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月葬花魂”——《红楼梦》黛玉葬花剧本编写
作者:李敏 日期:
2025-03-07 点击:
次
“冷月葬花魂”——《红楼梦》黛玉葬花剧本编写
江苏省江都中学 李冬芹
品读“黛玉葬花”是《红楼梦》中的经典情节,以其别具一格的审美形象和独出机杼的审美趣味,成为中国古典小说史上一幅韵味无穷的唯美之画。长久以来它不仅为读者所津津乐道,而且也为文艺领域提供了经久不息的创作灵感,相关画作、剧目层出不穷,与“扑蝶”之于宝钗,“醉卧”之于湘云一般,“葬花”已成为黛玉独有而鲜明的标签。作者通过精妙的情节设计和艺术化的情境营造,层次分明地塑造了感春伤己又孤高自洁的黛玉形象,同时也为大观园群芳凋零的命运埋下了伏笔。第一次葬花:情的萌芽《红楼梦》前80回中详细描写的“黛玉葬花”共有两次。第一次是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众人刚搬到大观园不久,时值三月中旬,宝玉携着《会真记》在沁芳闸旁桃花下赏读,遇到落红成阵,正将身上的花瓣兜着抖入水中时,黛玉“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里拿着花帚”走来。这是一幅用画笔描绘出的扫花仕女图,暗伏黛玉早有葬花之举的同时,也展现出她高雅脱俗的独特情致。随后,她劝宝玉将花瓣葬入花冢,不要让它们随水流向污浊之地,显然,黛玉对落花的爱惜程度,较宝玉更胜了几分。其情操的雅洁、对自我的哀怜,也在对落花命运的探讨中隐现。此处写葬花,并非黛玉情绪的外露,也非作者着力描写的重点,而是一个引子。作者以《会真记》与落花作引,勾连后文《西厢记》曲辞中“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数句,再追溯至古诗“水流花谢”“流水落花”之语,最终引出黛玉的伤情。这种情感的生发是极自然的,而且在简单的伤春上又增添了情意萌动与自伤身世的意味,从而丰满了黛玉“善怀”的形象。第二次葬花:哀的倾泻从整体来看,第一次葬花只是开端,第二次葬花才是故事的高潮。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中,黛玉因前夜被晴雯拒之门外,又觉是宝玉吩咐,心中又疑又痛,闷闷不乐,第二日正值芒种送春之日,便又起葬花之事,且作出了“似谶成真”的《葬花吟》。与第一次不同的是,这次葬花是黛玉情绪的倾泻,是“感花伤己”之愁思的抒发。作者先写黛玉为晴雯所拒时回思“舅母家……到底是客边”“如今父母双亡,无依无靠”,又写黛玉听到内中宝玉、宝钗的笑语,再添一层“难道明儿就不见面了”的悲戚,接着写黛玉见宝玉回身闭门后“犹望着门洒了几点泪”,返回潇湘馆又像“木雕泥塑”般垂泪到三更。作者不厌细描,将黛玉由自伤到爱情之痛,再到往日愁绪涌上心头的层层情感的递进,逐一展现在读者面前,为后文《葬花吟》情感的爆发做了铺垫。而在《葬花吟》之中,“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伤春,“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的自怜,“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爱情之痛,“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的雅洁追求,被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成为葬花的收束与高潮。可以说,读者心中的黛玉形象就是在这样层层推进的描写之中,逐渐鲜明起来的。而在关节之处,作者又不正面描写,只写宝玉听到“山坡那边有呜咽之声”,进而听到《葬花吟》之词,便“不觉恸倒”,这既展现宝黛天然的知己之情,又为下文二人交心起了源头。从这一角度来说,两次葬花不仅是黛玉形象逐渐鲜明的过程,也是宝黛情感初步深入的过程。同时,这次葬花与上一次是紧密相连的——若非《会真记》《西厢记》引动情思,则黛玉寻人被拒的爱情挫折感不会如此之深;若非叙写黛玉对于落花命运的思考,则《葬花吟》中落花与自我的移情不会如此自然。正是作者精巧的情节设计,才使葬花的故事合情合理又充满韵味,成为黛玉形象的标志性注脚。对于黛玉来说,葬花是她对落花与自我生命的体认,是她独特审美意趣的抒发;对于作者来说,葬花是他为宝黛爱情安排的插曲,是他为黛玉所作的悲伤谶语;而对于读者来说,葬花可能是一扇窗,一扇走入黛玉心中,理解她多愁善感形象下清高自许的灵魂的窗。
