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邵然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邵然

    宜兴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贺聪

    丁蜀高级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静

    宜兴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旻

    徐舍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李宝荣

    宜兴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骆红娟

    宜兴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钱玉琴

    宜兴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任翠云

    宜兴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邵逸雯

    第二高级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徐璐

    阳羡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赵妍

    阳羡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赵瑜

    阳羡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华

    第二高级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莉莉

    张渚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奕

    丁蜀高级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关于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论述类文本的一些想法

作者:周奕  日期: 2024-03-30  点击:

关于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论述类文本的一些想法

5题:材料一中说“正史有意无意地忽视战争史的细节”,请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探究其原因。(4分)

【试题分析】本题4分,均分2.24分。这题是一个探究题,它明确指出材料一观点“正史有意无意地忽视战争史的细节”,并且在题目中要求是在材料二和材料三中探究为什么忽视的原因,那么材料二、三即是答题范围,并且要明确材料二和材料三各自观点是什么,再紧扣题干结合文本回答。

【学生答案】

4分:①根据材料二,中国古代定义战争有多种名词,褒贬不一。正史要借助这类名词传达“亲贤臣远小人”的价值观,战争史的细节则无法传达

根据材料三,正史多记录王侯将相、国家兴衰、大事年表和各种典章制度,并不关注战争史的细节描述

3分:①战争史的细节没有承载古代正统价值观的能力,因此被淡化、忽视。如中国正史多用“征”、“伐”等概括性字词传达重视道义的价值观,而不细述战争细节

我国古代正史以记人物事迹为主,战争史的细节不具重要性,如《史记》重在记载王侯将相,而非战争细节

2分:①古代文学简洁,对于不同情况有专有动词来形容,常一字多义,所以显得简短。

国家的大事在祭祀和征戎。《史记》中并没有独立为战争开过篇章,常常交叉在人物传中,因此战争的叙述记载地位不高,易被忽略。

1分:①历朝历代的历史家弄不明白古代战争究竟是怎么打的

中国历史记载有文以载道的传统,传达某种亲贤臣远小人的价值观

祭祀与战争是国家大事,战争的类型多种多样,有上攻下,有道伐无道,诸侯间的公开宣战要师出有名。

0分:①关于战争的词字太多,区别并非易事。如若详细记载,工程量浩大,极费心力。

如《史记》这样的正史,记载的时间范围都十分广泛,如果详写战争或详写任何一项,记载量会过多,过于冗杂。

史学家要记的东西太多,弄不清战争细节也正常。

【存在问题】

1.     首先,学生在审题上还是存在很大的问题。其实如果按照题目要求,问什么答什么,明确答题范围,结合文本来回答,应该说三分不成问题,但是一些同学就是在自说自话,没有重点,没有紧扣题干,甚至抛开了题目再作答。

2.     题目中明确要求是在材料二和材料三中去探究原因,而很多学生是从材料一中直接抄了几句话句子来回答。

3.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内容明显不同,而部分学生把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内容糅合起来回答了问题,导致答得不全面。

4.部分同学是在围绕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内容回答,但是没找出为什么正史忽视战争史的细节?问题探究不够,只讲前半句话,而主要的得分点没有突出来。比如写到了《史记》重刻画人物言行,而不提战争。