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邵然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邵然

    宜兴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贺聪

    丁蜀高级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静

    宜兴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旻

    徐舍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李宝荣

    宜兴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骆红娟

    宜兴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钱玉琴

    宜兴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任翠云

    宜兴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邵逸雯

    第二高级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徐璐

    阳羡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赵妍

    阳羡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赵瑜

    阳羡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华

    第二高级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莉莉

    张渚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奕

    丁蜀高级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打磨核心议论段,引起阅卷老师共鸣》

作者:周奕  日期: 2025-03-10  点击:

高二语文期中作文复习

《打磨核心议论段,引起阅卷老师共鸣》

编写:周 奕           审核:刘 艳

核心议论段集中体现了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和论证内容,一般以200-250字为宜。过短,论证难以深入,过长,语言臃肿冗长。核心议论段应该中心突出、层次分明、论据充分、语言生动,能够增强议论文的阐释性,提升观点的说服力。

 

一、五句成段,规范充实

宁本勿俗,强调的是夯实基石,重视基础。(观点句)泰山不让细壤,以泥石为基,方能成其巍峨;汪洋不择细流,以溪水为基,方能成其浩瀚。(阐释句)读书需重视基础,宋濂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听以请,终为一代学士;工艺需要重视基础,镌刻于陶瓷之上的青花美妙,亦是需要数十万笔锋练就方得纵笔如神;科研需要基础,“嫦娥”奔月、“天问”探火、“天和”为家等辉煌成就的背后,是一代代航天人在技术封锁下对基础设备的打磨创新。(事例句)万丈高楼平地起。我们不能厌弃单一枯燥的基础训练,一味只求高大上的本领。(分析句)须知“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唯有以简以基,方得宏大之毕。(结论句)                     (摘自2022新课标1卷高分作文《宁本勿俗,由本渐妙》)

 

【示例分析】

观点句通常放置段首,突出论证中心话题。阐释句往往对观点的意义、作用、程度、后果等不同方面进行深入阐述解说。事例句要引述能够论证观点的论据,可以是单例,也可以是正反两例,还可以是三个以上的排例,事例句要对事件的过程、意义、影响等方面高度概括,否则会削弱说服的力度。分析句可以综合运用假设分析、对比分析、因果分析、引用分析、类比分析等,具体论述观点的合理性。结论句不是对观点的简单重复,而是在论证基础上的引申和强化,或强调意义,或阐述危害,或挖掘本质,或扩展范围,或表明态度,或发出呼吁……从而巧妙的过渡到下一个核心议论段。

 

【练习】请结合所定标题,模仿上文示例,按照“观点句+阐释句+事例句+分析句+结论句”的模式,为24甲卷和23乙卷作文分别拟写一段核心议论段,各200-250字。

①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每个人都要学习与他人相处。有时,我们为避免冲突而不愿表达自己的想法。其实,坦诚交流才有可能迎来真正的相遇。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0

 

 

 

 

 

 

 

 

 

 

 

 

 

 

 

 

 

 

 

 

 

 

 

 

 

 

 

 

 

 

 

 

 

 

 

 

 

 

 

 

 

 

 

 

 

 

 

 

 

 

 

 

 

 

 

 

 

 

 

 

 

 

 

 

 

 

 

 

 

 

 

 

 

 

 

 

 

 

 

 

 

 

 

 

 

 

 

 

 

 

 

 

 

 

 

 

 

 

 

 

 

 

 

 

 

2023全国乙卷,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

以上两则材料出自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了普遍的道理。请据此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0

 

 

 

 

 

 

 

 

 

 

 

 

 

 

 

 

 

 

 

 

 

 

 

 

 

 

 

 

 

 

 

 

 

 

 

 

 

 

 

 

 

 

 

 

 

 

 

 

 

 

 

 

 

 

 

 

 

 

 

 

 

 

 

 

 

 

 

 

 

 

 

 

 

 

 

 

