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观念,提升素养 -以高中语文《荷塘月色》教学为例
作者:林姣 日期:
2022-06-01 点击:
次
优化观念,提升素养
-以高中语文《荷塘月色》教学为例
宜兴市张渚高级中学 林姣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标准在各个阶段教育教学中的不断推进,教师开始寻求有效的教学方法策略促进改革创新。“立德树人”是现代化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核心思想理念,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师需要对立德树人的重要思想理念进行认识,并且与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结合。为了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教师需要充分发挥新教材的价值,不断丰富自身的教育教学经验。本文结合高中语文《荷塘月色》教学案例,对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相关策略进行了分析探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立德树人,高中语文,荷塘月色
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荷塘月色》是部编版的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七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这个单元中的课文主要是通过描写景物,抒发作者的思想情感。人是生活在大自然中的,人们的精神世界与自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通过观察和感悟自然能够展现和提升人们的感知能力,同时也能够激发人们对社会和生活的热爱之情。在教材中的第七单元中,选择了《孤独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等相关课文,在这些课文中都展现了作者通过对具体景物的描写,展现出自身独特的审美体会,有着丰富而深厚的人文内涵。《荷塘月色》这篇课文是朱自清先生所写的,通过对荷塘月色的描述,带领读者对荷塘月色的自然景象进行观察和欣赏,在课文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朱自清内心淡淡的哀愁,体会到朱自清先生对自由的向往。作者朱自清先生的坎坷经历,以及人生体验,使得这篇散文得以形成,将荷塘月色的自然景色与朱自清先生的心情、思想感悟进行的有效结合,有效利用景物描写抒发了作者彷徨苦闷的心理,充分传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二)学生分析
现在许多学生对自然景物的观察不够细致,并且对自然界以及生活的认识与了解不足,所以就缺少较强的景物描写能力,在景物描写的过程中缺乏灵魂与思想。不仅如此,学生受到学校以及教师家长的保护,对社会和生活的认识与了解较少,所获得的生活经验不足。所以无法有效把握和理解借景抒情的文章内涵,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需要教师进行引导与帮助,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在组织开展《荷塘月色》课文教育教学之前,我们作为一名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师,需要贯彻新课程改革标准中的重要教育思想理念,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主动进行思考探究。所以本人认为可以结合课堂教育教学的具体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设置相应预习任务。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的时候,对朱自清的这篇散文创作背景进行更加全面的分析与了解。“同学们,大家知道这篇课文吗?那么你们去了解过这篇课文的创作背景吗?朱自清先生在创作这篇散文的时候,处于怎样的时代背景呢?你们对朱自清先生的其他文学作品有怎样的了解呢?……”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激发学生探索分析的积极性。然后将相关课前预习任务进行整理,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完成相关任务。(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朱自清散文创作的时代背景;(2)收集文献资料,整理分析朱自清散文的代表作;(3)整理分析,概括朱自清散文的特点;(4)通过写作整理分析自身感想,小组分享交流;通过布置相关预习任务,让学生充分参与到预习环节中,对该课文进行深入的分析。在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的时候,我们需要从旁进行引导与帮助,观察了解学生的自主预习状况,为后期的课堂教育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教学导入
为了有效的将学生吸引到语文课堂中,我们需要对课堂导入环节引起足够的重视,把握住学生的兴趣点,科学合理的引入课堂教学内容。首先,我通过提问的方式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同学们,大家知道朱自清吗?大家对《背影》这篇课文还有印象吗?这是我们以前学习过的一篇课文,也是朱自清先生创作的。朱自清的人生经历非常的丰富,他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代背景下,创作了各种各样的散文。之前老师已经让大家收集分享了朱自清的相关信息和散文方面的资料,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朱自清是一个怎样的人吧!”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展示朱自清的相关介绍,将学生引入到朱自清以及朱自清进行散文创作的时代背景部分的课文教学背景中,了解《荷塘月色》创作的背景。然后自然的引入到课堂教学环节中,“在这样时代背景下创作的散文是非常有特色与内涵的,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荷塘月色》这篇课文中所描绘的景象,以及所展现的作者思想情感吧!”
