觉民的形象在当下,也许已模糊成一个爱的影子情的影子,是啊,在国色和女色之间,林觉民选择的是爱国色弃女色。在一个夜里,我听到了以林觉民为素材的歌,那歌声笼罩枕边,像要覆盖你的额你的顶你的发际你的耳轮,反复回旋,直至完全融化你:意映卿卿,再一次呼唤你的名,今夜我的笔蘸满你的情。然而我的肩却负担四万万个情,钟情如我,又怎能抵住此情,万万千千。意映卿卿,再一次呼唤你的名,曾经我的眼充满你的泪。然而我的心已许下四万万个愿,率性如我,又怎能抛下此愿,青云贯天。梦里遥望,低低切切,千百年后的三月,我也无悔,我也无怨。
缠绵歌声的源头,我以为灵感怕是来自台湾诗人纪弦的诗歌《你的名字》,只是林觉民已躺在黄花岗下当今被代表而已,再也无词无曲,而任由后人在想象中铺排了:
用了世界上最轻最轻的声音,
轻轻地唤你的名字每夜每夜。
写你的名字,
画你的名字,
而梦见的是你的发光的名字。
名字是可以发光的,如“日”、如“星”、如“灯”、如“钻石”、如“缤纷的火花”,最神来之笔的莫过是“刻你的名字在不凋的生命树上”,这是沙漠中的红柳么?还是千载不腐的铁杉?这耸长在无尽时间里不朽的木。
四万万的情,四万万的愿,或许是林觉民的本意,但我以为这里面掺杂了歌词作者的个人意愿,这也属于宏大叙事的范畴吧!老百姓和芸芸众生总是被代表的,连陈意映也裹挟在里面,记得鲁迅《药》中,贩夫走卒们对夏瑜喋血的义愤,你就知道,有的人并不是你想代表就代表了的,我不是指责百姓的愚昧,但在大多数的时段,他们是站大边的,无主见随大流。我们的汉语,由于意识形态的毒化,这点连海岛一隅的台湾也未能免俗,一些志士仁人的事迹总是往大处夸死里夸,都像是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伟词给架空了。我们不知道了他们当年的风神甚至他们的哮喘咳嗽,那坚定中的犹疑,高贵中的卑微,有时死是容易的,而活却难矣哉。
历史的砖缝里布有许多的缝隙和孔洞,这缝隙和孔洞里,也有雨水的润泽,草籽的萌芽,鸟羽的遗落,檐牙马头墙,雕花窗棂的庭院深深所透露的春信息,有时不如探头的一枝红杏的枝条令人驻足,历史的正剧多的是端肃气,是神龛里的烟火缭绕,我想尚有那些过往的逝者。不妨想象他们日常里的庸常,在庸常里走出的大,挣脱庸常的超逸,那才叫得上英雄,那样才配得上真猛士的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