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邵然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邵然

    宜兴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贺聪

    丁蜀高级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静

    宜兴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旻

    徐舍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李宝荣

    宜兴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骆红娟

    宜兴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钱玉琴

    宜兴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任翠云

    宜兴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邵逸雯

    第二高级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徐璐

    阳羡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赵妍

    阳羡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赵瑜

    阳羡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华

    第二高级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莉莉

    张渚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奕

    丁蜀高级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

作者:徐璐  日期: 2024-04-01  点击:

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各句中,没有逻辑谬误的一项是(     )

A.老师,您说我的作文不像记叙文,也不像议论文,那就是散文啰。

B.这个洞很深,从来没有人进去过,进去了的人也从来没有出来过。

C.父母的话他不听,朋友的话他也不听,所以什么人的话他都不听。

D.只有勇敢的人,才能爬上山顶。可见,爬上山顶的一定是勇敢的人。

2.鲁迅的著作不是一天能够读完的,《孔乙己》是鲁迅的著作,所以,《孔乙己》不是一天能够读完的。这个推理中的错误,与下列哪项中出现的最为类似?(     )

A.作案者都有作案动机,某甲有作案动机,所以某甲一定是作案者。

B.各级官员都要遵纪守法,我不是官员,所以我不要遵纪守法。

C.人贵有自知之明,你没有自知之明,因此,你算不得是人。

D.人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张三是人,所以张三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

3.下面这封母亲给儿子的信里,包含了5处逻辑谬误,参照示例,请找出另外4处中的任意3处谬误(标序号)并以简洁的文字进行回复。

    亲爱的多纳尔:

    寥寥数言,让你知道我还活着。

    深知你读得不快,所以,我也慢慢地写。

    你回来的时候,将找不到我们的房子了。因为我们已经搬了家。先前住在这里的那户人家,不想改变他们的地址,把门牌拿走了。因此,我无法把我们家现在的门牌号码告诉你。

    你父亲找到了有趣的新工作,他下面有五百多人——他在公墓割草。

    今天早晨,你的姐姐生了一个可爱的婴孩,是男是女我还没弄清楚。因而,你究竟是当了舅父还是当了姨母我也说不清。

    昨天,你爸爸陪我上医院看病。医生把一根小管子放进我的嘴里检查体温,还叫我3分钟不要开口。你爸爸说,要是医生肯卖,他愿意出10镑把那根管子买下来。

    上星期总共下了两场雨,第一场下了整整3天,第二场又连续下了4天。

    附言:我还想给你写点其他的事,可惜我已经把信封上了。

示例:谬误一:

回复:您写信的速度和我读信的速度并无因果关系

谬误二:____

回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谬误三:____

回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谬误四:_      ___

回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能力提升

1.辨析下列材料中的逻辑谬误。(只填序号)

①诉诸权威   ②偷换概念   ③诉诸无知    ④诉诸众人

⑤转移话题   ⑥非黑即白   ⑦不当类比

1)有一年元宵节,司马光的夫人想上街去逛灯会,就跟司马光说:“我要去看花灯。

司马光说:“家中这么多灯,何必出去看?”

司马光的夫人又说:“我不但要看灯,还想看游人。

司马光说:“家中这么多人,何必出去看?”

司马光犯的逻辑谬误是:____。

2)鲁人有与曾参同姓名者杀人。人告其母曰:“曾参杀人。”其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又一人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投杼下机而走。

曾参的母亲犯的逻辑谬误是:____。

3)老马说:“教育真的太重要了,国家应当投入更多的预算来发展教育事业。

小马反驳道:“想不到你这么不爱国,居然想减少国防开支,让外国列强有机可乘。

小马犯的逻辑谬误是:____。

4)老马:小马,你觉得买哪一款剃须刀好?

小马:著名球星贝克汉姆都在推荐使用的一款剃须刀,铁定错不了!

小马犯的逻辑谬误是:____。

5)老马一直坚信在宇宙空间中,还存在着人类文明之外的其他高级文明,因为现在尚没有任何理论和证据去证明这样的文明不可能存在。

老马犯的逻辑谬误是:____。

6)小马:老马,你最近都在忙什么?

老马:要么读书,要么运动,身体和灵魂总得有一个在路上。

老马犯的逻辑谬误是:____。

7)老马说:“就像蚂蚁通过分工为兵蚁和工蚁才能生存,人类社会也只有通过分工为士兵和工人两种类型才能成功。

老马犯的逻辑谬误是: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2—3题。

    辩论赛中,正反双方围绕“碎片化阅读利大于弊/弊大于利”的辩题展开辩论。请阅读正方的陈述,回答问题。

    我方认为“碎片化阅读利大于弊”。相信大家对于碎片化阅读都不陌生。(甲)碎片化阅读,是在新媒体的帮助下,利用短而不连续的时间片断进行简短而少量的文本阅读。它有三个优点:(乙)一是利用多种媒介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阅读,十分方便快捷;(丙)二是“碎片”的内容包罗万象,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阅读需求,有助于推广阅读,从而迅速改良社会风气;(丁)三是图文并茂,使阅读变得轻松有趣,而只有用这种方式来降低阅读门槛,才有更多的读者愿意走近那些厚重的经典。

2.对甲乙丙丁四处逻辑错误,以下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处定义有误,碎片化阅读也可以读纸质书,并不一定需要新媒体帮助。

