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朱仁标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朱仁标

    宜兴一中

    加入时间:2022-05-25

  • 曹叶娟

    和桥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琦

    和桥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李惠敏

    第二高级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李敏

    张渚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林姣

    张渚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丽彬

    和桥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许文杰

    宜兴一中

    加入时间:2022-05-25

  • 许绚如

    和桥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杨英华

    宜兴一中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敏

    张渚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盛

    宜兴一中

    加入时间:2022-05-25

科研动态

高一语文教材必修下第七单元:红楼人物谈

作者:王丽彬  日期: 2025-04-09  点击:

高一语文教材必修下第七单元:红楼人物谈

 

                  多元视角评论“宝钗”  

 

 文学评论文章写作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趣味,同时还体现了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发展。本文深入探讨了高中语文文学评论文章写作过程中学生们的常见问题,并结合红楼人物经典文学评论写作进行了具体分析,旨在提升学生文学评论文章的写作能力,培养其对经典作品的深入理解和分析能力。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其丰富的人物形象和深刻的社会寓意一直吸引着无数读者,同时也是高中文学评论写作中的重点评论写作对象。然而,对于高进入高中学习的高一学生而言,他们在进行写作时常常遇到一些问题,导致文章缺乏深度和个性化。本文旨在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常见问题,提供有效的写作策略,使他们能够写出有见解、有个性的人物评论。

一、摒弃前人对人物评论的思维定势

《红楼梦》作为经典的文学名著,是高中习作评论的重点对象,其中人物形象评论是习作的主要体裁。但学生们在写作中常出现各种问题,导致人物形象评论习作缺乏个性和阅读价值。如,混淆人物形象评论写作概念。学生们在进行文学评论写作时,常常将评论文学著作作为核心,同时对名著中的所有人物逐一进行评价,这种做法导致文章内容缺乏指向性,体现不出文学评论价值。实际上,文学评论写作应聚焦于某一人物或具体的情节展开深入剖析,从而形成独具个人观点的评论文章,引发读者的关注与思考。此外,在写著名人物评论文章时,学生还易出现评论局限性问题,即只能看到人物的某一面,而忽略了其复杂性和多样性。这一问题的存在,使得学生们的人物评论文章缺乏全面性和深刻性。就比如,学生们写薛宝钗,只写她处事圆滑,做事缜密,端庄稳重和机智聪慧。但无法看到她狠辣多疑、缺乏自信和曲意迎合的性格特点。

二、多元化分析“宝钗”形象,个性化评论“宝钗”形象

学生们在写作时还易陷入文学大家的评论思路中,对其进行稍加修改,转变成自己的观点或是一种新的观点,虽然这样的写作方式能够确保学生在写文学评论时不出错,但这种方式也很难保障学生的评论文章展现出研讨价值,更无法在众多评论文章中脱颖而出。所以,在写文学评论文章时,我们应集大家的意见,汇集不同人的观点,并与其进行反复的讨论,从而形成新的观点,使其成为自己进行个性化评论的出发点。而且,在指导高一学生写文学人物评论文章时,笔者还发现,学生们在写作过程中往往存在语言错用等问题,使得文章缺乏逻辑性和可读性。甚至有些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经常运用一个修饰词来评价人物。

在写作过程中避免人云亦云,我们要转化写作方式,运用趣味性的写作方式,来体现我们的鲜明观点,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比如,我们在说薛宝钗处事圆滑时,可以采用“对比式”的写作方式。如,在通过“点戏迎合贾母”情节,来展现薛宝钗善于揣摩长辈心意、处事周到圆滑的一面时,我们可从林黛玉、贾宝玉等人物的视角出发,去分析他们在遇到这类问题时会采取什么方式。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薛宝钗在处理人际关系上的高明之处,同时这种对比也增强了文章的论证力度,利于提高文章的说服性。另外,我们在写作中还可运用“暗喻式”的写作方式。如,我们说:林黛玉在落花时节葬花,体现了她心思细腻、多愁善感的性格特点时。可以换一种方式说:林黛玉葬花,犹如秋日里的一抹残阳,凄美而哀伤,映照着她那颗敏感而脆弱的心。这样的描述,不仅生动地展现了林黛玉的性格特点,还赋予了文字画面感,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落花纷飞、佳人垂泪的场景之中,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人物,感受其内心的情感波动。同时,在写作中我们还可跳出传统的评论思维,大胆地运用“猜想式”的评论方式。如,我们说薛宝钗性格隐忍坚毅,我们除利用著作中的情节进行验证之外,还可说:“薛宝钗在经历了一系列事件之后,会不会选择离开贾府,去追寻自己向往的生活方式。”这样的表达方式,不仅能够让读者更深刻地认识到薛宝钗坚毅隐忍的性格特点,还能引发读者对封建礼教束缚下女性命运的深刻思考。

