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邵然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邵然

    宜兴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贺聪

    丁蜀高级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静

    宜兴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旻

    徐舍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李宝荣

    宜兴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骆红娟

    宜兴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钱玉琴

    宜兴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任翠云

    宜兴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邵逸雯

    第二高级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徐璐

    阳羡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赵妍

    阳羡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赵瑜

    阳羡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华

    第二高级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莉莉

    张渚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奕

    丁蜀高级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2025届高三语文“自强”vs“脆弱”写作指导

作者:邵逸雯  日期: 2025-04-07  点击:

2025届高三语文“自强”VS“脆弱”写作指导(十一)

【原题呈现】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

材料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清华大学校训

材料二:我们要有脆弱性……你可能会认为脆弱就是软弱,很难赢得他人的信任。但实际上,在每一段关系中,每一次谈判中,为了取得任何有意义的进步,总有人会先放下防御,然后其他人也会跟着放下。让那个人成为你。

清华大学摘取《易经》名句作为校训,强调“自强不息”,哈佛大学 Maria Ressa在今年的毕业演讲中,却强调我们要有“脆弱性”。这引起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审题指导】

本题为我们呈现了两则材料,材料一是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摘取的是《易经》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原句的意思是:君子处世,也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材料二中,以“我们要有脆弱性”作为总起观点句,然后指出“脆弱”不同于人们惯常认为的“软弱”,实际上是在“关系”和“谈判”(指明了情境),为了取得有意义的进步(目的)而“先放下防御”,以及由此取得结果——其他人也会跟着放下。由以上材料和导语可以提取出写作关键词——“自强”与“脆弱”。

【立意指导】

清华大学的校训和哈佛大学的毕业演讲都有其合理性。“自强”和“脆弱”中的核心落脚点“强”与“弱”是一对看似矛盾的概念,而在材料情境各有其合理性——自强是一种向内的人生追求,强调自我勉励,奋发图强,不断完善自我;脆弱是一种向外的人性思索,鼓励放下防御,放下自我,与他人建立起真诚的联系。因此,应将本题看作“二元关系类材料作文”。

【写作指导】“二元关系型”作文的核心就是全文中必须涵盖二元,不能漏了其中一元不写,而且要阐明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论述向内自强是向外展示脆弱的基础,也可以论述展示脆弱是为了赢得自强的机会。在写作过程中,一定要立足材料把握“自强”和“脆弱”的概念,然后进行因果分析,切忌望文生义,偷换概念。

【优秀标题】

《刚柔并济,铸就辉煌》

《刚柔并济,生生不息》

《以“自强”为己,以“脆弱”待人》

《审自强脆弱之并济,明为人处事之得当》

《自强修身,“脆弱”进取》

《自强与脆弱共舞》

《以自强为骨,以脆弱为翼》

《自强为帆,脆弱为桨》

《自强以载物,脆弱以揽德》

《自强壮吾志,脆弱锻吾性》

 

 

【优秀范文】

自强不息勇直前,脆弱化冰迎世界

人心有坚硬之处,恰如清华校训告诫我们以自强为风,厚德为骨,方能于风骨之间,铸就人生的坚强本色。然而,坚硬若过,则易化为刺,既伤人也自伤。因此,在人与人之间,我们亦需适时展现脆弱,以此培养向善向上的自我,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友善的社会。

以刚强行事,自强奋进,不惧坎坷,打造坚硬骨架。

唯有锻造一颗自强不息无畏前行的心,我们才能打破平庸的外壳,踏破生活的坎坷,于风雨兼程中不断进取。春秋战国,礼崩乐坏,是孔子知其不可而行之,求学“仁义”之道于行,挣脱一片黑暗,为世间带来光明;塞外荒烟,风雪漫天,苏武在大雪中岿然不动,在北海的荒原上书写了坚贞的篇章;清朝末年,国弱民穷,哀鸿遍野,是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一心如铁无惧死亡,唱出了变法维新、视死如归的豪情壮志。所以,刚强是心中有坚持,身体有活力,以坚硬之躯,一往无前;如此方能推动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将自己的名字永远镌刻在史册上,激励后来者景行行止。

然而,坚硬并不意味着要蛮横冷峻、不近人情。一个真正有血有肉的人,往往是以坚硬支起骨干,以温柔丰满自身血肉,以悲天悯人之心友善待人,来软化这个坚硬的世界。

以脆弱待人,融化坚冰,以退为进,营建温暖世界。

人心之柔软与脆弱,可以是对凶顽的宽容,对世间的博爱,是任何时候都无法被冰封的温暖。特蕾莎修女用她那颗柔软的心,去抚慰贫病交加的人们,让仁爱传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南丁格尔用她那颗温柔的心,去照顾每一个受伤的士兵,让爱心洒满战场;邓飞团队的每一个人用他们那颗慈善的心,数年如一日坚持“免费午餐”项目,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送去希望……这些人,以他们的柔软和“脆弱”,诠释了善良的本性,展现了人性的光辉。看似脆弱,那份温柔却永远镌刻在人们心中,温暖着每一颗冷漠的心。

以坚强立己修身,以脆弱化人际坚冰。只有“刚”“弱”并济,方能在保持自我棱角的同时,怀抱宽广的胸襟;在坚守信念的道路上,亦不失对他人的温情关怀;在勇敢追梦的征途中,亦懂得珍惜当下拥有的幸福。

那么,就让我们学会“刚”“弱”并济,去塑造一个和谐的自我,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吧。用一颗坚强的心去迎接生活的挑战,用一颗温柔的心去拥抱这个世界,你会发现,生活其实很美好,世界其实很温暖。