 

 

 

 

 

 

 

 

 

 

 

 

 

 

 

 

 

 

 

 

 

 

 

 

 

 

 

 

 

【习作示例】

1. 中华经典是什么?(提出核心概念)是孔子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是老子的“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是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秦砖汉瓦琴棋书画······(用文学名句阐释)中华经典的字里行间涌动的是永恒的深沉情怀,它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用文学语言概括)与中华经典同行,汲先贤智慧,是我辈青年修身成长的必修课。(用文学手法总结)       ——摘自学生佳作《腹有经典  剑指远方》

 

2.作家黑塞曾说过,“在这富有历史背景,富有高度私人秘密性的社会,人类的文化应当多姿多彩。”(用文学名句引出核心概念)妙哉斯言,在滚滚历史长河中,人类的文明多姿多彩,多元一体。正所谓一朵鲜花代表不了整个春天,发展一小部分文化无法推动整体前进。(用文学手法阐释核心概念内涵)我认为弘扬中华文化应做到“以人为本,雅俗皆乐”,才能让“中国文化”,在“世界舞台”上行稳致远,大放异彩。(用文学语言概括总结)

—— 摘自学生佳作《以人为本,雅俗皆乐》

 

【示例分析】

无论是示例1开门见山,提出核心概念后先谈表现再进行总结,还是示例2先引出核心概念,再形象阐释,再进行总结,这两种论证的方式都很实用。“文学阐释型”的论证方式,是在准确理解核心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假以文学语言艺术形式,让核心概念的呈现洋溢着文艺的韵味,丰厚其内容,精致其造型。因其文艺范十足,故文采度增高,可读性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也自然水涨船高。这种论证说理方式运用范围极广,适用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多个角度。

 

【练习】2024高二期末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脚步丈量不到的地方,文字可以;无法经历的人生,书籍带你相遇。

有人说,最美的风景在路上,每一次经历都是成长,都是财富。

对于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先为上述作文拟写一个标题,再模仿示例12,拟写一个核心议论段, 200-250字。

 

 

 

 

 

 

 

 

 

 

 

 

 

 

 

 

 

 

 

 

 

 

 

 

 

 

 

 

 

 

 

 

 

 

 

 

 

 

 

 

 

 

 

 

 

 

 

 

 

 

 

 

 

 

 

 

 

 

 

 

 

 

 

 

 

 

 

 

 

 

 

 

 

 

 

 

 

 

 

 

 

 

 

 

 

 

 

 

 

 

 

 

 

 

 

 

 

 

 

 

 

 

 

 

 

 

 

 

 

 

 

 

 

 

 

 

 

 

 

 

 

 

 

 

 

 

 

 

 

 

 

 

 

 

 

 

 

 

 

 

 

 

 

 

 

 

 

 

 

 

 

 

 

 

 

 

 

 

 

 

 

 

 

 

 

 

 

 

 

 

 

 

 

 

 

 

 

 

 

 

 

 

 

 

 

 

 

 

 

 

 

 

 

 

 

 

 

 

 

 

 

 

 

 

 

 

 

 

 

200

 

 

 

 

 

 

 

 

 

 

 

 

 

 

 

 

 

 

 

 

 

 

 

 

 

 

 

 

 

 

 

 

 

 

 

 

 

 

 

 

 

 

 

 

 

 

 

 

 

 

 

 

 

 

 

 

 

 

 

 

 

 

 

 

 

 

 

 

 

 

 

 

 

 

 

 

 

 

 

 

 

 

 

 

 

 

 

 

 

 

 

 

 

 

 

 

 

 

 

 

 

 

 

 

 