小试牛刀《红楼梦》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 凹晶馆联诗悲寂寞”中,林黛玉曾用“冷月葬花魂”一句来对史湘云的“寒塘渡鹤影”。据此,有人猜想《红楼梦》原作中黛玉应还有一次葬花,就发生在她从傻大姐口中得知贾宝玉和薛宝钗婚事之后。请你根据对黛玉形象的认识和对宝黛情感的理解,写一出这次黛玉葬花的剧本。
花冢
江苏省江都中学高三(6)班 祝子淇
时间 芒种后几日
地点 沁芳桥旁
人物 林黛玉 紫鹃 傻大姐
芒种后几日,沁芳溪畔已落花狼藉,还有些花瓣落入溪中,随水流缓缓漂远。黛玉自潇湘馆往贾母处去,却在途中遇到傻大姐,得知贾宝玉与薛宝钗定亲一事。
黛玉 (心头好像响起一声疾雷,说不出什么滋味)你别混说了,叫人听见又要打你。你去罢。
傻大姐 (没心肝似的,捂着嘴)亏得林姑娘提醒。(随手抹了脸上的泪)我去了,林姑娘慢些走,当心地上的湿泥。黛玉 (头晕目眩,扶着山石方站稳)宝玉……仿佛远远听得梨香院传来小戏子们的演习之声,旦唱:“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黛玉 (神思恍惚,喃喃)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无力地坐在太湖石上)当真应了往日宝玉说的那句,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既注定了金玉之缘,便不该引我为知己,一早抛开手,只当是玩闹也就罢了,偏偏却说些铭心刻骨之言,叫我当了真。(说着泪扑簌簌滚落下来)可惜我没了父母,如今自无人为我主张,往后又不知该如何了。
紫鹃 (快步走来,急切)姑娘好端端地这是怎么了?(把手中的帕子递给黛玉,作势要扶她起身)外面风大,石头上又冷,姑娘还病着,别再受了凉气。老太太那边派人问,咱们还是先回房去吧。
黛玉 (急急地喘了两口)不,我不回去。
紫鹃 (轻轻拍着帮黛玉顺气)这又是何苦来。
黛玉 (愣愣地盯着紫鹃)
紫鹃,你是知道的,我既无父母,又无兄弟,素来只把你当亲姐妹看待的。如今我只问你,你有没有什么瞒我的?
紫鹃 (惊讶)姑娘这话从何说起?我并没有瞒姑娘!
黛玉 (叹气)罢了,你也瞒我。(垂泪)你回去罢,让我一个人在这园子里走走。
紫鹃 (不忍)姑娘……黛玉似未听到紫鹃的阻拦一般,自顾自地沿着堤岸走着。紫鹃也不出声,只是默默跟着。
黛玉 (望着沁芳溪中随水流去的花瓣)水流花谢两无情,却不知这花儿是无情还是可怜,一朝春尽,无枝可依才落在这水中,却又不得不受这水的摆弄,流到不知道什么脏的臭的地方去了。(胸中大恸,捉紧帕子)
黛玉 (看向手中帕子)也罢,虽无花锄,到底也要再葬你们一回,也不知明年今日……(说着想起过往所作“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句,又落下泪来)
黛玉 (俯下身,将地上的花瓣收拢到帕中)这虽是旧帕,沾了泪,到底也算干净,不算玷污了你们。(用手在地上挖出个小坑,将帕子包裹的花瓣放入,口中喃喃)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紫鹃 (赶忙上来)姑娘当心脏了手!黛玉 (坚持将花冢掩好)…
紫鹃 (拿出自己的帕子将黛玉的手擦净,又扶她起身)姑娘想埋这花,吩咐我来就是了,何苦……
黛玉 (打断)回去罢。紫鹃搀扶着黛玉往潇湘馆去,黛玉再回头,只见夜凉如水,如霜的月光照在那花冢上。
黛玉 (低吟)世事如梦空幻变,镜花水月终难谐。曾经誓愿随风散,泪洒潇湘竹叶阶。(说罢吐出一口血来,晕倒在紫鹃怀中)
-End-本文选自《七彩语文·高中新语文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