此外,我们还可采用“代入式”的写作方式。将自己想象中著作中的人物,以第一人称视角叙述自己的经历,感叹自己的命运。如,将自己想象成“贾宝玉”,以他的视角我们去讲述他对林黛玉和薛宝钗等众人的看法,并说一说自己为何要采用差别对待的方式处理他与他们之间的问题。这种代入式的写作方式,不仅能够让自己更能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而且还能使文章更具真实感,能够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使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物的情感与命运。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如比喻、拟人、排比等,这些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让人物跃然纸上。如,在描述贾宝玉的叛逆精神时,我们可以运用排比的手法,列举他一系列的反叛行为,以此来强化他的形象。

三、结合教材和习作打磨你心中的“宝钗”形象

(一)深入阅读,定人物,提取写作核心

在阅读过程中,要根据其中设定的诸多人物,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物,有针对性地展开阅读。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要理解该人物的基本性格特点、行为方式,还要深入挖掘其在故事情节中的变化与成长,以及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如,将薛宝钗作为评价的对象。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应从她的家庭背景、教育经历、人际关系等方面着手入手。同时,在进行阅读活动时,我们应当采取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带着明确的问题意识去深入文本,这样可以避免无目的的浏览,有助于我们积累和储备丰富的素材,为形成自己独特的写作观点打下坚实的基础。特别是当我们选择以薛宝钗这一人物作为评论写作的对象时,我们更应该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提出问题,例如“薛宝钗性格形成的原因是什么?”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我们可以更加细致和深入地阅读文本,仔细推敲作者所使用的语言和表达方式。这样,我们不仅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薛宝钗这一人物性格的形成背景和内在原因,而且还能在写作时,将这些理解转化为具有深度和独到见解的评论。

(二)图表结合,抓细节,把握人物特征

首先,将人物的性格特点分为正面特点和负面特点,然后针对每一类特点,从原著中找出具体的情节和细节作为支撑,将其填入表格中。如,我们说:薛宝钗在处理金钏儿投井事件时,她从王夫人的立场出发,施以安慰,为王夫人撇清了责任。同时,还主动提出用自己的衣服给金钏儿装裹,既表现出对王夫人的关心和支持,又没有让王夫人感到尴尬和为难。在处理这一敏感事件时,体现出了薛宝钗的处事圆滑和机智聪慧。然而,我们也可以想,薛宝钗为什么要极力为王夫人撇清嫌疑,她极力表现出对王夫人的关心和支持,说明她非常需要依附王夫人来巩固自己在贾府的地位。而这则又体现了这一人物狠辣多疑、工于心计的一面。借助表格的形式进行梳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人物性格的多面性,从而避免评论的局限性。

此外,我们还可以制作基于人物的成长图,以此辅助我们更加直观地把握人物在不同阶段的变化与成长。成长图可以清晰地展示人物从初入贾府到经历各种事件后的心理变化和行为转变,使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物性格的成因及其复杂性。例如,在绘制薛宝钗的成长图时,我们可以将她初入贾府时的谨慎小心、端庄稳重,到后来逐渐展现出处理事务的圆滑机智,以及在某些关键时刻所表现出的狠辣多疑等特点一一标注出来。通过对比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把握薛宝钗这一人物的复杂性格,进而在写作中对其进行深刻而全面的评论。这种图表结合的方式,不仅能够提升我们对人物特征的理解,还能使我们的评论文章更加生动、具体和具有说服力。

(三)多方交流,汲取灵感,形成个性写作思路

在研读和确定自己的评论对象后,我们可以围绕自己喜欢的人物,向同学、朋友或是家人讲一讲自己对其的看法,通过分享,听取他们的意见,并结合自己原有的观点,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讨。这样,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看待人物,发现之前未曾注意到的细节,进而丰富我们的评论内容。同时,也可在学习中,围绕与同学共同喜欢的人物,展开“思想交流”,如相互讲一讲自己喜欢这一人物的原因,说一说自己对这一人物性格养成的分析,分享一下自己写作评论的构思等。通过交流,我们不仅能够对这一人物形成更全面的了解,而且还能在思想碰撞中产生新的观点,这将为我们提供新的写作思路,创作出独具个性的人物评论文章。此外,我们还可以基于评论家的观点进行探讨,如,有评论家指出薛宝钗性格的养成是受其家庭背景和教育经历的影响,认为她所表现出的端庄稳重和机智聪慧是为了适应封建礼教和家族期望。我们可以针对这一观点进行深入思考,探讨薛宝钗性格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并结合原著中的具体情节进行分析。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建立在理解评论家观点的基础上展开谈论,并要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悟,形成具有个人见解的评论。通过这样的探讨和思考,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薛宝钗这一人物,同时也能提升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总之,文学评论写作是高中写作教学中的重难点,学生写作中常出现的问题就是泛泛而谈,要转变成“个性化点评”,需要我们在建立对名著深度阅读的基础上,熟悉每个人物,了解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并能从正反两个层面剖析出人物性格的多面性,同时还需要应用区别于传统的表达方式,以此才能创作出凸显自身鲜明观点的评论文章,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