二、对比分明,激浊扬清

【习作示例】

1.正确发表观点要求我们求同存异,始终要存疑。(提出观点)“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我们在发表个人观点的时候,应做到态度始终谦卑,评论基于尊重。(正面阐释)反观当下,各种信息满天飞,网络上大大小小的“瓜”层出不穷。(反例列举)对此,我们既不应站在道德制高点做无脑“键盘侠”,也不要急于点赞与自己相同的观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道理我们都明白,所以要时刻清楚自己看得并不全面,要懂得客观地就事论事。(正面论证)反观苏轼“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的言论,潇洒挥毫间殊不知自己也成了笑话,足见此举不可取。(反例阐释)

——摘选自23年上海一模优秀作文《勿因夜色千里,喟叹月之盈亏》)

【附上海一模】阅读以下材料,自选角度,题目自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当今社会有一种重要现象:人们谈论热点问题(无论是娱乐热点还是政治热点)时,最后往往是不同态度、不同立场的人互相厮杀,而那些厮杀本身却常常与热点问题相去甚远,甚至毫无关系。

2.我们反对盲目地“吃着碗里看着锅里”,在食欲面前不加节制、放任自流,难免落入但丁的七宗罪炼狱,在烈火中妄想、骚动。(提出观点,比喻增色)吴艳妮已获得参加 2024 年巴黎奥运会之荣的“碗”,却争“网红冠军”的“锅”,等待她的只有不解和质疑。(反例阐释)而张雨霏金牌满身仍日复一日地刻苦训练,只为卫冕而精进自身,此乃深谙理性追求之真谛。(正例阐释)我们倡导求知向学“吃着碗里看着锅里”,崇尚“看着不同锅里的不同美食”,合理激发自己的理性追求,让自己更有冲劲迈向绚烂多彩的明天。(总结概括,回扣观点                 ——摘自24年模考优秀作文《守“碗”看“锅”,理性追求》

【附24模考】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当下,不少人反对“吃着碗里看着锅里”;也有不少人倡导:不仅要“吃着碗里看着锅里”,而且要“看着锅里的不同美食”。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示例分析】

正反对比法”的运用颇为广泛,在论证说理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部分,同样都可以施展它的拳脚。对比论证体现出思维上的辩证性,更能体现论证的深度。如示例1,连用两个 “反观”,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证说理,立场鲜明。类似的句式还有“令人遗憾的是…”“然而…”“其实…”…却不远”等等。另外,对比可以全过程或全方位展开,反差越大,说服力更强。如示例2中,“吴艳妮”与“张雨霏”的对比,从获奖时到获奖后的表现,对比链条较长,力度较大,说服力也随之增强。类似的对比角度还有前提、过程、结果、价值、意义等。

【练习】2024全国新课标1

请结合所定标题,模仿上文两个示例,为24 1卷作文拟写一段核心议论段,200-250字。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0

 

 

 

 

 

 

 

 

 

 

 

 

 

 

 

 

 

 

 

 

 

 

 

 

 

 

 

 

 

 

 

 

 

 

 

 

 

 

 

 

 

 

 

 

 

 

 

 

 

 

 

 

 

 

 

 

 

 

 

 

 

 

 

 

 

 

 

 

 

 

 

 

 

 

 

 

 

 

 

 

 

 

 

 

 

 

 

 

 

 

 

 

 

 

 

 

 

 

 

 

 

 

 

 

三、因果强化,层层深入

【习作示例】

1.无论个人还是社会,都会对新萌芽的事物产生排异心理,这大抵是因为这些事物破坏了人们已经习惯了的传统生活与思维模式,人们无法再依照经验沉溺其中,从而产生鲜明的抗拒与排斥。(因果论证,条理分明)而新事物的价值恰恰是针对那些 “黑暗的、旧的”事物作出的种种改变,它迫使人们打开思想上 “黑暗的闸门”。(因果+比喻,深刻形象)一如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带来的思想新浪潮,敲醒了中国人的大脑,也敲碎了价值的外壳。(举例强化因果关系)这种时间的沉淀不仅是真实意义上的沉淀,更是指人们思想境界的开化和开放,一种包容万物的博大胸怀和视野高远的真知灼见。(结论收尾)