自强铸就本领,“脆弱”引领和平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中的名句被中国最高学府清华大学用作校训,充分表明了“自强”的价值举足轻重。然而,哈佛毕业生Marria Ressa在他的毕业演讲中却提出“人要有脆弱性”。

是以,见两“高山”相对,我以辩证法沉思:以自强打造自我内核,而以脆弱显露于他人,引领和平。

自强不息,乃大成者之基。

古之成大事者,皆以自强为右。若无自强,则低谷时不思奋进;若无自强,则挫败时一蹶不振;若无自强,则小成时,志得意满。是以,无自强难成伟业。勾践卧薪尝胆,三千越甲以吞吴,有自强才可做到。如果没有自强,其必如李后主一般,甘为阶下囚,不思光复,整日郁郁感伤。见古事,思吾身。若不用自强来强化我们的内核,则如何能在高三的重压之下力挽狂澜,决胜高考。

然而,以自强为基础,铸造出一身“钢筋铁骨”之后,我们能自矜、自显于人前吗?要知道,没有不摧的坚固,”硬碰硬“会落得两败俱伤的下场。

显脆弱于人,和平才是主旋律。

“脆弱”绝非软弱,而是强者所展现出来的一种轻松,谦和,无畏的姿态。而没有”真本领”的脆弱才是软弱。深思Marria的毕业致辞,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表现脆弱,率先放下防备的人,才是人群中实力最雄厚,最不惧怕他人攻击的人。如今,中国向全世界开放144小时免签政策,正是因为我国已具备了处理一切变故的能力。也正是因为如此举措,让消息封闭的外国友人揭开了中国的神秘的面纱,了解了和善美好的中国真模样。

有自强铸就的本领,才有脆弱引领的和平。(点睛之句)才能在真正的冲突中体现担当。正如腾飞发展的中国,屹立世界的东方。却不像美国,处处滋生事端,而是扮演着大国该有的样子处理矛盾,解决纠纷,引领周边小国共同发展,援助贫困国家,伸张国际正义。这正是中国千百年自强积淀出的从容。从不以武力震慑于世界,而是以无防备的姿态投身于共同发展。(本段论述抬高思考高度,成为本篇文章获取高分的要点)

山止川行,风禾尽起。我辈青年郎,晔晔如扶桑,请承吾国之志,用自强强化自我,以“脆弱”引领和谐。 

 

 

在不息生命中刚柔并济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短短八字,号召无数青年学子走向世界顶尖的学术殿堂,造就了一批批内核强大、知识过硬的高技术人才,当“自强”被刻入血液,黄金岁月的入口就在当下;而哈佛大学的毕业生在演讲中提及“要有脆弱性,方可实现发展。”告诫我们“脆弱”的力量也不可估量,孰对孰错?或许一味的“自强”也会导致无故焦虑、孤立无援,而持续的处于弱势又会处处受制于人,碌碌一生。刚柔并济,或许是我们能为生命添加的最好的调料。

不管生命际遇如何,自强都应该成为一种自觉的追求。自强是通向成功必不可少的品质,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世界,人们会间或泛起“主体缺失”的担忧,而自强在此时此刻便尤为重要,持身自立于滚滚浪潮,振翅搏击于狂风暴雨,以不变的定力,强大的内心,去经受,去克服,去超越。史铁生因双腿瘫痪而对生活产生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坚毅的意志让他投身写作事业,与病痛对视,与命运周旋,生命的哲思在其笔下舞蹈,“它有着无限的未知,我有着无限的知欲”,它是命定之规限,我是舍命之狂徒。”是他发出的疾呼,外表的平淡,与友伴的小打小闹、轻啜清茶,谈天论地,都外化于了史铁生那颗强大的心脏。“自强不息”是我们应有的人生追求,往往当我们于理想现实之间开拓、暗淡辉煌间跋涉后,“坚硬”便不再流于外表,而是深深烙印在一个人的骨髓里。

脆弱是人类的天性,偶尔的脆弱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发展与进步。脆弱不代表软弱,不代表卑微,而是“退一步海阔天空”的明智,是大度量的利弊权衡。拥有脆弱性之人往往更能审时度势、观时而变。张良胸怀大志,却苦于无高人指点。一日在桥下偶遇一老者,老者不仅让他捡鞋还让他帮忙穿上,张良强压心中的怒火,一一照做。若没有张良的适时的“退”与“让”,怎会有老者次日的兵法相授。这老者的助力,无疑使他更易于成就一番伟业,助力刘邦建立新朝。“脆弱”是一个个体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特性,能成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润滑剂,成为情感的连接,适当的“脆弱”更是一种智慧的表现。间或地表现出柔弱并不会造成严重的伤害,反之,你将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保持刚性,无忘柔性,在“自强”中沉潜淡定的心灵,即使荆棘遍野,步伐依旧稳健有力,纵使人世浮沉,依旧笑看人间百态。同时,切莫在无意识中形成冷硬的铠甲,让自己与外界脱离。保持“脆弱性”仍不忘真诚,与人坦诚交心,方能以真实的自我徜徉于世。

在不息生命中刚柔并济,以坚韧的“自强”之剑划破沧溟,亦仍不忘心中的那片柔软天地。前行路上,如果坚强有力,不妨披荆斩棘,勇往前行:如果暂时前行无力,人生陷于窘境,退一步又何妨?或许审时度势,选择曲折的智慧蜿蜒前行才是良方。在不息生命中刚柔并济,这才是宽渡人生的最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