B.乙处以偏概全,有些人并不愿意随时随地读书,方便快捷也就无从谈起。

C.丙处推理不当,推广阅读可以形成阅读氛围,但难以迅速改良社会风气。

D.丁处过于绝对,除了图文并茂,还有其他的方式让读者走近厚重的经典。

3.请根据文段内容,将横线处反方的反驳补充完整,不超过100字。

    我方认为,对方所说的优点恰是碎片化阅读的缺点。首先,碎片化阅读虽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但是思考不连贯,理解不深入,阅读效果反而更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于以上的分析,我方认为碎片化阅读弊大于利”。

 

 

 

 

 

 

 

 

 

 

 

 

 

 

 

 

 

 

 

 

 

参考答案

一、基础巩固

1.D

【解析】 A项,老师说学生的作文既不像记叙文,也不像议论文,是说学生的文章文体特征不明确,而学生却说其为“散文”,这是一种错误的推论。B项,“从来没有人进去过”和“进去了的人也从来没有出来过”,两句话前后矛盾,犯了自相矛盾的逻辑谬误。C项,由“父母的话他不听,朋友的话他也不听”,推论出“什么人的话他都不听”,犯了表述绝对的逻辑谬误。

2.D

【解析】 题干的逻辑结构为:A是B,C是A,所以C是B。A项,其逻辑结构为:A是B,C是B,所以C是A。B项,其逻辑结构为:A是B,C非A,所以C非B。C项,其逻辑结构为:A是B,C非B,所以C非A。D项,其逻辑结构为:A是B,C是A,所以C是B。只有D项的逻辑结构与题干的逻辑结构一致。故选D。

3.③  带走门牌并不代表着带走地址

⑤  “我”一定是舅父

⑦ ⑧  整个星期就下了一场雨      您的附言是写在信封上了吗?

(答出其中任意三处即可)

【解析】 第③处,是地址位置这一具体内容决定了门牌号这一外在形式,而不是门牌号这一形式决定地址的内容。因此,门牌可以拿走,而地址是不变的,并可以通过其他形式来标示。因此母亲信中原住户拿走门牌就意味着不改变地址的观点和母亲没有门牌就无法说明新地址的说法都是错误的。第⑤处,姐姐生了孩子,弟弟(题干中已说明“母亲给儿子的信”)自然是当了舅父,这决定于姐姐与弟弟的关系,与婴孩的性别没有关系。母亲不能确定的应该是孩子是外甥还是外甥女的身份。第⑦处,既然七天都一直在下雨,且中间并没有间断,因此只能说下了“一场雨”。第⑧处,既然已经把信封起来了,怎么还能写附言?所以这里的“附言”应该是信写完了,欲封而想起某事,又写上。

二、能力提升

1.(1)②

【解析】 司马光的夫人说的“花灯”“游人”跟司马光说的“家中的灯”“家中的人”概念不同。由此可知,司马光犯的逻辑谬误是“偷换概念”。

2)④

【解析】 第一个人说曾参杀人,母亲不相信,第二个人说曾参杀人,母亲还不相信,但是当第三个人说曾参杀人时母亲就相信了,所以曾参的母亲犯的逻辑谬误是“诉诸众人”。

3)⑤

【解析】 老马说的是“教育”,而小马却说“爱国”,小马转移了“话题”,所以小马犯的逻辑谬误是“转移话题”。

4)①

【解析】 “著名球星贝克汉姆都在推荐使用的一款剃须刀,铁定错不了”中把“著名球星贝克汉姆”权威化,所以小马犯的逻辑谬误是“诉诸权威”。

5)③

【解析】 “因为现在尚没有任何理论和证据去证明这样的文明不可能存在”就认为“在宇宙空间中,还存在着人类文明之外的其他高级文明”是错误的,老马的这一想法是因为他的无知,所以老马犯的逻辑谬误是“诉诸无知”。

6)⑥

【解析】 “要么读书,要么运动”表明“不读书”就“运动”,犯了“非黑即白”的逻辑谬误。

7)⑦

【解析】 把“士兵和工人”类比成“兵蚁和工蚁”,犯了“不当类比”的逻辑谬误。

2.B

【解析】 乙处分析有误。“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阅读”属于“利用多种媒介”的优势,“十分方便快捷”便是从这优势中进一步推出来的结论。“有些人并不愿意随时随地读书”属于个人选择,个人不利用多种媒介的优势,但无法否定这一优势,也无法推翻后面的结论。

3.其次,碎片化阅读的内容虽然包罗万象,但比较浅显散乱,反而不利于系统学习。最后,碎片化阅读虽然看起来轻松有趣,但是容易造成思维惰性,反而让人无法领会真正的经典之美。

【解析】 本题要求将反方的反驳补充完整。首先明确反方的观点“碎片化阅读弊大于利”,然后结合前文语境“对方所说的优点恰是碎片化阅读的缺点”,从材料中找到对方所说的优点,上文材料中正方认为碎片化阅读有三个优点,即“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阅读”“内容包罗万象”“使阅读变得轻松有趣”,因为此文段已经对第一个优点进行了反驳,那么此处应针对后两个优点进行反驳。再考虑句式特点,应采用“虽然……但是……”的表达形式。注意使用“其次”“最后”等连接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