             ——摘自21年高考上海卷高分作文《让时间为认识价值铺路》

【附21年上海卷】阅读下面文段,然后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经过时间的沉淀,事物的价值才能被人们认识;也有人认为不尽如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2. 所谓“不同”“分裂”“对峙”,其实恰恰来自人类相同的弱点——恐惧未知而囿于己见,贪于物欲而泯灭本心。(因果论证,剖析原因)因为这些弱点,我们拒绝握手,因为拒绝握手,我们见到了历史的车辙里无数信仰不同的人被投入燃烧的火堆,见到了无数赞颂博爱的人却践行着顽固与卑劣,见到了枪炮与钢铁折断一个大陆的历史进程——西班牙人为子虚乌有的黄金城,烧毁了拉丁美洲一座座真的城池。(因果+举例论证,突出结果)无知与贪梦引发的傲慢与偏见似乎已经刻人骨髓,让我们忘记我们还共有“人类”这个动听的名宇。(概括总结)                       ——摘自23模考高分作文《握手礼的启示》

【附23模考作文】阅读下面文段,然后按要求作文。

握手以表友好在中国文化中颇有渊源。甲骨文“友”和金文“友”都是由两个“又”字构成,形同两只手伸向一处,也有人认为状似两只右手紧握,但均意指协调、配合。范晔《后汉书.李通传》有云:“及相见,共语移日,握手极欢。”据此衍生出成语“握手言和”,现多用于消除隔阂,化解矛盾,重新和好。

握手礼在西方亦由来已久。公元前9世纪亚述国王宝座上就刻有握手图案,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也出现了握手的情节。由于握手会占用原本持有武器的右手,因此被视为放下敌意与争斗,释放尊重与善意。19 世纪中期以来,握手成为常见的问候方式。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示例分析】

“前因”与“后果”之间存在着必然性的联系, “因果强化”,顾名思义,就是对“前因”与“后果”做强化性深加工,有意放大事件的“因”与“果”,从而让二者之间形成更强烈的对比,在强烈的因果对比中揭示论点成立的缘由,从而增强论点的说服力。示例1先从原因角度层层论证, “因为”“从而”“恰恰是”“迫使”等词语的连续使用,一步步揭示出原因和本质,然后通过典型事例证实原因与结果的必然性。示例2先分析原因,再通过铺排论据,列举结果。两个论证的思路各有特色。当然,“因果强化”的前提是,尊重基本事实,在事实的基础上加大论述的力度,无论是渲染原因还是渲染结果,还是因果同步强化,都可以使论证更加的鲜明有力。因果论证中,除了“(之)所以”“(是)因为”“因而”“从而”等常规连词外,“得益于”“来自于”“囿于”“不是因为…而是因为”等词语也有鲜明的提示作用。

 

【练习】2023高二期末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鲁迅先生在小说《孔乙己》中写道:“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小说中,“穿长衫”代表的是读书人,而“站着喝酒”又表明生活过得比较窘迫。目前,不少有学历又对生活现状不满意的年轻人就觉得这位语文课本中的人物就是当下的自己,他们中有人说:“学历不仅是敲门砖,还是我下不来的高台,更是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当然,也有很多年轻人,他们毅然脱下“孔乙己的长衫”,投身基层,在不断的尝试中发掘自己的潜力,实现自身的价值,也不断改变着自己的生活现状。

  上述材料能给当代青年如何对待自己的人生以启示,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先为上述作文拟写一个标题,再模仿示例12,拟写一个核心议论段, 200-250字。

 

 

 

 

 

 

 

 

 

 

 

 

 

 

 

 

 

 

 

 

 

 

 

 

 

 

 

 

 

 

 

 

 

 

 

 

 

 

 

 

 

 

 

 

 

 

 

 

 

 

 

 

 

 

 

 

 

 

 

 

 

 

 

 

 

 

 

 

 

 

 

 

 

 

 

 