(三)品读课文
1、初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当学生对《荷塘月色》这篇课文的背景以及朱自清进行初步认识与了解之后,我们就可以带领学生对课文主要内容进行分析和掌握。首先让学生初读课文,“同学们,请大家阅读一下《荷塘月色》这篇课文,想一想课文中主要讲述了哪些内容呢?朱自清先生从哪些角度描述了荷塘月色景象呢?等会儿老师想要让几个同学在班级中分享一下。”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阅读,把握课文中的主要内容。不同的学生在阅读的时候所抓住的文章内容重点是存在差异的,有的学生说,“老师,我认为这篇课文主要讲述的是朱自清先生在夜晚漫步荷塘,观察到的月色下的荷塘景象,以及所联想到的各种想法,将荷塘的花与叶以及荷塘四周的景象进行了描述。”有的学生说,“老师,我认为这篇课文主要是将朱自清先生夜晚出行的所见所感进行了记录,在文章中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让荷塘月色下的自然景象生动的展现到了我们面前。”学生的总结概括以及分析能力存在着差异,所以表达的内容也是各不相同的,为了帮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有效的把握,我尝试着引导学生将文章分为几个部分,对每个部分的内容进行概括。“同学们,你们认为这篇文章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呢?在每个部分中,主要讲述了怎样的内容呢?”让学生进行层次性的分析与思考,探究课文的主要内容。
2、再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当学生掌握和把握了课文内容之后,为了实现高中语文课堂教育教学的效果,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进行熏陶教育,我们还需要带领学生感受与体会课文中所传达出的作者思想情感。这样才能够丰富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思想方面受到熏陶教育。“同学们,朱自清先生在文章中描述了自己从家——小路——荷塘——家的感受与体会。从这篇文章中你们认为作者得到宁静了吗?为什么?”通过结合课文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体会其中作者的感受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学生就会对课文进行深入的分析,感受到作者笔下描绘出的一个清净、自由的世界,走进月色下的荷塘,感受到了这一世界的美妙。这个世界中,作者不宁静的心得到了暂时的宁静。在这部分的教学环节中,我引导学生认识到了一些人生哲理,对学生的思想情操进行了熏陶教育,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
3、详细品读,感悟课文的美
在对《荷塘月色》进行学习的时候,我们还需要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与体会,通过泛读和精读等方式对文本中的美进行鉴赏。让学生感受到在朱自清笔下的散文中独特的语言艺术魅力,学会欣赏在散文中所描绘的景色美和精神世界独特的美。“同学们,在朱自清的散文中有着丰富而独特的艺术美,通过对他的文章进行欣赏,我们可以感受到其中的结构美、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我们这节课就来欣赏《荷塘月色》独特的美。”带领学生对该篇课文中的重要语句进行欣赏,让学生学会由表及里的探究课文主要思想内容,把握从现象到本质的课文学习方法与技巧。同时本人也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一些比喻、通感、叠词等写作方法进行了赏析。让学生对文学艺术进行了深入的体会与感悟,学生掌握到了更多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教学反思:
在本次的《荷塘月色》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贯彻了新课程改革标准中的重要教育思想理念,引导学生参与到了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鼓励学生在预习和课堂教学的环节中进行主动探索与思考,收集了大量的教学资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提高了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的效率。同时也对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进行了锻炼,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其次,笔者通过带领学生感悟和体会朱自清的思想情感,以及对人生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熏陶培养了学生的心灵和思想。让学生的心态变得更加积极,学会在面临困境的时候也需要积极向上的生活,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起积极的价值观以及生活观。有效的贯彻了立德树人的现代化教育思想理念,促进了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最后,通过融合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带领学生对课文中的写作内容与技巧进行欣赏,让学生认识到了更多的写作技巧与方法,为学生的写作技能提升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也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通过带领学生欣赏与感受散文中独特的美,对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以及创新创造能力进行了培养。
参考文献:
[1]赵中强.探讨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及培育策略[J].学周刊,2018(21):43-44.
[2]刘志超.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贯彻核心素养[J].中学课程资源,2019(11):50-51.
[3]戴菊梅.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中学生作文指导,2019(32):178-178.
[4]虎小燕.高中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培育的学理与方法探讨[J].现代农村科技,2020(8):97-97.
[5]秦央华.新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发展方向[J].信息周刊,2019(32):0232-0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