 

 

 

 

 

 

 

 

 

 

 

 

 

 

 

 

 

 

 

 

 

 

 

 

 

 

 

 

 

 

 

 

 

 

 

 

 

 

 

 

 

 

 

 

 

 

 

 

 

 

 

 

 

 

 

 

 

 

 

 

 

 

 

 

 

 

 

 

 

 

 

 

 

 

 

 

 

 

 

 

 

 

 

 

 

 

 

 

 

 

 

 

 

 

 

 

 

 

 

 

 

 

 

 

 

 

 

 

 

 

 

 

 

 

 

 

 

 

 

 

 

 

 

 

 

 

 

 

 

 

 

 

 

200

 

 

 

 

 

 

 

 

 

 

 

 

 

 

 

 

 

 

 

 

 

 

 

 

 

 

 

 

 

 

 

 

 

 

 

 

 

 

 

 

 

 

 

 

 

 

 

 

 

 

 

 

 

 

 

 

 

 

 

 

 

 

 

 

 

 

 

 

 

 

 

 

 

 

 

 

 

 

 

 

 

 

 

 

 

 

 

 

 

 

 

 

 

 

 

 

 

 

 

 

 

 

 

 

 

四、假设论证,虚实相济

【习作示例】

1.尼采曾说过:为了发展,我们必须放弃稳定的安身之地。放眼现实,的确如此。(引用名言,过渡引题)如果不离开“稳定的安身之地”,莫言应该还在吃着电影《红高粱》的红利,这样便没有了诺贝尔文学奖的精彩故事。如果不离开“稳定的安身之地”,俞敏洪可能还在大学讲台无数遍的重复自己高考落榜又逆袭北大的经历,这样便没有了新东方和东方甄选的精彩后续。(假设举例,论证分析)走出舒适区是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励志名言,从说到做,需要我们立刻行动起来。(得出结论,发出呼吁)

          ——摘自2023模考高分作文《从温室里,到烈日中,在星空下》

 

2.实干兴邦是无数成功人士实践出的真理。(观点句)但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永远隔着一道山梁需要跨越、一条河流需要横渡、一片沙漠需要用脚步丈量。愚公不歇肩,可移万座山。黄牛不辍耕,可开万顷田。(阐释句:比喻+引用)假如没有“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的决心,愚公移山不会传为千古美谈;假如没有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态度,耕牛在中国人心中实干家的形象也不会根深蒂固。(假设论证)我们不仅要有鲲鹏万里的高远志向,还有有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在青春的征途上,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好每一步。(回扣首句和标题)

                  ——摘自2022高考浙江卷高分作文《立鲲鹏志,做拓荒牛》

 

【示例分析】

假设论证是论证说理中容易被忽略却又非常有论辩力度的一种方式。假设论证在本质上说也是一种“实”与“虚”的结合。“实”,指的是所用的论据,其内容是实打实的,客观存在的;所谓“虚”,指的还是所用的论据, 想象虚构一种客观事实的对立面,然后得出与事实相悖的结果。假设论证,虚实相济,不仅丰富了论述的内容,更能在“虚”与“实”的对立对比中,把增强说服力。上面两个文段为“假设论证,虚实相济”式论述提供了较好的例证。其中“假如”“如果”是标志性关联词,其前的内容是“实”的,可以提及,也可以忽略。但其后的内容是“虚”的,是必须强调的。通过假设论证的方法,逆向反推“实”论据,从而让“虚”与“实”对立而又统一,使观点因高度聚焦而更加鲜明。

 

【练习】2024天津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在缤纷的世界中,无论是个人、群体还是国家,都会面对别人对我们的定义。我们要认真对待被定义,明辨是非,去芜存真,为自己的提升助力;也要勇于通过自定义来塑造自我,彰显风华,用自己的方式前进。

以上材料能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结合你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请模仿上文两个示例,为2024天津卷拟写一段核心议论段,200-250字。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